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

每个城市都有个专属标签,

如成都的烟火气,

如上海的魔幻风,

如北京繁华,苏州诗意。

而谈起洛阳时,

竟略感迷茫,

在茫茫词海里翻找,

每一词,都略显不达其意。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2)

白马古寺,龙门石窟,

洛水汤汤,古道悠长,

那是历史长河里的洛阳。

烟火袅袅,人群熙攘,

文化复兴,惊艳岁月,

这是如今脚下的洛阳。

洛阳,从来如此,

不囿于一词之内,

不困于繁华之间。

有文脉,也有烟火,

古今多少风云事,

都付山水笑谈间。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3)

01

山融水而成川

崤山,嵩山,邙山,

太行山,王屋山

伏牛山,熊耳山

……

山山连绵,立洛阳风骨。

洛河伊河,合成伊洛河,

再融涧河及细流,

潺潺向东,汇入黄河,

水水相融,成洛阳都城。

山水成川,

绕在洛阳之畔,

为一座北方神都,

更添了几分仙气。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4)

伏牛山侧,有一白云山,

听来平平无奇,

却流水渐渐,竹茂林密,

明明是一北方村落,

却宛若一方南方小镇。

人们依山而建村,

凭水而生存。

任时光匆匆而逝,

而山脚下的村落,清晨打水,

午间乘凉,傍晚炊烟袅袅,

把日子过得安宁和睦。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5)

从这一村生活,

仿佛也能窥见千年以前,

在洛阳还是神都时,

人们亦是如此,

在潺潺涓涓的流水里,

在巍峨厚重的山脚下,

生存繁衍,发展壮大。

也因为这山山水水,

川川相连,哺育庇护,

洛阳能一次又一次被选中,

成为一朝再一朝的都城,

洛水文化,古刹风云,

流转千年,绵延至今。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6)

02

文脉氤氲烟火

洛阳的文脉,

如它的古韵,

总是令人惊叹。

《洛神赋》

藏着曹植的心不甘,

也赋着建安风骨的卓绝。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7)

《东都赋》

将繁华盛世咏叹,

将洛邑风物言明。

《洛阳伽蓝记》

诉尽战火烽烟孤城闭,

叹遍缘尽人散草木深深。

……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8)

古人颂洛城宏伟,

叹烽烟凄凉,

而如今的洛阳之人,

却偏偏将这厚重隐藏,

独爱朱敦儒的风致: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慵归去,

且插梅花醉洛阳。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9)

作为十三朝古都,

洛阳不够网红,

不似长安情怀满致,

亦没有京城的喧嚣热闹。

人们似乎将洛阳遗忘了,

那落满历史尘埃的古都,

似乎与多少风月世事一般,

尘封在了洛水之畔,邙山之下。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0)

然而真的将目光放置在洛阳,

便可发现,古都从未失落。

它在一众吵闹与名利中,

觅得了自己的节奏。

不与同僚争锋,

亦不与网红抢热度。

洛阳热闹了许多年,

烽火狼烟,繁华开遍,

如今终于能藏在山川里,

度几日清闲时光,

氤氲出生活气来。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1)

所以走在洛阳街头时,

能够看到人们神情从容,

不温不火,不咸不淡,

一切皆是恰到好处的安宁感。

03

古今汇成洛阳城

古时的洛阳,

王都之城,气韵悠扬,

繁华热闹,庄严厚重。

今日的洛阳,

舒适安宁,文脉绵长,

常出古物,总有惊艳。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2)

一个城市的古时与当下,

总是因果的关系。

古时的积淀塑造,

繁衍当下的惊艳,

就如白云山脚下的银杏。

一棵银杏树,二十年出果,

白云山脚下的那几棵银杏,

千年之前,由僧人栽下,

千年之后,村民捡拾白果,

这一场历经千年的种与收,

将一直延续至未来。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3)

恰如如今的洛阳城,

五千年前,洛河畔建城,

岁月穿梭流逝,

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

而洛阳则稳居都城之位。

留下每个朝代的古物,

藏在城下,只待有一日,

偶然挖到,重现世间,

如那银杏果一般,

再为洛城人,添去新的营养。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4)

朱敦儒的那首诗,

上半段或许更适合这座城: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洛阳城,便是那清都郎,

地势流水,决定了他的地位,

从来狂放不羁,呼风唤雨。

而如今风停雨定,

洛阳便将特权拱手,

兀自做起自己的山水清逸郎。

总要去一趟洛阳(总要去趟洛阳吧)(15)

偶尔出手,将彩云赋世间,

也凭心情,将月色描摹给天下。

然而在更多时候,

洛阳都如山川水流一般,

不言不语,安宁祥和。

因为足够自信,所以无需争夺。

因为见惯繁华都邑,

故而在千帆过尽后,

仍能留得三分风轻云淡,

七分秉节持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