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首名句,大多数人从小学课本得知,有的也是从媒体得知,其实,这首名句是有出处的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下这出处:靖江王府和独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秀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是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是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是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首名句,大多数人从小学课本得知,有的也是从媒体得知,其实,这首名句是有出处的。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下这出处:靖江王府和独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秀峰。

坐落于桂林市中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时修造的王城。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藩王府第,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太祖朱元璋封朱守谦为靖江王后,此处设为藩邸。从朱守谦建造王府历时20余载,至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比北京故宫建成的时间还早34年。它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亭台阁轩,堂室楼榭。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王城内红墙黄瓦,云阶玉壁,辉煌壮观。

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垣,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王城南北纵距557.5米,东西横距336米,城墙高7.92米,厚5.5米。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王城从建成到清代被付之一炬而覆灭的257年中,这里曾住过12代14位藩王。

王府现存建筑为解放后依原风格重建,现存主殿,后宫都就有当年大理石地基。

承运殿

而王府的中轴线的起点就是独秀峰,这条中轴线也与王城外的桂林正阳步行街连成一线,可以说是桂林城的中轴线。

承运殿为大殿,也就是王爷办公地方,相当于故宫太和殿,承运殿后面就是寝宫。

绕过寝宫,就可以看到“南天一柱”之称的独秀峰,而我们今天所讲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七个字就能找到。而且整句话并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它的来由跟一个宁波人有关系他的名字叫王正功,如果说天下文人那么多,作品比本人有名的不常有,他也是其中一个,而且就一个作品就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

九关虎豹看劲敌,万里鹍鹏竚剧谈。

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当年,王正功在桂林做官,广西提点刑狱权知桂林府事,相当于桂林市领导,在嘉泰元年(1201),又恰逢值年大比(乡试之年)。是年,广西学子乡试者,共得举人11名。王正功久闻桂林学子在科举中常有不俗成绩,令人不敢小看。这次乡试的成绩,也使他为学子们高兴,便依鹿鸣宴惯例,以地方官身份,在府中宴请中举的学子。

与学子对饮,谈些努力学习、报效朝廷的话,少不了要作诗相勉。

通读全诗,我们知道,作者的本意并不是在赞美桂林山水,而是希望学子们在学业上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自己在学业上要如同桂林山水一般,秀甲天下。这句名言,也许是王正功的独创,也话是信手拈来,引用他人句子,总之是天衣无缝的运用,体现出作者写诗的才情绝非一般。

由此诗也可知,这句名言本是出自一首科举诗,说明早在宋朝,中科举求功名的价值观,在桂林已经深入人心。

王正功席上赋诗,老当益壮,意气风发,为举子们所折服。一位叫张次良的人,将王正功的这两首诗刻在了独秀峰南麓的读书岩上方。选中这里勒石,恐怕也是为了与读书岩之名相呼应吧。

从右往左第二块石刻

赋诗后事

赋此诗后不久,发生了兴安县令放纵儿子打死县衙小吏案。作为地方主官,王正功秉公执法,将案犯送邻路交押,以利口供,因而得罪了那位兴安县令,违背了官场潜规则,竟被诬告罢官。后来,案情虽已查清,王正功得以恢复名誉,但已无官可做,年事又高,被朝廷派到福建武夷山当了一个庙祝,主管冲佑观,算是退居二线,在那里终老。

也许是王正功被罢官的缘故,当事人为了脱离干系,而有意用泥淖盖住了读书岩上方的那块石刻;也许是天长日久,从崖壁间渗出的雨水夹杂着岩缝间的泥沙,遮住了那块石刻。总之,刻在独秀峰读书岩上方的王正功诗,不久就不见天日,以至被人们忘却了。幸好,名言的影响力量大得惊人,王正功在鹿鸣宴上作的诗,被席间的学子们带到京城临安,并且从临安又流传到四方。随着岁月的推移,加之传颂者文化教养、艺术品位各有不同,全诗被传颂者们省略或者遗忘了,只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在坊间流传千年而不绝于世。

惊天发现

1983年,两位年轻的桂林考古工作者在整理独秀峰崖壁上的石刻时,发现读书岩上方的崖壁上,一片蓬草下方,似有裂痕,与石壁并不为一体。他们轻轻地掀开那层腐殖层,竟然有了意外的发现:一块保存完好的石刻作品。当他们将石壁清洁干净,再用娴熟的技术拓印那帧石刻作品时,发现那腐殖层下掩盖的,竟是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差不多八百年的名句之所在!

绝句找到主

民国爱国志士吴迈、现代文学大家郭沫若、著名诗人贺敬之等近现代文人作品中,屡屡出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可这一诗句到底出自哪里,原作者是谁,曾长期困扰过不少研究者。有人发现,南宋宝佑六年(1258年),时任广南制置使兼静江府知府的李曾伯,在其《重修湘南楼记》一文中,写下了"桂林山川甲天下"的句子;清光绪八年(1882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写了一首《遍游桂林山岩》,把李曾伯的"桂林山川甲天下"中的"山川"改为"山水"。因此,"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出处,从清末到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说源于李曾伯"桂林山川甲天下"的一音之转,也有人说它来自金武祥的诗句。直到有一天,一块石碑的出现,才终止了这场争论。

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者对独秀峰石刻进行全面调查清理时,发现读书岩洞口的岩壁上,一片蓬草下方似有裂痕,与石壁并不为一体。他们轻轻地掀开那层腐殖层,有了意外的发现:这是一块自明清以来就没有被人发现的摩崖石刻。当他们将石壁清洁干净,再用娴熟的技术拓印那帧石刻作品时,发现碑上的两首诗中一字不差地刻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诗句,作者是南宋庆元、嘉泰年间担任过提点广南西路刑狱的鄞县人王正功。被历史的尘埃湮没了近八百年的名句,终于重见天日。王正功的这句诗,要比李曾伯的早出约50年。

桂林市政府已将独秀峰王正功诗作的摩崖石刻复制立于桂林中心广场,还在桂林杉湖畔为王正功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塑像--这名花甲老人正执笔挥毫,写下让桂林山水传遍天下的诗句--以提醒后人记住这位先贤800多年前弘扬桂林山水与历史文化的功勋。

总结:桂林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仅拥有美丽山水,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虽然疫情影响了桂林旅游,但是疫情过后,桂林还是以它秀色欢迎全世界游客的到来。加油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