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业主装修都说自家卫生间一定要用陶粒回填,不要用传统建筑垃圾回填,甚至有的业主在工地盯着工人师傅,就怕师傅给他使用建筑垃圾回填。一问原因原来是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不建议做普通建渣回填,而是推荐总陶粒回填。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建议总陶粒回填呢?而普通的建渣回填还能不能做呢?下面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下沉式卫生间

首先,为什么会存在回填卫生间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毛胚房是采用的下沉式的卫生间设计。卫生间会比外面的地面低个30~50公分。

原因是下沉式卫生间的同层排水与传统的异层排水相比,排水管不需要穿越楼板进入楼下,可以直接在本层铺设管道。因此业主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个性化的布置卫生间洁具的位置,同时还有排水噪音更小,不易堵塞等优点。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1)

因此,下沉式卫生间在装修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回填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问题。目前,卫生间回填材料已由传统的建筑垃圾、逐渐发展到陶粒回填。

陶粒回填

顾名思义,陶粒回填就是一种以陶粒为回填材料的回填方式,它具有较高的空隙和吸湿性,并且重量轻,不会给楼板施加压力,更容易挖掘和维修等特点。最主要是看起来更加美观,从而受到现在大多数业主的推崇。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2)

但是有利也有弊,陶粒回填的施工过程复杂,并且水管无法固定在沉箱上,水管易摇晃、易储水、易繁殖细菌、反丑等;最主要是它的施工成本普遍要达到普通回填的2至3倍。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3)

所以,建筑垃圾回填,虽然是最为原始的方式,但也是经久不衰,目前,仍有许多采用建筑垃圾回填卫生间。那么。建筑垃圾回填到底好不好?它又应该怎样施工呢?

建渣回填

建筑垃圾回填最大的优点就是—省钱。首先,建渣回填的工艺相较于陶粒回填、预制板架空来说,工艺更简单,所以,在施工的费用上就要少许多;其次,建渣回填本来就是废物再利用。将水电开槽和拆墙时拆下来的建渣回填到卫生间,省了我们另外购买回填材料的费用和搬运费用,同时,也节省了部分垃圾清运的费用。可以说是一举夺得了。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4)

而关于建渣回填的缺点,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存在两个方面的缺点:其一,建渣在回填过程中容易破坏卫生间的防水层和铺设的排水管道;其二,建渣的重量比陶粒、发泡水泥这些都要大,用建渣回填加重了卫生间的重量。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5)

那么关于建渣回填会破坏卫生间防水和排水管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对防水层和排水管做保护的方式来避免。

至于说增加卫生间的重量的说法,其实也没必要担心。房屋在建造时就充分考虑到了承重问题,毕竟咱们在装修时,多少装修材料安装在房子里面,回填材料的重量不过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小部分而已。

建渣回填的施工流程

了解了建渣回填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性之后,如果选择用建渣回填,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

1、做第一遍防水

第一遍防水要在卫生间的水电改造、下水管包管和排水管铺设完成之后。用防水材料将地面涂满,墙面高出下沉箱30公分左右。等防水涂料完全干透之后,进行蓄水试验,确保不漏水。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6)

2、保护防水层和排水管

在蓄水试验结束之后,在地面防水层上用水泥铺上一层保护层,目的在于防止回填时,建渣破坏到地面防水层。此外,沿着排水管的两边各砌上保护砖,也是为了防止回填时,破坏排水管道。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7)

3、回填

在回填之前,我们先对水电开槽和拆墙时拆除下来的建渣进行清理,比如水电改造时混入其中的塑料、线卡和铁钉之类的东西,同时将大块的尖锐建渣打碎,也是防止回填时破坏防水层和排水管。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8)

4、找平

回填完成后,我们用砂浆对卫生间地面进行找平。可以直接铺上砂浆,如果要求更高的话,可以先铺设一层钢筋,然后再用砂浆找平。并且在卫生间门口处设置挡水条,防止卫生间内水流到卫生间外面,破坏门套或者地板等。然后再做第二遍防水,进行蓄水试验。

卫生间用陶粒和建筑渣一起回填(为什么现在都建议卫生间用陶粒回填)(9)

其实不管选择陶粒回填还是建渣回填,都是各有优缺点的,还是要根据自家的情况,以及装修公司的工艺来选择,只是没必要太过苛求一定要陶粒回填,毕竟一个卫生间就贵一两千,两个卫生间也就3.4千了。这些钱并不能给装修带来直观的变化,虽然说好看了一点,但是后期都埋在了下面,谁又看得见呢?况且建渣回填做好了也不比陶粒差的。

以上就是关于卫生间回填能不能用建渣回填的回答,欢迎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下次不迷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