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这一世的所有相遇,都是前世的重逢”,如今还能看到唐朝时期的大佛,何尝不是大自然与人文经历几千年相拥相护的造化恩赐,才得以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与之相逢。近观大佛,瞬间感觉自己就是一粒飘忽的微尘,唯有信仰划过沉静的心弦,细数佛慈悲清澈的眼神里那些纷繁人世间经年如水的约定。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坐镇于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通高71米,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极为雄伟壮观。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

石窟式山门

观乐山大佛,有三种形式,我选择的是陆路游览线。从石窟式山门拾级而上,丹霞地貌的红石岩壁上刻着许多小型石窟,然后再沿着佛的右手悬崖栈道到佛脚。来看大佛的人非常多,限流排队花了2小时左右的时间,排队时可以观看大屏幕关于乐山大佛的解说。总体来讲,没有水陆齐看得全面,但也没有什么不值得,只是有少许遗憾。

陆路游览线:石窟式山门-龙湫-载酒亭-乐山大佛-凌云栈道-凌云寺-灵宝塔-沫若堂-月榭-东坡楼-碑林-佛国天堂-碧津楼-麻浩渔村-麻浩崖墓博物馆-乌尤山-乌尤寺-东方佛都

水路游览线:码头-观佛楼-巨型睡佛-九龙滩-三江口-凌云山-乐山大佛-壁津楼-麻浩-乌尤山(中流砥柱)-凤洲岛-码头

水、陆环形游览线:码头-巨型睡佛-九龙滩-三江口-凌云山-乐山大佛-乌尤山(中流砥柱)-乌尤寺-麻浩崖墓博物馆-麻浩渔村-佛国天堂-碑林-凌云栈道-乐山大佛-凌云寺-灵宝塔-东方佛都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2)

巧夺天工不足以赞美你的精雕细琢,唐风古韵栩栩如生。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3)

风化严重到只能看到轮廓的小佛像,风雨洗不掉你对石崖的眷恋。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4)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5)

久远的身躯,一坐已千年。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6)

岁月翻阅不到你的真颜,只留几千年浮尘下的沉默。

梦回唐朝,沧桑里难以言表的伤,每一道都是几世沉浮的见证。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7)

唐代“经变图”

栈道第一折处的“经变图”雕刻精美的楼台亭塔,是研究唐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宝贵资料。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8)

九曲栈道

九曲栈道是唐朝刻佛像同期开凿的,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9)

大佛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

相传,与乐山大佛合影还能祈愿“五福临门”:摸头步步高升; 摸耳朵有福气; 摸鼻子涨财气; 摸眉毛家庭美满幸福; 摸嘴保平安。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0)

大佛抚膝端坐,在长满青苔的岁月依旧恪守一份云水禅心,润物细无声地熏染人间无数的重逢。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1)

临时抱佛脚的“佛脚”

大佛的脚趾甲有多大?通俗的讲,一个脚趾甲足以容纳四个人围坐一桌喝茶打麻将,脚背还可以坐上百余人围观。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2)

遥望嶙峋的丹霞石壁,藏着许多神秘的小洞。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3)

水路游客

水路有游艇和轮船两种游览方式,游艇相对停留的时间会更短,就是几分钟时间照个像,不过能更好的体会“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诠释。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4)

“心即是佛”千古奇观

80年代,有一游人无意间发现大佛所在的三座连体山脉如同一尊巨大的睡佛,而乐山大佛位于大佛的左胸处,正巧与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具有独特内涵的“即心即佛”的阐释不谋而合,“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古人巧循自然而造物的道法自然智慧让乐山大佛成为了“心即是佛”的千古奇观。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5)

绕过佛脚,穿“洞天”,攀凌云栈道。

凌云栈道修建于1983年,洞穿于临江的悬崖绝壁间,以架虚构空、藏奇露险为特色。穿洞观云看江,欣赏名家摩崖石刻,历经刻有“窄宽” 、“低高”的险峻石阶,再攀上“天梯”,就可以到达松韵亭。

花开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心即是佛千古奇观)(16)

别有洞天

右边洞窗俯视滔滔岷江水,深感险峻,不得不佩服能工巧匠与大自然的完美造化。

有机会,还去乐山,重拾遗失的流年,剪一段淡然时光,心存大佛的安之若素,让生命如莲花一般静静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