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由美国孟山都公司1971年开发,2001年专利到期。 草铵膦由德国赫斯特公司80年代开发成功(后归属于拜耳公司)。
作用机理、方式及除草速度
草甘膦:氨酸类,抑制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蛋白质合成受干扰。具有内吸传导性,主要杀根。一般要7-9天见效,15天左右死草。
草铵膦:膦酸类,积铵触杀,抑制谷氨酰胺合成。 触杀为主,内吸较弱,先杀叶,可叶片传导。 一般为3-5天见效,7-10天死草。
使用作物、对抗性杂草效果
草甘膦:广泛用于橡胶、桑、茶、果园及甘蔗地(一般不用于浅根或根系暴露在外的作物,例如蔬菜、香菜、胡椒、葡萄、木瓜、玉米等)。对抗性杂草如牛筋草、小飞蓬,效果不好。抗性杂草逐年增加。
草铵膦:可用于所有作物但不能喷到作物上。对牛筋草、小飞蓬等抗性杂草防效好。对部分地区莎草科杂草防效较差。
钝化降解机制
草甘膦:与土壤中微量元素金属离子进行络合,缓慢钝化,需要时间20天左右。半衰期长达20-60天,残留期最长可达130天。
草铵膦:被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降解失去活性,需要2-6天。半衰期小于10天。
不良影响
草甘膦:容易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缺乏,作物形成缺素症。具有内吸传导性,使用不当,易出现漂移药害,影响作物生长。
草铵膦:负作用比较小,对土壤无伤害。药液漂移只在接触部位产生药斑,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不大。
对下茬作物影响
草甘膦:一般药后15—25天方可播种、移栽否则易出现药害。
草铵膦:在药后2-3天即可播种、移栽或种植下茬作物。
综上所述,虽然使用草甘膦要比草铵膦的成本要低很多,但考虑草甘膦的抗药性与对植物根部及土壤的破坏性,种植户朋友们还是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区别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切不可贪便宜。 (惠农网)
#农技# #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