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上一期我们聊了战国初期,七雄之一的魏国在魏惠王在相国公叔痤的忽悠下,把名将吴起、法家大才公孙鞅全部从魏国赶走,最终导致魏国逐渐从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沦落为二流国家的故事。→_→《挤走吴起,逼走商鞅,公叔痤害的魏国衰落,魏侯还说:谢谢啊! 》

本期我们就再聊一下战国初期最强大的魏国是如何在短短百年之内就从七国之首、中原霸主,沦落到全面收缩,甚至割地求和、迁都避祸的地步的。

一、魏国初立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1)

魏国的建立和崛起其实都来自于春秋第一大国晋国的丰饶底蕴。晋国自从晋文公重耳称霸诸侯以来,无论是人口、军力、人才都可以说是诸侯之冠,春秋五霸中除了首霸齐桓公、本身就是晋国的晋文公,名不副实的宋襄公,剩下的秦穆公和楚庄王都是主要在和晋国做竞争,可以说谁能在战场上打败了晋国,谁才能有可能获得五霸的称号。

但是随着晋国内乱,统治晋国的智氏家族带领韩、魏打算灭亡赵家,没想到这么多人围着赵家大本营晋阳之战打了足足三年都没打下来,实力大损的赵家暗中策反了韩、魏,实现了战略上的大反转,直接灭亡了智家,这就是著名的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三家分晋!

三家瓜分晋国时,赵国因为多年战争实力大损,虽然获得了晋国大部分遗产,但是主要还是休养生息;韩国势力稍弱,占据了太行山;魏国获得了晋国最富饶的东郡和河东郡以及半个河西郡,但是领土互不相连,被韩、赵分隔开。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2)

二、魏国崛起

三家分晋后,魏国第一任首领是魏桓子,公元前454年,魏桓子去世,他的儿子魏斯继位这就是著名的魏文侯。魏斯先展开外交和军事手段,和赵、韩互换领土,让自己领土相连,说服韩赵不再内斗,专心向外发展,暂时避免了背后掣肘。

然后魏文侯重用人才,任用卫国平民李悝、出身夷狄的翟璜为相,魏国平民乐羊、卫国平民吴起为将。还重用魏国平民西门豹、孔子弟子子夏、自己弟弟魏成等人,魏国不看出身只看才华的做法,让魏国顿时成为当时人才汇集之地。

后面魏国的大批官员,都是来自于这一时期魏文侯的培养。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3)

魏文侯重用李悝,在诸国中第一个展开变法,李悝废除世袭制度,把尺位素餐之人赶出朝堂,让更多有才华的人可以脱颖而出;

李悝统一分配耕地,督促农民勤于耕作,增加生产。最重要的是李悝开创性的使用了“平籴法”,也就是目前到现在也在实行的国家收购粮食制度:在丰收时国家平价收购粮食储存,发生饥荒时又平价卖给农民。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平稳有序,防止了粮价过高或者粮价过低对社会产生的危害。“平籴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是魏国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策略。

魏国还利用盐池之利,由吴起组建了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吴起率领这支区区几万人的部队,打出了72战不败的传奇战绩——“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这支部队是中国历史罕见的名副其实的不败之师。

吴起率领的魏武卒三十余年的时间打的秦国全国恐慌,魏国通过占据的地理优势,将秦国压制在洛水以西长达八十年,垄断秦国同中原的交流要道,使得秦国愈弱,魏国愈强。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4)

魏国强大起来后,先帮助赵国灭亡了中山,获得了中山,以及以前赵国的土地智地;又帮助韩国击败宋国,获得了河内之地。又先后击败了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魏国也由军事上全胜的战绩成为了战国初期公认最强大的国家。

三、魏国霸业

公元前396年,统治魏国近60年的魏文侯去世了,太子魏击继任魏国国君之位,是为魏武侯。

魏武侯魏击是魏文侯大力培养的接班人,在魏灭中山之战中就跟着乐羊从头到尾参与了战争,并在占据中山后在这里负责治理。

等到魏武侯继位的时候,魏国霸业已成,内有李悝变法留下的丰厚家底;外交上有三晋联盟,没有后顾之忧;对外战争则有不败名将吴起率领的魏武卒,对于当时的魏国来说,别说对阵一国,甚至两线开战都能获胜。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5)

魏武侯3年,公元前393年魏国同时攻打郑国与秦国,在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扼制郑国。在注城(今河南临汝县西)大败秦军。

之后吴起又多次击败秦军、楚军,甚至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魏武卒击败五十万秦军,以一击十还能获胜,从此魏武卒威震天下。

但是魏国的强大却让许多人开始痴迷于穷兵黩武和争权夺利,比如魏武侯开始大肆招收小弟,为小弟撑腰,比如齐国著名的田氏想取代姜氏国君,就求魏武侯跟周天子说说。魏武侯就对周天子施压,周天子不得不册封于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

魏国小弟之一的卫国和赵国产生纠纷,魏武侯就替卫国出头,派兵和赵国开战。卫国仗着魏国、齐国的支持竟然一直打到中牟(今河南鹤壁西),夺取了赵国河东的大片土地。

从此之后,魏赵韩三晋同盟名存实亡。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6)

此后多年,魏武侯几乎每年都要发起战争:

