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市洛龙新区,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建筑外形如大鼎屹立,寓意“鼎立天下”,体现了古都的历史底蕴。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洛阳市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首批一级博物馆,其中馆藏文物数量40余万,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位列全国第四。累积展出文物1.5万件,其中包含国家一级文物508件,其展出文物之丰富,为全国地级市之首。

在如此底蕴深厚的的洛阳博物馆中,有哪些文物可以称得上镇馆之宝呢?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2)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接下来飞渡就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洛博的五大镇馆之宝——“青黄赤白黑”。

洛博的五大镇馆之宝根据文物外表的主体颜色,刚好分为青黄赤白黑五种,因此又被馆友戏称为“五色重宝”。


“青”贵显要——乳钉纹青铜爵

“青色重宝”乳钉纹青铜爵,于1975年洛阳偃师二里头出土,经考古专家判定其年代为夏朝的饮酒器。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3)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国家博物馆出土的酒具也是灿若繁星。在夏商周时代,青铜爵是最具代表性的酒礼器。

《礼记·王制》中说:“王者之制禄位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意思是天子根据他们的禄位制造相应的酒器,这就表明酒器可以代表当时王公贵族的社会地位,所以后来人们通过酒器辨别他们的贵族等级,以至于最后直接用爵(酒器)与他们的禄位相结合称呼他们为公爵、侯爵、伯爵、男爵、子爵。

这件乳钉纹青铜爵,高22.5厘米,宽31.5厘米,长流尖尾,束腰平底,三锥足细长,流折处有两钉形短柱。腹部一面有凸线两道,两线之间横列五枚乳钉装饰,不但表明使用者为第一等公爵的贵族身份,而且其器壁甚薄,同时也向世人们展现了当时高超精湛的技艺水平。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4)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乳钉纹青铜爵不但是现今出土年代最早并且保存最完好的公爵,而且其古朴拙美的造型使它在众多青铜爵中出群拔类,有着“天下第一爵”的称号。

乳钉纹青铜爵在洛阳博物馆各种文物展示目录上均为首位,置于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重宝”。


富丽堂“黄”——三重金丝楠木佛塔

“黄色重宝”三重金丝楠木佛塔,原藏于北京慈宁宫大佛堂,1973年经周恩来总理批示,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拨给洛阳地委,先归于泽潞会馆,后归于洛阳博物馆至今。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5)

羚羊去洛博时佛塔出国展出,故借此图

这座由极为珍贵的金丝楠木雕刻的佛塔于清代早期制作而成,高约6米,八面三级重檐,重量将近四吨。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而楠木更是乌木中的珍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楠木树直节少,木质较细,纹理顺而不易变形,经千年不腐不蛀;而且它含芳香精油,弹性好,木材本身还能渗透出排列有序的“金丝”,异常高贵华美。在明代,凡宫殿及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到了清代楠木已成为皇室专用之材。

三重金丝楠木佛塔的塔座为仿砖石结构的叠涩须弥座式,座的束腰中刻有精美高浮雕什花卷草纹,四角有圆形角柱等;塔座上下弧面雕翻卷式大瓣莲花,上下边刻香草连续图案。

三级重金丝楠木佛塔周身有304个佛龛,每个龛中供奉一尊鎏金菩萨。整个佛塔为深棕色,雕刻手法多样,层次多变,厚重古朴,虽经300余年仍保存完好。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6)

羚羊去洛博时佛塔出国展出,故借此图

三重金丝楠木佛塔全部采用榫卯工艺,整座塔比例匀称、造型富丽、宏伟华美,是佛教艺术和古建筑艺术巧妙结合的艺术珍品,置于洛阳博物馆宫廷文物馆之内,是中国当时高水平艺术的直接体现。


一片赤诚——泥塑人面像

“赤色重宝”泥塑人面像,1980年出土于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塔基遗址。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7)

羚羊去洛博时她去欧洲了,据说明年才能回来,故借网友图

北魏皇家寺院永宁寺于北魏熙平二年完工。寺中心有标志性建筑永宁寺木塔,这座木塔共九层。据《水经注》记载,木塔高四十九丈,折合成今天的尺度为136.7米。但在永熙三年,也就是公元534年,这座佛塔不幸毁于雷电所引起的火灾,大火持续燃烧了整整三个月,昔日高耸入云、宝铎和鸣的佛塔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原本供奉在永宁寺木塔中的佛像也随着佛塔的覆灭而毁于一旦。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残存的永宁寺塔基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也出土了一大批塑造精美的造像,为研究古代美学和佛教造像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而我们看到的这件泥塑佛面像则是永宁寺塔基遗址中出土最精美的一件,它原本是一躯完整的佛的立像,但经过大火的洗礼,佛像不仅只留下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这些部分,而且原有的彩绘也损失殆尽,但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每当我们看到这件妙像庄严的佛像,瞬间会心生欢喜。

她的两个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笑容是如此的神秘而又美丽。佛家的圆融、宁静、慈祥和大度尽显无余。同时也契合道家的思想,大圆若缺。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8)

羚羊去洛博时她去欧洲了,据说明年才能回来,故借网友图

如果说残缺也是一种美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相信,是这场大火为这件佛像带来了涅槃,也恰恰是这场大火,使这件造像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巧然天成。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9)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泥塑人面像置于洛阳博物馆珍宝馆内,被誉为“中国版蒙娜丽莎的微笑”,经常受邀赴往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展出,是洛博文物中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因此也顺理成章地作为洛博宣传册的封面文物。


