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周语》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篇记载: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上述记载,为了证明王朝兴亡与都城附近山川的重大变化事件的关系,列出了“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这句话,说的是夏朝末年,伊河、洛河断流,最后夏朝灭亡;商朝末年,黄河断流,商朝灭亡!从黄河断流商朝灭亡,以及我们明确知道商朝都城在古黄河附近,可以论证古人说的这句话是正确的,因此可以推论出伊洛竭而夏亡,说明夏朝都城实在伊洛河附近的!

近两年因为陕北石卯遗址发现的都城遗址规模宏大,远超二里头遗址,好多人就怀疑二里头遗址作为夏朝都城的真实性了!其实完全不必要,因为石卯遗址是外来民族侵略原来主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后续的城址,可能是黄帝时期的都城,比夏朝更早,可能是传说中黄帝时代的都城!!!这样一来,二里头是夏朝遗址就没有太多疑问了!!!要相信历史记载的准确性的!!!

夏朝历史及故事(昔伊洛竭而夏亡)(1)

夏朝历史及故事(昔伊洛竭而夏亡)(2)

夏朝历史及故事(昔伊洛竭而夏亡)(3)

夏朝历史及故事(昔伊洛竭而夏亡)(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