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写作《处处留心“觅”材料-- 怎样选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人物美德,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中华美德的同时,还要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害怕写作的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细致观察,从众多的生活材料中精挑细选写入文章;力求“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要写清楚,有感情;同时加强灵活性和指导性,提供方法和技巧。

【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七下写出人物的精神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怎样选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主题,属于“一般写作能力”,是在七下的靠后的单元,经过整个七年级前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多数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写作经验。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既要学习新知“怎样选材”,更是对前面的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实践。从经典课文中习得写作方法,再将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通过老师指导和练习,学会怎样选材的技巧。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选材的意义。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真实新颖、以小见大。

3.在课堂实践中变“学得”为“习得”,克服畏惧之心,增强信心,做一个勇士。

【教学重点】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围绕中心、真实新颖、以小见大。

【教学难点】

读写结合,围绕中心选取真实新颖的材料来表现中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大师的作品都在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叶圣陶先生提倡写作时要“养成欣赏力”,而且要像“蜂嘴深入花心一样”,这样第一口蜜才能尝到。这节课就让我们做一只小蜜蜂,品尝张中行的名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选材之“蜜”。

(二)出示目标,理解选材的意义

1.材料,就是作者为了某一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

2.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恰当材料,使文章产生良好效果。

3.意义:材料的选择与取舍决定着文章的质量,只有从丰富的材料中精选出最恰当的来表现中心,文章才能写得好。

(三)回顾经典,学习秘诀

选材秘诀一:选材围绕中心利用思维导图回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你》和《回忆鲁迅先生》,明析围绕中心选材。

七下四单元教学设计(七下四单元写作处处留心)(1)

练习一:说一说以《母爱》为题选材,下列那些材料不能反映中心?

①妈妈给我伤口擦药膏。

②妈妈吃饭时总爱给我夹菜。

③我帮妈妈拔白发。

④妈妈为让我多睡会儿,帮我挤牙膏,端洗脸水。

⑤我发烧时,妈妈整夜抱着我,将我捂出汗。

⑥我治牙时,妈妈的手被我掐红了。

⑦我坐在妈妈的电瓶车后面为她捶背。

明确:

③⑦的材料不是“母爱”而是“爱母”显然不切合主题。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我们所选的材料即使再精美,如果与文章中心没有关联,也要忍痛割爱。

选材秘诀二:

选材真实新颖张中行选材时曾说:为了不重复,打算沿着两条线选取题材:一是写与我有关的,二是写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这正是材料真实新颖的有力印证。回顾经典中的材料:

1.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2.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3.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练习二:比一比以“说说咱们班”为题进行选材。

材料一:咱们班老师优秀,个个都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咱们班的学生勤奋,人人都是刻苦学习的典型;咱们班班风良好,次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材料二:咱们班有“八大族”。“睡仙一族”,每晚挑灯夜战,鏖战“题海”,白天却云里雾里,昏昏欲睡;“神侃一族”,课间“猛侃”,饭后“神侃”,放学后“瞎侃”;“追星一族”,将明星贴画贴在课桌上、书本上、笔记本上,对明星的轶闻趣闻津津乐道......“语文一族”,“数学一族”等也各有特点。比较分析:第一则材料存在着美化人物、编造故事、落于俗套的毛病,缺乏感染力;第二则材料原汁原味,真实新颖,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量。

选材秘诀三:选材以小见大

作者对叶老的评价很高,那他为什么不选叶老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或者工作中的贡献,而是只选一些细枝末节之事?

明确:叶老的功绩被很多人记录过,无需赘叙,其次我与叶老的关系亲近,能接触到真实的叶老,以小见大,更能突出他德行君子和严谨治学态度,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练习三:

选一选以“如何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问题”为主题,你会选择哪一个材料呢

1、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

2、参观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

3、家庭吃粽子明确:万物于传递中绵延不已,一位同学留意了家庭端午节吃粽子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感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呼唤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新颖了很多。

赏一赏学生朗读老师的作品《说说隔离那点事》说说隔离那点事

4月 26日晚 6时许,天降噩讯,我被告知为次密人员,速整理行囊,集中隔离!挂掉电话,呆坐床上,从未敢想,我与疫情病毒如此之近!昨日还在参与抗疫大军之行动,今日马上禁足集中。去哪隔离?晕车咋办?是否感染?怎样生活?如何上课?......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来,恐慌、无助袭满心头,我不禁心焦焦而泪涔涔了。纵有万千不愿,也要令出必行。恍恍惚惚收拾东西,课本,电脑,还有什么?正不知所措,忽忆起学校曾转发过突然被通知隔离的温馨提示,照单准备。其间电话不断,各主管部门问讯填表,我频频出错。和衣而卧,静等通知,一夜无眠......次日晚接到隔离来电,忐忑不安地走出家门。夜未深,已肃静。春风不再醉人暖,寒意漫漫绕心间。包裹在防护服下,迷茫的我踏上了集中隔离的路途。幸好司机师傅车技好,我虽晕车但未吐。凌晨一点,到达目的地。一下车,我的心不禁一颤:疫情防控组的工作人员早已在寒夜中就位等待!消毒,核对,核检,入住,忙碌有序。进入房间,各种消毒用具首入眼帘,洁净的房间及温馨提示让人倍觉亲切。营养搭配的一日三餐让我有了家的感觉,暖意消融着我心头的寒意。四月的风吹过,五月的暖阳随即温柔了岁月。隔离的日子里,亲朋好友的叮咛嘱托时时在耳边响起,领导同事的问候常常在心间滑过,医护人员的细心呵护每每在眼前显过,此时的我心向暖阳,安之若素。而最让我感动的是不眠不休、冲锋在前、指挥抗疫的滕希田局长拖着疲惫的身躯,仍然不忘给我们这些隔离人员亲自写信给予暖心鼓励,邀约一起去看花开遍野的五月,一起徜徉绿草如茵的校园,这是何等有温度、有情怀的局长啊!我们有何理由不去奔赴这美好的约定呢?乌云遮不住太阳,阴霾终将散去!与此同时,我又被深深震撼着,无症状感染者 21例,5例,2例,1例,清零!这是多么悦耳的声音啊!这是招远政府雷霆出击的丰功伟绩,也是白衣执甲、逆行金城的显赫战绩,更是金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有力印记!我情不能自已,千言万语汇聚一起:我何其幸哉,生于招远之怀.....

.自评:作者以自己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娓娓道来,从恐慌无助、忐忑害怕到不禁一颤、暖心感动再到最后的震撼、情不自已,从生活当中选取真实的材料作文,更能打动人心。而促使我心理变化的正是在本次抗疫过程中英明指挥的政府和英勇无畏的各界抗疫人员。我没有用华丽的语言去为他们歌功颂德,只是站在隔离人员这一个小的触发点上,去写了自己的见闻感受,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以小见大,歌颂了政府的功绩和抗疫人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实践选材的秘诀之外,我还想告诉同学们,疫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乐观,跟着党和政府走,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感于此,回过头来再看隔离这件事,就不算是什么事了,所以命题中我用了个“点”字。希望可爱的你们,都成长为逆风奔跑的少年!(四)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再次回顾了经典,并学会了处处留心“觅”材料,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也领略了名人、普通人的精神风貌,希望孩子们继续感受生活,细心观察,不管是在写作和生活中,都要克服畏惧之心,增强信心,做勇敢的强者。

(五)作业布置

写作实践:《说说XX老师二三事》

(六)板书设计

处处留心“觅”材料---- 怎样选材

围绕中心选材

秘诀:真实 新颖 以小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