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沧州泊头市西辛店乡大付村,高低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作业(2021年4月6日摄) 苑立伟摄/本刊
大食物观从更广的维度把握粮食安全,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丰富了百姓餐桌,减轻了主粮的压力,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让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14亿多人吃得饱、吃得好,源于中国始终坚守粮食安全的底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对深刻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有效破解人多地少国情下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是中国政府一贯的坚守。贯彻落实大食物观,不仅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更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
“历史经验显示,国际粮食安全的焦点是主粮。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利用危机操纵主粮价格,低囤高卖,危害很多国家的粮食安全。大食物观强调食物均衡,重视肉、蛋、奶、油脂、蔬菜、水果等副食,多头并举分散主粮风险,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告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大食物观拓展了传统的粮食边界,不仅丰富了百姓餐桌,也减轻了主粮的压力,推动了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让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大食物观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强调主次、主副搭配,考虑农林牧副渔均衡发展,这一指导思想将对农业政策的制定以及调整,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桂建芳说。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树立并贯彻大食物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
实现拓展,出路在科技创新。首先是深化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拓宽保障粮食安全的维度。
其次是加强从耕地到国土空间拓展的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手段,推动各地依据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城布局。
以挖掘草原“粮库”为例,我国草地面积达39.68亿亩,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低于一些发达国家,草原开发潜力巨大。“当前,应通过补播和重建草地等措施对草原进行生态恢复和生产力提升,通过优质高产抗逆草品种培育应用,构建草地改良和高产稳产技术体系,研制饲草加工与高效转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等,实现‘化草为粮、以草换肉’,降低对进口饲料粮的依赖。”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英俊说。
此外,我国有大量丘陵、山地,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有巨大潜力;有面积5000亩以上的宜渔湖泊、水库达1500个,在深远海适合鱼类养殖的海洋面积有7万多平方公里,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和深远海鱼类养殖,可以获得数量可观的优质蛋白食物资源;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业设施技术,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从而部分替代土地,有效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三是利用科技将食物来源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近年来开发利用真菌源蛋白、合成型替代蛋白等微生物食物产品,成为世界各国农业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目前被人类所利用的微生物种类尚不到地球微生物总量的1%,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受访专家认为,宜从战略高度认识和谋划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利用,通过建设农业微生物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微生物食物资源开发科技项目等举措,大力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深入贯彻落实大食物观需破除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建议,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更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打造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形成国家地方互动联建、政府企业共享共建的平台体系,创新“揭榜挂帅”等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培育、支持一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