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1)

【接上篇190期】

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191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2)

张逸民(1929-2016)

水兵心中的英雄——张逸民

今天惊闻海军战斗英雄张逸民病逝,令我悲痛。

上世纪是个崇敬英雄的时代。我在中学读书时看了电影《海鹰》,为海军快艇“单艇独雷”击沉袭扰东海渔民的台湾敌军战舰“洞庭”号而为英雄欢呼,梦想也驰犁大海卫疆立功。后来,我真的来到舟山海军舰艇上当了水兵。我代表新兵团新兵在舟山基地举行的入伍誓言大会上讲话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首长握着我的手说:“小卢同志,你讲得好,当兵就要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有这种精神,才能打胜仗。”散会后,新兵连首长对我说:“握你手的是基地政委张逸民,是战斗英雄,电影《海鹰》中击沉敌舰的鱼雷快艇艇长就是说的他!”

我从新兵连分配到六号码头二中队时,中队长李德海问我想干什么,我想起张政委说的“当兵不怕吃苦”的话,我表示刚从学校来到部队缺少锻炼,愿到最艰苦的岗位工作。中队长大笑一声,说:“好小子!本来看你白皮嫩肉的,想叫你到炊事班吃吃苦。我现在改主意了,你到17号艇当轮机兵”。

17号艇是俘获的国民党由美国制造的作战艇,美国海军称其LCVP,意思是可装载战车和人的登陆作战艇,是专门为二战诺曼底登陆设计的。而17号艇代艇长张荣生却亲切叫它小VP,它是基地首长海上的交通艇。有几次张逸民政委乘艇来,他记忆力很強,马上认出我,并送我一枚毛主席像章。当年,能得到主席像章是不容易的,至今,我还保存着。张荣生代艇长还向首长汇报说我非常短的时间就学会了操作輪机。张政委对随行的参谋说:“要好好总结、推广,让新兵尽快能称职形成战斗力。”

当兵第二年,我参加基地的文艺创作班,我当时写了个剧本《上岗之前》。基地文化处江处长向张政委汇报精选的作品时,张逸民政委看了我的作品,说很好,并挥笔把剧名《上岗之前》改为《上岗》,并在看望创作班时对我说:“我删了你两字。当兵的人,说话、办事、写东西,都要干脆、果敢。”后来,《上岗》被东海舰队文工团选用去全军会演,并获海军三等奖。

我服役满二年时被提升为海标217艇副艇长,不到两月又提升为海交79号艇艇长。张逸民政委一次来79号艇时,对我说“小卢,你和我一样,都当过艇长啊!”我咋敢跟英雄比呀!

当艇长不到半年,我又提升到4252部队机关当新闻宣传干事。1971年我参加东海舰队“红海一号演习”(即后来的“北兵南调”),几百艘军舰分为“蓝、红”两方互为“敌方作战"。我在蓝方编队指挥部做宣传工作。张逸民政委来蓝方编队检查战备时,看我在编宣传稿,就问我:“小卢,蓝方编队应宣传什么?”我说要保证完成演习任务。张政委摇头说:“不是演习,是战场!让蓝方能赢红方,那才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此后,我调到舰队工作,再没见过张政委,但他那中国军人的英雄精神,让我铭记在心。这种精神,是部队的灵魂,没了它,再好的武器也是“纸老虎”。

上世纪的几次海战,我们牢牢控制了制海权,敌军再不敢来扰乱了。那几次海战意义重大,毛主席接见张逸民就很能说明它意义深远,并充分肯定张逸民的英雄精神,即我军军魂永远发扬光大!

张逸民将军安息吧!

卢兆林文以悼念张逸民政委

2016年3月18日于杭州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3)

《 祭 文 》

敬爱的张政委:

舟山基地原工兵七营三连,一群当年你的兵来看望你啦!

前些日子你走的时候,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赶上为你送行,这成了我们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于是,我们自动地、自觉地、自发地相约,今天,我们集结在你的墓碑前,来祭拜你缅怀你,以了却一桩必须了却的心愿……

政委:我们年轻的时期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期。当我们穿上海军水兵服海魂衫的这天起,你便成了我们敬慕的偶像,学习的榜样,人生的楷模!你在风浪中搏击翱翔的“海鹰”形象,你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机智勇敢,指挥若定击沉击溃来犯敌舰的英雄事迹,我们不仅互为传颂,耳熟能详,而且深深地铭刻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中,铸就了我们在国防施工中不怕苦不怕死的英雄性格和行为,並把我们工兵三连建设成了一支被授予“全军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的先进集体。

政委:正当你步入不惑之年,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大展宏图大显身手的时候,你却遭遇了一场惑与不惑的痛苦经历。你受到了猝不及防的冲击,而你在委屈不公的逆境中,坦然面对,实事求是,不抱怨,不叫屈,不退缩,不畏惧……你的后半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受了比战场更为严酷的考验,再一次证明了你的一片忠诚,对人民军队一腔热血,对人民海军一往情深,对自己的人生信仰一如既往。忠心昭昭,日月可鉴,终生信仰,矢志不移!

