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07:35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马黎 通讯员 王平
去年10月,赵立新主演的话剧《大先生》在杭州上演,很多人发现,《大明王朝》中的沈一石、《芈月传》里的张仪、《绣春刀》里的韩旷,在影视剧中很红的赵立新,在舞台上,呈现出了另一种张力。
2个月之后,赵立新上了《金星秀》,即兴分别用瑞典语和中文演了两段《哈姆雷特》,金星一下子就被点着了。
一年过后,11月29日至12月3日,赵立新自导自演,和金星搭档的话剧《父亲》将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12月6日至12月10日转战上海,明年计划在杭州演出。
几天前的上海站发布会,赵立新听说本报记者是从杭州赶来的,就笑了:“杭州是我的福地。”
1986年4月的一天,赵立新从郑州坐火车到杭州赶考。
上世纪80年代高考是有预考的,只有预考通过了才有资格参加正式高考。当时中戏有四个考点,分别是北京、重庆、西安、杭州。但是艺术类专业考试的时间正好与预考冲突,赵立新算了一下时间,发现只有在杭州考完专业考试后,还能来得及回到郑州参加预考。
赵立新就住在柳浪闻莺旁边的一个宾馆。到了杭州他才知道,中戏考的跟话剧有关,不用唱念做打。话剧是什么?他根本没看过,住在宾馆里的考生说,你得去看书,得看莎士比亚、王尔德那些东西。他就跑到杭州图书馆借了几本书,考前三天坐在西湖边看。一个人的名字后面跟一个冒号,后面是话,哦,这是台词、对白。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剧本。
发布会上,旅居瑞典的翻译家陈迈平也来了,“赵立新在杭州考场考的时候,我是招生组的老师。我一下看中了他,这是个小天才。”
1995年,赵立新到瑞典后排的第一部戏,就是陈迈平写的《幸福大街十三号》,根据北岛的中篇小说改编。
当时,他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交换生,刚从俄罗斯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毕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第一次看了瑞典皇家剧院演出的斯特林堡名剧《父亲》。看完,他决定留在瑞典学习戏剧,成为了瑞典国家话剧院首位亚洲导演和演员,一呆就是12年。
2005年,赵立新回国后,自导自演的第一部戏也是《父亲》。那年,他刚刚当上爸爸。
算起来,22年了,赵立新为什么对一部戏这么执着?
《父亲》讲的是婚姻中的男女如何相爱相杀。
听听赵立新在发布会现场的一段独白吧,可以感受到剧中这位父亲的处境,以及现实中的赵立新,作为一位父亲的变化——
“12年前演,我觉得这个上尉真冤,这些女的都来害他。这12年当中,我又添了一个儿子,成为了3个孩子的父亲,才慢慢体会到了父亲在家庭当中,处于什么位置,跟妻子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今年我再拿到这个戏的时候,我发现他也不是特别冤。”
他是和剧中的父亲一起成长的。经历,让他重新对这个角色赋予了新的意义,让他重新审视他和妻子、孩子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让他有动力真的决定重新排演这部戏,还是因为《金星秀》上和金星的即兴一撞。
赵立新是这样来描述第一天排练的金星——“第一天我心就定了。用我们执行导演的话来说:找到了原配。原配的归属感油然而生。好啊,那就来吧,来一场两性之间的争斗吧。”而金星也觉得,自己演过六七部话剧,从来没有那么虐心过。
这出戏的制作人,是与赵立新合作了14年的尤雅。这个1985年出生的杭州姑娘,在中央戏剧学院念大一时,就参与了赵立新《父亲》的制作。
“这部《父亲》穿越了130年来到我们的眼前,这其中带给我们火一般的燃烧感、沸腾感,没有改变。在过去的12年里,每一次想到要做的戏,首先跳出来的就是《父亲》。”尤雅说,《父亲》明年计划在杭州演出,“当一个事情做完了,老去复制它没有意义。但这次我认为会有新的巨大的元素加入,是有意义在里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