……

魏国虽然在对阵齐国、楚国、赵国等国的战争中胜多败少,但是连年的战争让魏国国内的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常年的战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些久经战阵的老兵阵亡、退役也让魏武卒的战力开始下降。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7)

更重要的是魏武侯在用人上远逊于自己的父亲魏文侯,不但先后任用田文、公叔痤为相,恢复了贵族的统治,有才华的普通人出头无路。而且公叔痤还设计逼走了魏国大将吴起,吴起远走楚国,替楚国建立了一支强兵,甚至吴起带领楚军多次击败魏武卒。

更重要的是魏武侯大肆挥霍魏文侯留下来的政治遗产,不但瓦解了三晋同盟,甚至四处树敌,对秦、对齐、对楚、对赵都是敌对态度。战国七雄中,魏国就彻底得罪了四个大国,完全不懂魏国的战略重点何在?

魏国衰落已成定局了。

四、魏国衰落

前370年(武侯25年),魏武侯魏击在打了二十多年仗后终于死了,但是不同于自己继位时的稳定,他甚至没有给继承人留下一个稳定的班子。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8)

于是魏武侯的两个儿子魏缓与魏罃为了争夺继承人发生了内斗,各自占据魏国一半,打得不亦乐乎,其中许多大臣都受不了逃跑了,其中一个大夫王错跑到韩国,韩国知道了魏国内乱的详情,于是眼看有机可乘,受到魏国压迫多年的韩、赵两国在公孙颀的建议下,联合进攻魏国。

在浊泽一战就大破人心惶惶的魏军,把自称为魏王的魏罃都给包围了。在这关键时候,赵国和韩国却因为意见不一致闹翻了……

赵国说:把魏罃杀了,另立魏缓,让魏国割地求和,我们两国都受益

韩国说:杀了对方国君这不符合仁义,是暴行;割让土地,这是贪婪;还不如分裂魏国,让他们各自占据一部分魏国,强大的魏国就会变成卫国、宋国这样的小国,我们再也没有魏国的威胁了

按理说赵国、韩国说的都有道理,商量好执行一个就结束了,但是赵国非得坚持自己的想法,惹怒了韩懿侯,韩侯直接说:你爱咋办咋办,我不管了!半夜就自己撤兵了。

赵国一看,好么,剩我自己也没意思。于是赵国也就撤兵了。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9)

这种操作看得魏国人一愣一愣的,魏罃看着赵韩都撤兵了,赶紧乘机击杀了魏缓,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魏国继承人。

魏大夫王错出奔韩。公孙颀谓韩懿侯曰:“魏乱,可取也。”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成侯曰:“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懿侯曰:“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赵人不听。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赵成侯亦去。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史记魏世家

魏惠王继位后,继续信任公叔痤等相国,逼走了商鞅,在秦国的压力下迁都到大梁。

但是此时的魏国虽然有衰落的迹象,但底子还在,魏惠王更是重用鬼谷子的弟子庞涓,在庞涓的带领下魏国的军事实力再次增长。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10)

而且魏惠王也逐渐改变魏武侯的做法,开始缓和和赵国、韩国、秦国的关系,把重点目标放在打击齐国人身上。

  • 魏惠王五年,与韩懿侯在宅阳(今郑州市北)相会;
  • 魏惠王九年与韩厘侯(即韩昭侯)会于巫沙(今河南荥阳县北);
  • 魏惠王十三年与韩昭侯在巫沙结盟;
  • 魏惠王十四年与赵成侯相会于鄗(赵地,今河北柏乡县北);
  • 魏惠王十六年与秦孝公在杜平(今陕西澄城县境)相会;
  • 魏惠王二十年与赵君盟于漳水上;
  • 魏惠王二十一年与秦孝公在彤地相会。

魏惠王在位期间重用庞涓,军事实力大增,魏国一度再次成为诸侯领袖,比如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

但这又助长了魏国的穷兵黩武的心思,于是我们看到庞涓率军攻击赵国首都邯郸,齐国开始围魏救赵;庞涓又率军攻击韩国,齐国又围魏救韩……

结果庞涓在轻敌之下中了孙膑的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不但自己身死,魏国太子被俘,整个魏国积累百年的魏武卒也损失殆尽,这一战可以说是魏国衰落的标志,之后魏国就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之中,很快就被秦国反击了回来。

魏国实力到底多强(从威震四海到全面收缩)(11)

所以魏国称霸百年时间就跌落为二流国家,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战略不明确,不延续,魏国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反而被别国所用来攻击魏国。

在国力强盛时四面出击,四处树敌,不体恤民力,等到魏武卒不再胜利,民心也不稳,魏国人才也没有了上升通道,导致魏国国力迅速衰落,只能全面收缩。但是这又引发恶性循环,魏国就在下坡路上越下越快乐。

我们看中国历史,其实也可以对照当今世界,灯塔国看似强大,但是在穷兵黩武,四面出击上犯了和魏国同样的错误;而且目前内部也因为黑命贵、疾病的影响而开始撕裂不稳,魏国的下场也可以拿来做参考了。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我是以史为鉴,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还请点个赞,或者关注,多谢啦。

文/以史为鉴

图/网络

参考资料/

《史记-魏世家》

《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