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1)

公元205年四月的某一天,刘邦和项羽率众在彭城(今江苏徐州)拉开了战斗的序幕,史称“彭城之战”。

此战刘邦率众56万,而项羽这边却连刘邦的零头都没有,只有区区三万兵将。按理来说,刘邦在人数方面可以碾压项羽,赢得这场战争也应该是轻而易举。

但是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刘邦的56万兵马竟输给了项羽3万之众,并且还使得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这场败仗可以说是刘邦自起事以来最窝囊的一仗。

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2)

在这之后的一天,刘邦突然问韩信:“你觉得我能带领多少兵?”

韩信回答道:“最多十万。”

这时刘邦自然有些不服气,便问韩信:“你能带多少?”

此时的韩信对于自己领兵打仗的能力十分自信,说道:“多多益善!”

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3)

虽然刘邦听到韩信的回答后心中不爽,但是这却是不可争论的事实。就拿项羽来讲,刘邦与之对战,虽然人数多,但是结果却是常败,而彭城之战更是耻辱。而当项羽与韩信交手时,却栽了跟头。所以韩信说出这样的话,刘邦也不好反驳。

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4)

韩信剧照

由此可见,在古代,行军打仗并不是人数越多越好,有时候反而会因为人多的原因吃败仗。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人数太多,管理难度大

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说给你五十万军队,你要怎么管,才能让这五十万人听命于你?我们可以想象五十万人站在一起是一种什么场面,很多士兵就连见都见不到主帅长什么样子,可想而知,要管理这么士兵的难度有多大。

若是在平时可能还好,但是在行军或者打仗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是大问题。就比如说,这五十万军队中有一支小队不听指挥,在打仗的过程中制造混乱,危言耸听,打压全军的士气,这时管理者又当如何重振士气?

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5)

二、人数太多,反而会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人数多了以后,管理困难,因此也给了那些滥竽充数之人可趁之机。一方面,一些小将领谎报人数,贪污军饷,俨然是队伍里的大蛀虫。另一方面,很多士兵在练兵时偷懒,人数多了,而战斗力反而不高。再者,人数太多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粮草,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军需费用。

关于这一点,宋朝的王安石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实行改革,推行“将兵法”,施行淘汰机制。最终裁军过半,军队人数从原来的一百十六万二千人减为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达到“兵知其将,将练其兵”的积极局面。

这样一来,即减少了军费开支,同时也大大加强了士兵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宋军常常以少胜多。最为出名的便是刘昌祚带兵两千击退了西夏上万余众,给了全军极大的鼓舞,使得士气大振。

韩信之前有用兵法打仗吗(韩信点兵多多益善)(6)

三、人数太多,各队之间协调困难

人数越多,其之间的矛盾也会越多,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也会随之受到影响。而在古代以人力为主的战斗中,兵贵神速,若是各部之间没有配合好,便会错失良机,给敌人胜利的机会。

因此,古代打仗人数太少不行,人数太多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