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三句话消耗福气(人要常怀愧对之意)(1)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藩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念人生苦不知足,方望溪(方苞)谓汉文帝之终身,常若自觉不胜天子之任者,最为善形容古人心曲。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福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优,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慈,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觉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如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

上面这段话很长,中心意思只有一个:人要常怀愧对之意。所谓愧对之意,指的是一个人在各种利益面前要知足,懂得受之有愧,而不是到处伸手。曾国藩这段话是针对方苞的一个观点而引申的,表面上看只是读后感,其实是自己做人的一种理念。

曾国藩与胡林翼关系极好,书信、日记里提到他,大多数用的是“胡润帅”(胡林翼字润芝)这样明显有着亲切意味的称呼。曾国藩一遍遍地跟家人、朋友述说胡林翼对自己的好,比如胡林翼怎样为他筹饷,如何替他分忧,在皇上面前怎样替自己美言。胡林翼不幸早逝,曾国藩以两千两白银做奠仪,这笔钱可以轻而易举在京城买一所房子,足以见出曾国藩对胡林翼的感恩。

曾国藩三句话消耗福气(人要常怀愧对之意)(2)

曾国藩书法

曾国藩从来没有对人讲过,胡林翼当年离开贵州归入湘军不久,朝廷责怪他没有及时赴鄂,让曾国藩命令其迅速前进,曾国藩曾在奏折中极力为胡林翼辩护,还说“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将来可倚以办贼”。只要胡林翼取得一点军功,曾国藩一定会在奏折中大加赞赏。胡林翼后来由正四品的道员升为从二品的巡抚,曾国藩的举荐功不可没。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老部下,打仗很英勇,跟曾国藩个人的关系也非常好,曾国藩曾说:“次青于我,情谊之厚,始终不渝。岳州之败,星驰来赴。靖港之挫,从人皆散,次青追随贱躯,不离左右。出则呜咽鸣愤,入则强颜相慰。”但像许多有本事的人一样,李元度这个人优点金光四射,毛病也十分显眼:一是报喜不报忧;二是说得头头是道,做起来轻率敷衍;三是冒禀军功。徽州失手之后,不得已,曾国藩向朝廷参劾了他。然而,越到晚年,曾国藩越是想起李元度所做的那些好事,后悔自己的行为太激烈,几次向皇上上奏,千方百计加以补救。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有愧对之意,便少有得失心。得失心少了,对个人利益不那么在乎,你就会看到别人对你的友好,也就愿意向他人付出善意。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曾国藩没有这样说,但他以另外的一种表述,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意思。

曾国藩三句话消耗福气(人要常怀愧对之意)(3)

曾国藩书法

曾国藩主张人要常怀愧对之意,也有勉人上进的意思。曾国藩智商平平,一个秀才考了三次,考进士最后中的也是“同进士”,左宗棠评价他:“欠才略”“才太短”“才艺太缺”“兵机每苦钝智”,他的学生李鸿章当面说他“儒缓”,他自己更是毫不掩饰地说过:“余性愚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时时有愧对之意,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京官,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身兼五个部的副部长;只是受命帮办团练,却成为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帅,晚年更是官居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一等毅勇侯的高位。假若他没有这种理念,怎会有如此成就?

在六十寿辰之际,朝廷特赐曾国藩“国之柱石”的匾额以示褒奖。曾国藩病故后,左宗棠的挽联上联是: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元辅”指的就是曾国藩。即使如此,曾国藩还在日记中真诚愧悔:“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检视曾国藩的“愧对”之心,是要借鉴和学习他在自身所为与自身所得的对照上的态度与方法。曾国藩的“愧对”之心,反映出的是对自己的严要求和对他人的感恩之心。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养廉银与办公费每年不下数万两,但他对家人规定,每人每月零花钱只有两千文,合银不过一两。对于儿女的婚姻大事,曾国藩也俭朴得“不近人情”,以致女儿嫁妆中的首饰和服饰有的只能用家中旧物。

曾国藩自奉如此俭省,对待朋友却很慷慨。部将鲍超家境寒微,曾国藩每月周济他二百两。老友邵懿辰死难于杭州,他每月周济其家人二十两,十余年不断。其他僚友家累甚重者,他亦不时资助。即使这样,他还时时觉得“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

常怀“愧对”之心,愿意对他人付出善意也好,在事业上追求精进、完美也罢,本质上都是对生命个体的一种超越,是对自身能量的一种激发。

曾国藩三句话消耗福气(人要常怀愧对之意)(4)

曾国藩书法

与曾国藩的“愧对”之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应得”之心与“亏待”之怨。有种人几乎总是得到来自他人的帮衬——或是钱物的赠给,或是承担本该属于他的责任与义务,他却是“习惯了得到,而不知感恩”。还有一种人,总是觉得自己境遇不好、收入不丰、不受人敬,认为是别人或是社会“亏待”了他。这些人从来不与别人比付出,却总是与别人比得到,如此一来,就越是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心里积累的对社会与他人的怨恨就越多。正应了“自觉我已无愧无怍,但觉他人待我太薄,天待我太啬,则处处皆有戾气相逢”。

时怀愧对之意最后很可能会问心无愧,曾国藩的“愧对”之心对世人来说,可以化解心中不应有的苦闷与烦扰,可谓“载福之器”和“入德之门”,这也许是曾国藩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