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层层抽丝剥茧,看看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子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东东让我们层层抽丝剥茧,看看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
1.什么是“道”据《淮南子 人间训》记载,有人问孔子:您的弟子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啊?孔子回答说:“仁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贡是什么样的人呢?
答:“辩人也,丘弗如也。”
问:子路是什么样的人呢?
答:“勇人也,丘弗如也”
问:既然三人都比您强,他们为什么还听从您的调遣?
答:“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人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
仁、辩、勇,都是某一方面的修养、境界或者能力,属于“术”的层面,而“道”则是指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属于哲学范畴,二者有似于我们常说的“鱼”和“渔”的关系。我们日常所说的经商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中庸之道、孔孟之道、治国之道等等,其中的“道”指的就是哲学智慧,有基本法则的意思。孔子对“道”是执着的,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2.孔子之“道”主要是“人之道”孔子论及“人道”多而透彻,以至于弟子曾参总结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也说明孔子向弟子们传授的主要是“人之道”。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及后世儒家论及的主要是“人之道”,对“天之道”却明显探索和阐述不够。如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长篇》),意思是说,孔子讲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论,依靠耳闻是不容易掌握的,这从侧面说明孔子是讲“天道”的,但弟子们掌握得也难说得上好。
3.孔子之“天道”带有宗教的神秘感孔子也是谈“天道”的,如《礼记.哀公问》载: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在这里,孔子赞美“天道”“无为而物成”,这与老子第2章赞“天道”“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是一致的,第10、第51两章也有基本相同的句子。
老子孔子都谈天道,这说明道家儒家是同源的,而这里的“天道”是有本体论意义的,揭示了世界的本原,体现了他们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立场。
但从集孔子思想之大成的《论语》看,孔子论及“天道”时几乎不作深入探讨,只简单称之为“天”并表达敬畏之情,赋予“天道”一种宗教色彩的神秘感:“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予所否(pǐ,恶,坏)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天生德于予”(《述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与命言仁”(《子罕》);“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颜渊》);“不怨天,不尤人”(《宪问》);“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最后这句算是深刻的了。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莫非是孔子觉得“天道”遥远抽象而难以言说?不管什么原因,反正孔子较少言及“天道”。
4.老子的“道”与孔子不同,老子论“道”首先剥去的就是“道”的宗教神秘性,他说“道”是“象帝之先”,既然“道”必“天帝”都“先”,自然是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了,这使老子哲学更具有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在《道德经》5000言中,老子更多地是论“道”,而较少地谈及“天道”和“人道”,而少有的谈及“人道”的言语又充满着对“人道”的批判和否定,如“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77章)。
(1)“道”长啥样
第一,“道”是“无”和“有”、“虚”与“实”的统一。一方面,道体虚无,即无声无形无质。对此,老子是这样描述的:“道冲,……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4章);“绵绵若存”(6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恍兮惚兮”(21章);“寂兮寥兮”(25章);“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35章);“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另一方面,“道”又“虚而不淈(gǔ)”(5章),“其中有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其中有信”(21章)。因此,“道”似虚还实,似无还有,而且是真有,是“无”和“有”的统一。
第二,道体至大又至小,大到无出其外者(第25章“强为之名曰大”),小到无居其内者(“道常无名,朴,虽小……”)。
第三,道体长存而不变,即终古不灭、不改。“谷神不死”“用之不勤”(6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5章)。道运循环而不息,即无处不有,无时不动,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皆赖其力。
(2)“道”不可名不可说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1章);“绳绳兮不可名”(14章);“道常无名”(32章);“无名之朴”(37章);“道隐无名”(41章);“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5章)。
