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不当央”是一句即墨方言土话,但用词却很讲究,细品之下很有文化.....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1)

即墨乡村

在即墨方言里有一个比较长的词汇,叫做“当中不当央”。意思是一个人所处的位置、或者放置什么东西不规矩,有点碍事,其实是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汇。比如:

你把个车停得当中不当央的,还叫不叫别人走了。

当央,本身就是一个即墨方言词,意思是正中间,跟“当中”是一个意思。但这个词不带褒贬,是个中性词。比如:

他家天井当央有棵苹果树,每年都结不少果。

在汉语词语里边,“中”和“央”不是一个意思。中,是指不偏不倚,居于中间位置;央,不仅指中间,还是最高处,也就是中间且最突出的位置。所以,“中”是一个平面概念,是二维的;而“央”则是一个立体概念,是一个三维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中不当央”直面理解就是虽然处于中间位置,但又不是最高处,表示的是一个不太当位的位置,是一个很有文化的词汇。

“青歪子”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十有八九不知道了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2)

即墨乡村

早饭时,家住即墨移风店的李大嫂跟她爱人说:“夜来晚上真叫它恶屎了,墙外湾里的青歪子叫了一须,一点觉也木困着。”李大嫂这段话里用了几个方言词,你能听懂吗?1,恶屎了。恶,读音为“雾”,恶屎了,其实就是恶煞了;2,青歪子,就是青蛙,“歪”读音为二声;3,一须,就是一宿,属于方言发音。

“当感”在即墨方言里表示时间,外地人听不明白…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3)

即墨乡村

在即墨方言里有一个词汇其实很文言化,它就是“当感”。当感,表示时间段,类似于空档、间隔。在即墨方言里,这个词汇用不用儿化音能分别时间长短。即,不用儿化音表达的时间长一些,反之则短。比如:

1,今天的车真准时,我等了没当感儿就来了;2,怎么这么当感还不过来,磨磨蹭蹭的!

我说这个方言词汇很文言,是因为它是一个特殊词组组合。“当”表示存在状态,比如“当央儿”,“感”意思是有感觉、能感觉到。

即墨方言“拾掇”有两个意思,第二个才是土话…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4)

即墨乡村

拾掇,是一个规范词,意思是收拾、整理、打理。即墨方言里也有这个意思,主要是用在做家务上,比如:

你那个弟媳妇真是勤快人,看看把个家拾掇得就像镜子一样。

在即墨方言里,“拾掇”还有另一个意思,就属于地方土话了。这时,它的意思是狠狠地批评、教训,多用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类似于“收拾”。比如:

不用叫你不听话,看你爹回来怎么拾掇你!

即墨方言“理刷”有两个意思,很多人可能只知其一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5)

即墨乡村

前边我讲过一个即墨方言词,叫做“拾掇”。还有一个类似的,叫做“理刷”。理刷,意思比拾掇更精致、更有条理性,可以理解为井井有条的整理,多用于对某一件具体事的打理。比如:

1,人家老李就是个仔细人,看他把个小菜园理刷得齐齐整整。2,这孩子从小就词臭美,那俩小辫子是她自己理刷都。

即墨方言“麻害人”是什么意思,青岛地区应该都懂…

即墨方言和青岛话区别(即墨方言不全是没上过学的老农说俚语)(6)

即墨乡村

即墨方言有个三字词汇,叫做“麻害人”,其中的“麻”也读四声,“人”读作“银”,这是一种方言变音。麻害人,意思是让人看了不舒服,令人头皮发麻,有点类似“瘆人”。即墨方言里还有一个词叫做“癔癞人”,意思差不多,但麻害人似乎语气要轻一些。比如:

1,这颗花招虫子了,看那叶子上全是,真麻害人!2,你脸上怎么起那么多小疙瘩,麻害煞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