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后期张士诚(元朝末年张士诚做出)(1)

曾经有个华西医院的营养学博士说,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从亚洲打到欧洲,连罗马帝国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们建立蒙古帝国,靠的就是生酮饮食。

什么叫生酮饮食呢?百度百科给出答案是:生酮饮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是一种能使人体产生大量酮体的饮食方法。

蒙古帝国就是靠着生酮饮食的方式,来保持充沛的体力与旺盛的战斗力。据说蒙古士兵打战的时候士兵身上披的都是肉干,而宋代士兵背的都是高淀粉的馒头,所以宋朝灭亡。

元朝,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到灭亡,历时9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大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他们虽然是勇猛作战,但是治理国家靠的却不是生酮饮食。

靠的是什么呢?是要懂得辨别真正的人才,让他们能够得到重用。

2、

元朝后期张士诚(元朝末年张士诚做出)(2)

元朝末年,朝廷内乱频发,统治者变本加厉向百姓收取各种赋税,百姓受到各个阶级欺压,被烧杀掠夺,战火不断,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地农民领袖不断起义抗争。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罗贯中描写的三国,其实就是元朝末年的真实写照,他怀着一身的才情去做出贡献,可惜得不到重用,活活地被上级领导气走。

罗贯中,山西太原人,著名小说家,出生于1330年,于1400年去世,享年70岁,主要成绩是创作《三国演义》,《水浒传下册》,师傅是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家施耐庵。

众所周知,罗贯中小说写得好,《三国演义》里面的战争更是多样,都是出自他的笔下,可见他还是军事家,他也曾经效忠于元朝末年抗元农民F3领袖将领张士诚。

元朝后期张士诚(元朝末年张士诚做出)(3)

3、

罗贯中家中是做丝绸生意的,从7岁开始,他在私塾学四书五经。14岁时母亲病故,于是辍学随父亲去苏州、杭州一带做生意。父亲娶了继母,罗贯中不想待在家中,对生意又不感兴趣,恳求父亲让他跟着当时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学习后又拜了施耐庵为师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也是在官场得不到重用,才幽居山中。古时候,哪个读书人不想封官拜爵,做出一番基业,所以施耐庵带着罗贯中也去投靠当时在苏州一带非常有名的张士诚。

张士诚,上篇我们也讲过,因为家境贫寒,没有饭吃,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早早就出来找事做,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执念,干起了盐贩子,不仅没被杀头,还干得风生水起。

张士诚起家比朱元璋早,当朱元璋还在要饭的时候,张士诚已经是富甲一方。后来他联名18名运盐工,杀死了欺压百姓的元朝官员,还把剥夺来的粮食土地分给地方百姓,百姓对他是感恩戴德,直到现在,苏州城下,人们每年还是会纪念他。

元朝后期张士诚(元朝末年张士诚做出)(4)

4,

1354年,张士诚积极筹备武装暴动,元朝政府早已对他恨之入骨,委派宰相脱脱来围剿张士诚。可谓是“吉人自有天相”。元顺帝与宰相脱脱出现重大矛盾,不可逆转,派人把脱脱杀害,但是脱脱的手下不听从元顺帝的号召,开始造反,张士诚趁着这个大好时机,杀害元朝高邮知府李齐,还攻占了高邮,更可喜可贺的是40万元军队伍都归顺张士诚。

一下子,张士诚兵强马壮,还占领了江苏、山东、安徽、浙江等富庶之地,可谓是富可敌国呀。

而此时的朱元璋,却还是只有一万余人的亲信部队,朱元璋礼贤下士,建造了一个礼贤楼,有不少读书人投靠朱元璋,包括刘基宋濂李善长等。还建立了一个礼贤楼。

同时,张士诚也学朱元璋建立了一个聚贤楼,全国各地的读书圣贤都纷纷投靠于他的门下。当时,施耐庵也带着罗贯中投靠张士诚门下,希望能将学到的本领效忠于张士诚,助张士诚打下天下。

记清朝顾苓《塔影园集》卷四记载:“罗贯中客霸府张士诚”,意思就是罗贯中当时是张士诚的首席谋士。罗贯中可谓是殚精竭虑,经常给张士诚出谋略,之前张士诚也非常信任他,还采纳过罗贯中的意见,打败了朱元璋的手下康茂才的进攻。

5、

罗贯中辅助张士诚长达约7年,可谓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希望能够助张士诚成就天下霸业,建议张士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讽刺的是张士诚不听,只听从身边那些谗言媚语的江湖义士。

后来,张士诚只顾潇洒快活,把酒言欢,沉迷美色,还经常邀请很多的猪朋狗友对诗词歌赋,罗贯中看不下去,劝嘱张士诚,“天下是打出来的”,要是咱们的毛爷爷在那个年代的话,估计就要骂他:“落后就要挨打”!

俗话说,永远唤不醒装睡的人。

罗贯中,怎么劝说张士诚都无用,他空有一身才华却不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预料到张士诚必会兵败,空悲切,只好弃张士诚而去。

老舍说,一辈子很短,要么有趣,要么老去。罗贯中早就看破这一点,他不想就这么老去,他想有趣地老去,更想有趣地一直活在人们心目中,所以罗贯中看破官场,一心专心研究写作。不仅帮助师傅完成《水浒传》的后四十回,还写下旷世奇作的《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罗贯中有才学,有谋略,只可惜遇不到明主,但他能很快放下,不会遇事一根筋,过于执着,盲目坚持,把自己逼到山穷水尽,更不会为了不信任自己的人,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他精通元代戏曲,精通军事兵法,才有了《三国演义》里面精彩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神一样用兵的诸葛,英勇的人中吕布,足智多谋的曹操等。

元朝后期张士诚(元朝末年张士诚做出)(5)

《三国演义》里周瑜曾说,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而诸葛亮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更有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结语:作家刘同曾说,翻过一页,才能书写一页。工作中得到领导的重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能力去证明的;但是当你如何表现都得不到重用时,记得转换一下职场跑道,当没人可以替代你,你有领导需要的东西,你就能够得到重用。

记住:面子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抱怨是最无用的东西,不如脚踏实地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到时候的你,金光闪闪,人人称赞!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明朝的历史!我是@挖史辣妈!,谢谢大家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