(3)“道”为宇宙之母,即“道”为宇宙之母力,存在于天地之先,生育天地万物,是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万物之宗”“象帝之先”(4章);“先天地生”“为天地母”(25章);“万物恃之以生”“衣养万物”(3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万物得一以生”(39章);“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51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52章)。
综上,老子所思考的“道”不是某种“道”,而是具有根本性和唯一性的,涵盖了各种“道”的,决定天地发生、运行的“永恒大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理论界有“一个半哲学家”的说法,即认为老子是一个哲学家,庄子算半个哲学家,而孔子不是哲学家,而是伦理学家。
5.老子“道”的哲学抽象(1)韩非子论“道”
韩非子认为:“道者,万物之始”(《韩非子•主道》),即“道”是万物的根源,天高地藏、日月恒光等,都是“道”的体现。他还进一步指出:“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韩非子•解老》),认为“道”是自然万物得以如此存在、如此变化的客观总规律,是高于各种具体规律之上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总规律。
为了解释“道”的一般规律性,韩非子引入了“理”的概念,他说:“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韩非子•解老》)。“文”即纹理,引申为物象,即事物的现象、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理”是事物现象的根由,而“道”是万事万物总根源和共同本质,简单地说,“道”即物理。
“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韩非子•解老》),意思是说,万物的“理”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理”,而“道”是高于万物之理又完全覆盖和普适万物之理的“共理”“公理”。
韩非子认为,“理”与“道”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理定而后有道,说明事物的普遍性规律“道”是从事物的特殊性规律“理”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道”不是万“理”之外的另一种规律,“道”就在万“理”之中,只有通过认识事物的具体规律,才能认识事物总的规律。
韩非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他说:“死生气禀焉,万智斟酌焉,万事废兴焉”(《韩非子•解老》),即事物的存亡之气由道赋予,一切智慧由道发授,万事废兴由道决定。对此,他阐述道:“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恆其光,五常得之以常其位,列星得之以端其行,四时得之以御其变气,轩辕得之以擅四方,赤松得之与天地统,圣人得之以成文章。”(《韩非子•解老》)
同时,韩非认为应该顺从自然界的规律,“道”作为客观存在的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守成理,因自然”(《韩非子•大体》),“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韩非子•解老》),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当代学界对老子“道”的哲学抽象
老子的“道”是一个哲学概念,是老子哲学大厦的基石。结合各章老子对“道”的描述,学界普遍认为,老子的“道”不仅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指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或法则,前者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后者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
第一,“道”是世界的本原
老子的“道”是超越一切的最高本体,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基础与本原。如严复用本体论诠释老子之道,认为老子谓之道,“万化所由起迄,而学问之归墟也”;王国维明确指出,老子恍惚虚静之道,是宇宙万物之根本;侯外庐、牟宗三等则直接借用老子之言,认为老子的“道”乃“万物之宗”“象帝之先”(第4章),否定了“有神论”;冯友兰从共殊关系的角度诠释老子之道,认为道为“一切像”的“共相”;张岱年也强调“道”的唯物色彩,认为道“有物有象”,有客观实在性;等等。
我非常赞同冯友兰、张岱年两位先生的诠释,并联想到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老子之“道”是否就是对万物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相”的概括?这无疑是比“五行说”“元气说”等把某种或者某几种物质形态视作世界本原高明得多。
有人试图用现代科学概念诠释老子之道,如“宇宙大爆炸说”的“奇点”论或者叫“宇宙蛋”,无论叫啥,都摆脱不了它只是某种物质具体形态而不是物质本身的事实,陷入机械唯物主义的泥淖。
第二,老子之“道”除了有本原的含义,亦指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最基本规律和法则。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这说明“道”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
“道”就是个本然,本然何然?本然是的运动的,而运动则必然表现为一定的规律,但“道”又不是一个个具体的规律,而是普遍规律,表现为一系列规律及其作用。因此,“道”是规律之本,规律是“道”之“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即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规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即质量互变规律;“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章),还有“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即物极必反;等等。所以这些,都体现着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经》中,老子把规律之道细分为自然界之道、人类生活之道以及社会政治之道,后二者都是前者的反映,因此也可以叫做“德”,“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其核心理念是自然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