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1)

摘要:“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总结咏梅诗词可以发现,“早春、色香、枝影、品格、德性”这五个梅花的特点占了绝大多数篇幅。梅之品格,以其寥然孤芳、闲谈简洁、清雅脱俗的审美标格,被视为高雅闲逸之精神人格的体现。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2)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3)

诗人酷爱梅花,自然是为了其高风幽韵所沉醉。但更为诗人所倾倒的,则是梅花凌霜傲雪的高洁品格。阴铿的这首诗,就歌咏了梅花迎寒风、傲飞雪的姿态。

“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春天虽将迫近,严冬的寒气尚存,雪花仍在飘舞,这时梅花早已盛开,可谓是“冰雪独相宜”。这里,诗人赞美了梅花不怕雪霜侵,“万花敢向雪中开”的无畏品格。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4)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5)

苏轼此词为悼念侍妾朝云而作,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纯真高尚的感情一往而深,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6)

词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词人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像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

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以赞颂梅花不畏严寒高风亮节的品格,来表达自己对朝云的无限思恋。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7)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8)

冯子振的这首诗,写夜色中的梅花,幽影惝恍,景象玄淡,闲静幽寂。通过这些意境营造出一种主观的感受,来表达诗人的心态,同时将梅花好闲静、幽雅的品格展示出来。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9)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10)

苏轼的这首咏物词,通过红梅傲然挺立的性格,来书写自己迁谪后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作品的显著特点是融写物、抒情、议论于一体,并通过意境来表达思想感情。词以“好睡”发端,以“自怜”相承,从红梅的特征来展示红梅清冷、自爱的形象。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

下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石氏《红梅》诗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

梅花的古诗意思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梅舒雪尚飘-赏析诗词里梅花之七(11)

梅以清香、素雅、幽姿、耐寒的形象感知基础上,宋时诗人将梅花确立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标格,并被视为高雅闲逸之精神人格的体现。

正如宋代诗人文同所著《赏梅唱和诗序》所言:梅独以静艳寒香、占山林、出幽境,当万木未竟华侈之时,寥然孤芳、闲谈简洁,重为怡爽旷之士所矜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