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

一、建棚

苗木定植当年开始建棚(图1)。采用钢架结构,一般棚宽8.0米,长度根据立地条件而定,以30-50米为宜;拱杆间距0.5-0.7米;两棚间隔2.0-2.5米为宜;内设1排或3排立柱支撑棚体,立柱间距为4-5米。肩高和中高直接影响大棚结构的强度、采光、保温、管理操作等性能。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大棚高度以4.0-5.0米为宜,肩高以2.0-3.0米为宜,虽然大棚高度的增加可使棚内温度变化趋于稳定,也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和田间作业,但是大棚越高,抗风能能力越下降,早春季节升温慢,热空气在上层;而大棚高度过低,棚面弧度小,冬季积雪不易下滑,容易造成超重、塌棚,同时夏季降温慢,易发生日灼。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种植蔬菜、草莓的大棚不适宜种植葡萄,因为这些大棚肩高较低,而葡萄架面较高,因此靠近棚肩的空间无法生长葡萄枝蔓,从而造成大棚空间利用率低。另外,大棚过低不利于夏季降温,易发生高温日灼。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1)

图1 单栋大棚 ,

二、架式选择

单栋大棚栽培阳光玫瑰葡萄可采用T形棚架和厂字形棚架。T形棚架根据棚的宽度在中间定植1行,株距2.6-3.0米,主干主蔓向两侧生长(图2)。厂形棚架在棚两侧距离棚边0.5米处各种植1行,主蔓向棚中间生长,株距为2.6-3.0米(图3)。为了方便春季顺势绑缚新梢,一般葡萄棚架的架面高度要比主蔓高度高20厘米左右,即主蔓高度若为1.8米,架面高度为2.0米左右。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2)

图2 单衣大棚T形棚架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3)

图3 单栋大棚厂形棚架

三、扣棚和揭膜

扣棚时间根据成熟时间来定。在河南郑州地区,覆膜一般在1月下旬至2月初进行,8月上旬阳光玫瑰葡萄成熟,可提前成熟15天左右。棚膜建议选用EVA无滴防雾膜或PO膜,果实采收后即可揭膜;如果使用质量较好的棚膜,可以3年更换1次。为了提高保温效果,封棚后可以在树行搭建宽2.0米、高1.5米的小拱棚,促进地温提高(图4、图5)。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4)

图4 单栋大棚封棚保温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5)

图5 大棚内部树行两侧搭建小拱棚保温

四、打破休眠

扣棚后即可使用药剂打破休眠。一般情况下单栋大棚葡萄常因需冷量不足,会出现萌芽不整齐、萌芽率低等问题。通常采用破眠剂来打破休眠,提早萌芽,达到促早的目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破眠剂有荣芽(50%单氰胺)、石灰氮、朵美滋、芽灵等。破眠剂使用浓度为50%单氰胺对水30倍液、石灰氮14%、朵美滋、芽灵以2.5%为宜。破眠剂处理的时间应以萌芽前30天左右为宜,在河南郑州地区于封棚后进行,可有效提高萌芽率,促使萌芽整齐。若使用过早,易受倒春寒和冻害的风险,过晚效果不明显。破眠处理方法采用小刷子或毛笔将药液涂抹在结果母枝的冬芽上,顶端1-2芽不涂抹(图6)。涂抹后及时灌水,增加湿度,促进药效的发挥。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6)

图6 刷子涂抹单氰胺

小提示

使用破眠剂过程中要戴上口罩和手套,不要让药剂滴到皮肤上。

五、温度调控

在大棚进行温度控制时,应当将温度尽可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做到昼夜温差变化情况和自然栽培气温变化规律相符。

覆膜后至萌芽期,单栋大棚温度调控的原则是增温保湿,此时期应紧闭大棚,缓慢升温,使温度和地温协调一致。在河南郑州地区3月晴朗天气较多,白天温度高,但地温上升较慢,建议铺设地膜或覆草提高地温(图7),使气温和地温协调一致。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15-22℃,晚上控制在7-10℃,超过25℃时,及时将裙膜揭开通风,避免长时间高温,影响花芽分化。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7)

图7 树行覆草保温

萌芽后至开花前,温度调控的原则是恒定气温,提高地温,预防极端温度。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控制在15-20℃,严防高温,造成枝条徒长和影响花序的正常生长。该阶段早期温度不稳定,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做到及时打开风口、关闭风口,为开花奠定良好基础。

开花期前后,温度调控的原则是白天控制在24-26℃,夜间控制在15 -20℃,白天温度不高于28℃,晚间不低于15℃。白天温度过高,影响授粉,应及时打开通风降温,晚上温度过低,不利于柱头生长,影响坐果率,注意关闭通风口保温。此阶段内,勤调棚温,尽量缩短花期。开花坐果后,将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即可。

浆果膨大期至成熟期,大棚外温度开始回升,棚内白天溫度上升较快。此时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超过28℃时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另外,浆果成熟期间夜间温度不宜过高,因为温度过高不利于果实糖分积累。

果实采收后,建议揭掉棚膜,让枝叶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

小提示

大棚的放风口位置应设在大棚两侧的底部和肩部(图8)。前期放风要通过肩部,使棚内温度下降,且冷空气侵入时有缓冲距离,不至于引起棚内温度剧烈波动。后期放风时,打开底部和肩部放风口,热空气从顶部散去,冷空气从底部进入,形成气流,降温速度快。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和方法(阳光玫瑰葡萄单栋大棚栽培技术)(8)

图8 单栋大棚两侧底部与肩部放风口

六、湿度调控

从开始扣棚到萌芽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左右,利于萌芽;新梢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开花期,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以下,有利于坐果;从开花后至成熟期,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即可。

七、二氧化碳调控

1.通风换气 在通风降温的同时,使大棚内、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平衡。

2.化学反应法 利用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操作简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盐酸-石灰石法、硝酸-石灰石法和碳酸氢铵-硫酸法,其中,碳酸氢铵-硫酸法成本低,易掌握,在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还能将不宜在大棚内直接施用的碳酸氢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可直接用作追肥的硫酸铵,是现在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应用比较烦琐。

3.增施有机肥 目前,补充二氧化碳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土壤增施有机肥,而且增施有机肥的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4.二氧化碳生物发生器法 利用生物菌剂促进秸秆发酵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方法简单有效,不仅释放二氧化化碳,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且提高地温。

具体操作方法:在行间挖宽30-50厘米、深30-50厘米、长度与树行长度相同的沟槽,然后将玉米秸、麦秸或杂草等填人,同时喷洒促进秸秆发酵的生物菌剂,最后在秸秆上面填埋10-20厘米厚的园土,园土填埋时注意两头及中间每隔2-3米留置一个宽20厘米左右的通气孔,为生物菌剂提供氧气,促进秸秆发酵发热。园土填埋完后,从两头通气孔灌透水。

小提示

叶幕形成后开始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一直到棚膜揭除后为止,一般在天气晴朗、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于日出后1~2小时开始施用,每天至少连续施用2-4小时,全天施用或单独上午施用,阴雨天不进行施用。

阳光玫瑰葡萄避雨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