政委: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是你一生的梦想,一生的追求,並为此呕心沥血,殚精竭虑。随着蓝色文明,海洋主权理念的增强,随着祖国的强盛,随着国际斗争形势的需要,我们海军日益壮大。如今,我们海军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有了不仅数量可观且战斗能力足可捍卫祖国海洋主权的核潜艇、驱逐舰、护卫舰等等,你的在天之灵可以因此得到告慰!

政委: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你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也是悲壮的一生!你的曾经的兵们如今也纷纷步入了老年,已经不再有可能在火热的第一线继续奋斗搏击,但是你在我们心目中永远不老永远翶翔的海鹰形象,仍将感召我们,引领我们,我们一定以你为终生榜样,像你这样做人,像你这样做事,一生无愧于祖国,一生无愧于人民,一生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悲哀的时代,一个不敬仰不尊崇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敬仰英雄,缅怀英雄,既是出于对英雄的深厚浓重的感情,也是呼唤一个有希望的伟大民族的不断强大!敬爱的张政委,你没有走也不会走,你永远在我们前头,永远在我们心中!

原海军舟山基地工兵独立七营三连部分干部战士敬上

2016年5月28日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4)

来自各地的海军老兵向张逸民墓致以军礼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5)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6)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7)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8)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9)

全军先进模范单位舟山基地工兵三连历史老照片

写给读者的话

在《兵说》和《战旗红》上连载的家父回忆录,经过191天已全文刊载完毕。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网络刊文中有很多敏感的内容和词汇不得不删除或调整了,但所刊载的191期内容基本反映了家父回忆录的全貌。在此,首先向网络平台的版主表示最真诚的敬意。对不厌其烦观看家父回忆录连载的各位读者表达由衷的谢意。

父亲于2016年3月17日因病在舟山去世,享年88岁。陪伴父亲住院期间,父亲十分关注他的《回忆录》修改和出版事宜。父亲的好友顾汉昌叔叔不顾病弱身体,加班加点替父亲整理回忆录、落实书号及出版事宜,希望让老人家能亲眼看到铅印的《张逸民回忆录》。由于核校等原因《回忆录》铅印事宜一拖再拖。在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我们跟老父亲表示:请老人家放心,我们会接手《回忆录》整理及今后出版事宜,一定完成老人家的愿望,一定会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老人家用了十一年心血写就的《回忆录》,一定让更多的人知道那段真实的历史。

父亲很郑重地将《回忆录》核校及出版事宜交给了我们。

2004年当父亲决定要写一本自己人生历程的《回忆录》时,我们子女都一致反对。毕竟那时的父亲已经七十六岁高龄了,毕竟在父亲的经历中有过非常痛苦的残酷迫害生涯。而此时我们这些子女通过自己的拼搏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希望可以让晚年的父亲好好享受改革开放带给人民的幸福生活,希望父亲可以游走世界各地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和人生,并忘掉过去那个给许许多多中国人带来苦难的时代留给他的痛苦记忆。但父亲是一位意志力超强的人,一旦决定了的事,他会义无反顾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直到完成为止。历经11年一字一句手书了77万多字,父亲终于完成了《沧海作证》回忆录手稿。这11年间,父亲几乎每天早上准时起床、准时写作,每天的写作时间不下五、六小时。可以说这11年写作成为了父亲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我们赞叹父亲的顽强意志力和超人的记忆力之时,更感叹的是以他的人生经历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无比珍贵的那个“前三十年”的真实历史纪实。

父亲参加海军后,作为第一代鱼雷快艇艇长从1953年到1968年15年间一直战斗在海军东海前线的第一线。他以他的忠诚、勇敢和献身精神六次参加海战,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成为共和国海战历史上参加海战次数最多、取得战绩最佳的海战英雄。尤其是父亲以勇敢和牺牲精神创立的人民海军的“单艇独雷”“海鹰精神”更是彪炳史册,成为我们儿女永远的骄傲。

