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贾雨村《红楼梦》

红楼梦开篇,写到两个与贾府关系不太大的人,一个是贾雨村一个是甄士隐。让很多对《红楼梦》不太熟悉的人大感不惑。为何曹雪芹要这样写呢?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1)

其实贾雨村与甄士隐虽然看起来与贾府关系不大,但也是牵连很深。甄士隐便是引出真个故事的人,其实甄士隐的遭遇也暗示着贾府的将来。而且还通过甄士隐引出了香菱及那一僧一道。

而贾雨村就更不必多说了,虽然相较于大观园中众人,贾雨村的出场算是很少,但他却是个贯穿整个故事情节的人,贾府发生的很多大事都与他有关。所以说,贾雨村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而曹雪芹巧妙的通过贾雨村和甄士隐的相遇,以及甄士隐对贾雨村的帮助,间接的交代了贾雨村此人的品性和性格。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2)

落魄书生遇贵人相助

贾雨村本是上京赶考的落魄书生,因盘缠用尽只好在葫芦庙寄居,而每日靠卖点字画度日。但像他这样卖字画自是凑不够上京赶考盘缠的。

因为葫芦庙在甄府隔壁,而甄士隐又是个慷慨又好结交之人,所以与贾雨村常有来往。其实甄士隐也看出来贾雨村没有盘缠上京,所以才在此落脚的,而且他也一直有资助贾雨村的想法。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3)

只是甄士隐知道书生多爱面子,怕直接给贾雨村钱会有些唐突,所以一直也没提这个事。直到中秋节,甄士隐听到贾雨村自顾自的念了一首诗之后,他还是决定提下这个事。贾雨村有诗曰: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万姓仰头看。

此诗一出,甄士隐料定贾雨村必定会有一番作为,所以提出要资助贾雨村上进赶考的盘缠。虽然文人有傲骨,但是贾雨村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一点都没推辞就欣然接受了。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甄士隐给了贾雨村50两盘缠后,他竟然谢都没有谢一声,还招呼都不打来个连夜赶路直接就走了。贾雨村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常理,为何他要这么做呢?其实也是曹雪芹有意为之。就是想让读者,看到这就了解贾雨村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4)

贾雨村为何不感谢还连夜出走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也不是那么难看明白,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而在写道甄士隐给贾雨村银两和衣物时,贾雨村并未道谢只是接着喝酒,甲戌版脂批又写道:"写雨村真是个英雄"。其实不难看出,脂砚斋这充满讽刺和调侃的语气,写的都是大反话。虽然看起来这确实是贾雨村不辞而别的一个好借口,但也反过来说明了贾雨村的为人。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5)

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个家伙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没有甄士隐贾雨村哪里能上京赶考,但是这么大的恩情,明知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却眼睁睁看着她被卖给薛蟠那个混蛋。

一个这样的贾雨村,得了甄士隐50两银子,不说谢谢,会不辞而别也就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了。

梳理甄士隐和贾雨村情节(甄士隐醉后给贾雨村50两路费)(6)

结语

甄士隐的结局预示着贾府的结局,而贾雨村则是从头到尾见证并亲历了贾府的败亡。曹雪芹通过甄士隐送盘缠这一情节,提前为贾雨村后来的所作所为写下了伏笔。

更是提前让读者了解,贾雨村会在贾府败亡之际落井下石,对贾雨村这样的人来说并没什么,只是正常操作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