“白玉无瑕”——曹魏白玉杯

“白色重宝”曹魏白玉杯,1956年出土于洛阳市西工区正始八年曹魏墓葬。采用一块完整的和田美玉琢制而成,杯体抛光细润,线条流畅。虽没有任何装饰,却给人以美在天然的感受。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0)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玉器中公认的玉杯最难雕琢,玉雕师中有句行话为“方易圆难”,这样“天然去雕饰”的白玉杯,即使当代最顶尖的玉雕师也很难雕琢成,更不用说这玉杯的材质本就价值连城。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1)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而且白玉杯的“天然去雕饰”的风格与魏文帝曹丕极力推荐简朴的社会风气极为吻合,且这件玉器精品出土有确切纪年的墓葬,虽曾遭到盗扰,但处于角落的玉杯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而且是目前中国出土的唯一一件曹魏时期的白玉杯。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2)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上古时期玉器一般是作为礼仪和丧葬的用品出现,但我们看到的这个白玉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食器。后经考古专家检测发现,这个白玉杯是墓主人多次使用的一个酒杯,也以此可见墓主有多喜爱它。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3)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不仅墓主人喜爱白玉杯,游客们也非常喜爱白玉杯,是大多数人来洛博珍宝馆的首览之物,也可以说是洛博最广为人知的镇馆之宝(羚羊也特别喜欢,所以多角度拍了很多张,哈哈)。


无双黑马”——唐三彩黑釉马

“黑色重宝”唐三彩黑釉马,高73厘米,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4)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

并且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鞍鞯俱全,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加显得醒目明快,处处都透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美。

这匹“四蹄踏雪”的“龙种神驹”1981年出土于洛阳安菩夫妇墓。

公元664年,安菩在今天的西安去世,时隔40年,他的妻子何氏在东都洛阳病逝。他们的独生子安金藏为了孝敬父母,把安菩的尸骨迁到洛阳与母亲合葬,建造了安菩墓。安菩就生活在盛唐时代,他是唐朝政府特封的五品定远将军。安菩骁勇善战,率领军队纵横大漠,为保卫唐朝边疆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是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将军。

洛阳一带古墓众多,自古就是盗墓者垂涎三尺的目标。千百年来盗墓贼在这里疯狂地搜寻盗掘,绝大部分古墓都被他们光顾过,只有安菩夫妇墓却逃过无数劫难,千百年来墓主人独享清净。安菩墓是洛阳发现的为数不多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墓。

唐三彩黑釉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它四足挺立,头小,领长,膘肥体壮,结构准确,骨肉均匀,色彩纯正。马的身体看起来很肥壮,但腿部细长,着力于肌腱和骨骼的表现,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得它浑圆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完美的造型,高贵的气质,体现了泱泱大唐帝国的风范,是唐代艺术美的典型。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5)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唐三彩黑釉马反映了唐人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成功地诠释了古典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唐代艺术家不仅以高超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创作了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佳作,而且还将大唐盛世的欣欣向荣凝固在了永恒的瞬间。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多彩釉陶器,唐三彩中的“三”并非实指,事实上其釉色很丰富,但黑釉色三彩极为罕见,黑釉色三彩马就更为罕见,在全世界只有两件。

其中一件1972年出土于洛阳关林,高66.5厘米,长84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内。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6)

本图为羚羊飞渡用小米手机拍摄

还有一件就是我们刚才介绍的洛阳博物馆的“黑色重宝”,因为洛博这件唐三彩黑釉马高73厘米,长84厘米比国博那件大,所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唐三彩黑釉马,故被馆友们称为“无双黑马”。


此外,在“五色重宝”之外还有一件“洛博秘宝”——七孔大玉刀

1975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刀背部钻有七孔,因为有锋利的刃部,故名“七孔大玉刀”,经考古学界鉴定后认为是夏朝中晚期的玉器。

长65厘米,最厚处为0. 4厘米。玉料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体扁平,呈肩窄刃宽的宽长梯形,两侧有对称的凸齿,近肩处有等距且排成一直线的七个圆穿。玉刀两面纹饰相似,皆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网状和几何图案。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7)

此图为网络配图并不符实,羚羊问过洛博讲解员,他说他也没有见过

但此玉刀的用途,人们纷纷进行了猜测。有人认为是古代代表权威和地位的玉辱仪杖器,也有的有的认为是当时行刑用的刑具,至今没有定论。

因为七孔大玉刀保存得相当完好,并且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精美的饰纹者,且年代久远位于夏中晚期,这期间出土的玉器非常少,身上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对于中国玉器发展史来说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在专家与学者的建议下,为保证七孔大玉刀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将七孔大玉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出文物”。

在“禁止出国(境)展出文物”中玉器类共有19件,而玉刀仅此一件,于是七孔大玉刀又被称为“中华玉绝”。目前虽藏于洛阳博物馆内,但鲜少展出,诸多游客难以目睹其真容,于是被馆友称为“洛博秘宝”。

洛阳的博物馆的文物有哪些(洛阳博物馆的五大镇馆之宝)(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