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正是因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洗礼,突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羁绊。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要求全党:“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无论是抓改革、搞建设,还是干事业、谋创新,廓清各种思想迷雾至关重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越是群众思想上想不通、解不开的问题,越需要庖丁解牛式的剖析和穿云破雾般的洞察。回望40年改革开放历程,每一次行动上的突围,无不始于思想上的破冰。当时与势不断把人们推到一个个十字路口,不打破思想上的桎梏,怎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不解开思想上的束缚,怎能“大踏步赶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一个接一个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逼”出来的,也是一个连一个的思想迷雾“催”出来的。

理论的提出源于问题,理论的魅力和感召力来自解决问题。理论的价值在回应现实关切中彰显,理论的威力在廓清思想迷雾中倍增。这些年,中宣部连续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读本,深受群众欢迎,原因就在于它勇于面对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既告诉读者“怎么看”,消除其心中的困惑,又告诉读者“怎么办”,增强其解决问题的本领和信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廓清思想迷雾的重要武器。没有一种固定和静止的理论,能够永远适应现实的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不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方式,在这种螺旋式上升中与时俱进地加快理论创新的步伐,不断在理论上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才能跟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节拍,为发展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和思想武器。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刘少奇曾说,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掌握了理论才能正确地指导工作。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强军思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坚决维护核心、坚定看齐追随的高度自觉,转化为强军兴军的强大意志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到新时代强军事业中来。

(作者单位:武警内蒙古总队呼和浩特支队)

如何评析历史虚无(廓清那些思想迷雾)(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