立德立言立功的感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1)

当今的我们,忙忙碌碌的日子,总在喜忧参半地过。正因如此,给自己片刻的清宁,稍稍静下心来,品味一下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这个话题,或许正是润泽我们荒芜心灵的一纪甘露。

《左传 · 襄公二十四年》中,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渊源。

立德立言立功的感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2)

当时,这句话本是叔孙豹为答晋国范宣子之问而说。范宣子以自己的祖先从舜、禹时代以来一直为贵族,世世显赫、香火不绝,谓为“不朽”,叔孙豹则以为不然,他认为这只能叫“世禄”而非“不朽”,进而以鲁国臧文仲之“立言”开始举例,提出以上“三立”方为真不朽的观点。

到了唐代,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古来立德之人,如周公,可谓“创制垂法”之楷模,而历代圣哲先师、明君贤相、仁人君子可谓“博施济众”之懿范;立功之人,如管、乐、诸葛、郭子仪、李光弼、于谦等众,颇富盛名;立言之人,学界百家、政教贤达、诗人文士之卓越者,可谓是。

立德立言立功的感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3)

三立之中,立德重在“道德垂范”,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最终“明明德”于天下;立功重在就社会和人民的真实需求而建功立业,济时利世;立言重在将真正的真知灼见传扬于时世及后世。

三立皆备而不朽,当然不是易事,乃至于世间流传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古来只有两个半”的说法,这是好事,提示我们要时时警醒,反省自身。

立德立言立功的感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4)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畏难而退”。其实,要知道,三立贵在真实无伪,也就是主要看“纯度”,其次才看“分量”,如果为了求全求高求大,以伪善相标榜、以“形象工程”而炫功、以粗糙拼凑为立言,那是大恶,了不如无。相反,只要脚踏实地,人人都是奇迹!

我们当思维:圆满达到是理想,一丝之善不放过。平时做到: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时时自勉,念念精进,心存阳光,意在向上,你,就是不平凡的你!

-------------------------------

智慧思维,持续分享,精彩不打烊。

思考、领悟、践行,好人生!有你一起,一切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