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中,经常会看到捕头这个角色,最有名的是《武林外传》中范明演的邢捕头。捕头,是古代县衙中不可缺少的人物,那么捕头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呢?

其实在古代,并没有捕头这个说法,实际上都统称为衙役。

《文献通考·职役一》:“帝之力主免役也,知民间通苦差役,而衙役之任重行远者尤甚,特创免法。”

看电视剧觉得衙役或者捕头之类的很威风,实际上,衙役属于“贱业”,常为士绅所不齿,有些家族严禁子孙从事衙役。在金庸小说里,捕头或捕快经常被侠义道骂为“鹰爪孙”。

邢捕头说出了为什么不拍武林外传(历史真香武林外传)(1)

我们经常在电视里看到说官吏,其实官和吏是分开的, 官就是指“朝廷命官”,一般通过科举、军工或世袭得来,然后通过朝廷吏部正式任命并造册登记的,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编制的;而“吏”是官员雇佣的幕僚。俗话说“无幕不成衙”,比如各级衙门里的师爷,是高级幕僚,普通衙役则是低级的了,捕头就就属于衙役类的吏。

想来想去,捕头最接近今天各县的刑警队长。古代各县设有衙门,捕头和捕快就是在衙门当差的,只不过那时不像现在分这么细,就连地铁都单独有个公安局叫地铁分局。那时就一队人马,管辖区内所有事物。

那为何捕头不是公安局长呢?主要考虑其工作内容叫简单,主要是直接受令县令,执行一些带人抓捕等任务,决策等权利在县令手里,县令相当于兼任公安局长。

邢捕头说出了为什么不拍武林外传(历史真香武林外传)(2)

而且在古代,其实当衙役很惨,因为“后世流品,莫贱於吏,至今日而等诸隶仆。”一般百姓可以参加的考试,胥吏不允许参加。他们基本没有官方地位,也没有固定的收入,但是却熟悉法律条文,文书格式,具有办事能力。胥吏是古代官僚体系终的基层人员,胥吏大多出身自贫穷而清白的家庭,地位甚低,甚至毫无地位。

所以所谓的捕头,在古代也只是一个普通衙役而不是官员,没有品级。

事实上,古代捕头(捕快)很多时候都是由一些帮闲、地痞无赖担任,是为”无良人“,干的事情也多为人所不齿。唐代大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恶,妇啼一何苦!”

对于这些衙役而言,其实一直是很尴尬的存在,不属于官,又属于贱业,但是实际地位上又高于普通百姓。

邢捕头说出了为什么不拍武林外传(历史真香武林外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