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雄心勃勃打造的世界号火箭发射又失利了,冠名“世界”也足以显示韩国对这枚火箭寄予厚望。但是结果却是和韩国之前的几款火箭,包括3次发射1次成功的罗老号差不多。据韩国人自己称,发射任务99%成功过,不过火箭是运载卫星等载荷的,不能入轨就说明还是有致命的短板。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1)

世界号

实际上小国打造火箭实在是太困难了,缺乏相应的工业集群,产业类型较为单一,没有大国这样强悍的资源整合能力。就连日本(日本无论是面积、人口、工业类型、GDP都是很不错的)也没有重型的火箭,不过也有了自己的运载能力,H2A火箭放在世界上也是一款优秀的火箭,也争取到一些国际发射订单,但是还是无法和中美俄相比。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2)

韩国打造火箭的目的恐怕是不单纯,因为小国家可以购买发射任务,不需要自己造火箭,而火箭的用途可不仅仅是发射卫星等,在军事方面也很重要。在朝鲜已经有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情况下,工业更强的韩国却没有,这估计让韩国人的心里很不舒服。所以它们持续在航天领域投入,但是却没有落后者的姿态,每当我国载人或者其他火箭发射成功,韩国人都要出来酸一下。就像世界号这个火箭一样,口气很大,实际上还不如我国70年代的长征二号。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3)

罗老号

不过好处是韩国和国际上也有合作,他们也曾有航天员,当然韩国自己是没有制造载人火箭和飞船、载人发射的能力,主要是靠俄罗斯进行载人发射。有同样情况的还有日本,也是亚洲首先有航天员的几个国家之一,不过日本的载人航天对俄罗斯的依赖也很严重,日本媒体就曾担忧,如果俄日交恶,俄罗斯不给他们提供载人发射该怎么办。现在它们多了个选择,那就是美国。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4)

韩国首个航天员是女性,2008年4月,从3万多名志愿者中被选拔出来的、生物学出身的韩国人李素妍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抵达国际空间站,她也成为了韩国第一位、亚洲第二位飞天的女宇航员。而李素妍的训练全程靠俄罗斯,而且还花了2100万美元的训练、发射经费。李素妍一共在国际空间站中待了10天,对于中美俄这些大国而言,10天其实只够完成某项技术。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5)

像我国,在2003年开展载人飞行之后,也经历了三五天、一周左右、30天左右的飞行,主要是验证载人飞行相关技术,比如交会对接、中短期在轨驻留等,是技术验证性质的,其实做不了多少实验,就是验证载人飞行的所需的所有类型技术,这是重点。韩国的这个李素妍,10天的太空之旅基本上也就是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说出去好听,证明他们是发达国家,他们也有航天员。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6)

可是连日本都比不上,日本也有较为成熟的航天员培训系统,在种子岛的航天基地,他们主要参与国际空间站,今年还有日本的航天员在空间站长期驻留开展任务。韩国的李素妍10天太空之旅只是匆匆一瞥,而且对韩国的技术没啥帮助,因为韩国连成熟的火箭都没有,航天员训练靠学习还学得到,火箭制造和发射的相关技术,就是让你在那看也看不懂。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7)

这就是韩国目前的尴尬局面,他们想打肿脸充胖子,于是派遣航天员,也想比得过朝鲜,也想有自己的火箭,可惜多次尝试基本以失败告终,耗费很多资金。而拐过头来,韩国花钱辛苦培训的航天员李素妍,只是将泡菜带到了空间站,从太空回来之后,李素妍在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干了两年义务工。后来她辞职不干了,跑去了美国修了个MBA经济学硕士,而后移民美国。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8)

这就是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有些人会说韩国也是发达国家不能小瞧,而且它们的火箭也发射成功了,只是入轨失败而已。要知道世界号总高40多米,运载能力只有1.5吨,而我国70年代的长征二号在30多米高,运载能力1.8吨,等于说它辛辛苦苦还没有达到我国70年代水平,现在可是2021年马上2022年了啊。别管别的领域它如何强,这方面基本没有追赶的机会了。

著名航天火箭专家是谁(韩国首位女航天员)(9)

韩国如今的载人航天更不用提了,李素妍之后也没有啥像样的计划,花钱买俄罗斯飞船坐席,上去了也没多少事情可干,等于说是先天不足,没办法,地大物博的好处就是产业类型齐全,航天技术能向更多的产业技术转化,可以创造的经济价值非常庞大,这是韩国比不上的。缺乏认同,就造成了韩国的自大自卑自负,啥都喜欢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