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一重山 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 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4)

罢罢罢

这些诗词 太美又太心碎

教人不忍卒读 动辄泪下沾巾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

每一个来到北邙寻访李煜的游人,都不是为了瞻仰尊崇的帝王而来,而是读着他万古千秋永垂不朽的诗词,不由自主就来到了这里。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6)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即便这高古深邃的真理是为了李煜的诗词量身打造,然而该有多么百回千折的愁肠凝结,才能把生命里那些无法与人言说的哀伤和愤怨,表达得这样淋漓尽致,惟妙惟肖,缱绻旖旎,动人心魄。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7)

带着一种近乎窒息的期待,走进李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诗词世界,感受他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凄楚中不无激越的传世名作,心情是如此缱绻美好,又是如此震撼疼痛,仿若面对一个倾心的恋人,想轻轻抚摸,又怕触动了他的伤口,只好以不远不近的距离,关注着他的哀伤和忧愁,聆听他无法劝解的压抑哭啼。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8)

然而,他的每一阙诗词,都能以曲折回旋的节奏,流走自如的艺术形式,把他沛然莫御的万古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让人享受登峰造极的文学气息,带给生命昭然若揭的清醒。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9)

公元974年,是李煜命运的分水岭,也是他诗词文风的分水岭。之前,他是尊贵的帝王,每日里酒池肉林,荒淫糜烂,仙乐飘飘,翠花摇摇,即使写诗词,也是吟风弄月,戏谑人生,总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从来不知道什么是世态炎凉,屈辱难受。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0)

然而,赵匡胤兄弟建立大宋后志在四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以秋风扫落叶般的速度翦灭诸国后,李煜偏安一隅的南唐,便成了赵氏兄弟的眼中钉。李煜也想过保全,想过对抗,想过让祖先留下的基业代代相传,不能毁在自己手里。但百万貔貅兵临城下时,他自知无力相拒,无奈选择了拱手投降。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1)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成了俘虏被押解北上时,他回望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箩,风流不羁的心,应是突然就碎了一地。亡国的屈辱,划分了他从飞天到堕地的两极人生,命运以最残酷的方式,给他划了被迫选择的分水岭。过了分水岭,他就成了阶下囚,每日里战战兢兢,苟且偷生,连诗词都不敢随心所欲,唯恐一言不慎,招致杀身之祸。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2)

朝不保夕的战俘生涯,窗外的明月,帘外的秋雨,东流的逝水,徘徊的飞鸿,甚至梦里的故乡,记忆里的所有美好,都成了他万古愁肠的真实写照,他轻轻一吟,就用无可比拟的愁心,垄断了唐诗宋词的光华,都因他黯然失色,唯有泪流千行。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3)

尽管他接受了不堪的事实,忍受了虐心的屈辱,但是,对手仍然不想让他活着。因为他词里那句美丽到极致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被强逼饮下毒酒,以一种悲情到毫无尊严的结局,与世界彻底决绝。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4)

宋太宗赵光义在毒酒里下了牵机药,让李煜死的很痛苦很难看,是背后做的事情。表面文章却是,为了安抚南唐臣民,赵光义悲痛大哭,国丧三日,以最高规格的王礼,把李煜对宋朝再无威胁的尸体,安葬在北邙山上。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5)

如果说,他是一位懦弱无能的皇帝,那么他的下场是顺应历史潮流咎由自取。如果说,他是一位伟大的词人,他的离去就是中华文化的巨大损失,让人扼腕叹息。也许他今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 他却无能为力。也许他今生最大的成就,就是他屏息一叹就倾倒了风雅宋词,为他传唱千年。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6)

北风吹雪雨纷纷,流水苍烟浥轻尘。邙山无墨空瘦尽,晴时峰头月一轮。冬日遇雨,天地苍茫,站在李煜寂寞千年的北邙山上,品读他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到问自己的《虞美人》,忽然间就明白了苦难才是成就千古词帝的真正因素,只有在生命空间所受到的伤害和疼痛,才会在艺术的空间给予补偿和酬惠。理解了他剜心剔骨的疼痛,才会明白他的诗词,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文化宝库里的珍贵遗产。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7)

他曾是“红锦地衣”的南唐后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苦痛之后,才真正登上了诗词的艺术巅峰,用惊天地泣鬼神千秋传颂不衰的血泪文字,成就了中国历史的惊鸿一瞥。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8)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他的诗词,就是他命运的真实写照,他大悲无泪,用血书写,却让世人闻之落泪,痛断肝肠。千古词帝命悲殇,犹似林花谢一场。千百年后,他风化千年的诗词,依然以永不老去的风采,在北邙山上回荡、回荡……

千古一帝看人识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9)

微友们,你们对他如何评价?

本文编辑自“孟津文化旅游”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