“101事件”发生后,海军成为清算的重灾区,大批的各级干部被扣上吓人的帽子而惨遭迫害。时任舟山基地政委的父亲,也被诬陷参与“两谋”而被“隔离审查”。经过了近16年的审查,各级组织没有查出父亲任何参与“两谋”的实据,最后海军的结论也不得不承认当时所有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诬陷。

父亲在人民海军中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海战英雄,他的战绩无可替代,尤其是以他的忠诚和勇敢创立了人民海军的“单艇独雷”的海上敢死队精神,那是人民海军“海鹰精神”的精髓,那是陆军“铁军精神”在人民海军的发扬光大。父亲的一生在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理想信仰者。那就是以自己的勇敢、无私和牺牲精神希望为中国人民创立一个人民可以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我们非常了解父亲写这部回忆录的心迹,那既是不想让这段的亲历历史被历史长河淹没,更是希望告诉后来者: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真真切切有过一批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为之奋斗和牺牲的真正信仰者。

父亲的回忆录整理完成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不同的网络平台连载发表后,我们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关注和热捧。特别是回忆录全文在网上可以自由下载后,已有十几万次的下载观看量,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老式的纸质书的观看效果。非常感谢网络时代的伟大,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网络,将我们原本独立的人联系在了一起。没想到,通过网络当年与家父一同从东北外国语学校奔赴43军战友的孩子从新西兰与我们建立了联系;没想到当年父亲关押在滆湖陆军农场那位好心的副营长的家人与我们建立了联系;没想到当年与父亲一起搏杀在金门战场上的刘春志政委的孩子与我建立了联系;没想到当年在宁波海军高炮团当放映员曾近距离接触父亲在早些年写过一篇《囚笼里的海鹰》、如今已是著名作家的王晓明先生与我们建立了联系;没想到当年台岛参战的海军后人也与我们建立了网上联系,交流当年的历史信息。太多这样的惊喜,让我们感慨网络的伟大和神奇,也让我们相信多维度世界的存在,我们相信家父会在另一个维度里感知到这一切的。

家父的回忆录在网络发表后,每篇文章都有几千到几十万的阅读量,其中不乏天天观看的热心读者。每篇回忆录也都会留下大量的评论,既有称赞支持的,也有明言反对的。有的人甚至针对回忆录写了专文来谈感受,引来数万围观。今天我们真的都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一个无论我们怎样意见相左,我们都可以在公众面前自由评说,任由公众点评的好时代。这也许就是我们父辈那代人历经残酷迫害所换来人民的觉醒和社会的开明吧,当然没有改革开放的开智,我们彼此不同的声音就绝不会有今天的平视与对话。

谈谈我们的父亲,我们的父亲真不是一个完人,用今天的视角来观察他仍与其他常人一样是身上存有缺点的人。但我们想说的是我们的父亲绝对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是一个公而忘私的人、是一个真正有血性的军人。正是因为我们父亲具有的这种极端爱憎分明、极端的公而忘私、极端的血性,我们认为才是造成他后半生悲剧真正的缘由所在。他如果能如同书中有的前辈那样会做人,经常去首长家嘘寒问暖,表达忠诚,或哪怕能像他的政委那样常想着家里还有挨饿的孩子,下了班知道还有一个小家在等待着他;他如果能把冲杀在生死战场上最前面的机会多让给平素也称自己是好汉的人,也许我们的母亲就不会被迫害致死,也许我们也如同其他同伴那样能够子承父业驰骋海疆。当然,我们的生活里没有如果,如果真那样了,人们也就不会看到那个敢在生死场上横刀立马的张逸民了,同时也就没有面对廖荣标的暴怒敢以拳相搏的勇敢的好汉了。别忘了,廖老前辈那个时候可是绝对权力的象征和化身,没有干净的灵魂,没有清白的印记那是绝对没有如此胆魄的。有人说家父也是一个有“手段”的人。其实,家父真要是有所谓的“手段”,断然不会每次海战中命都不要以死搏杀了。人们觉得一个在意玩弄手段的人还会不知道命比手段重要吗?换句话说,一个天天修炼自己手段的人还会有视死如归的胆魄吗?其实,对我们子女而言,我们宁愿有一个会见风使舵的父亲,而不愿要一个为民请命的烈士。烈士是一时的,而见风使舵却能享受如同很多老前辈那般儿孙滋润。今天其实没必要唱高调,或许有人喜欢别人当烈士,而真正的烈士只会默默无声地挺身出现在生死战场上,而烈士意味着一个家庭永远的痛。而对我们而言父母双全、家庭完整才是最重要、最幸福的。

扯远了,接着聊聊书中的那些老前辈吧。其实,作为晚辈我们根本没有资格议论我们父辈的同龄人,不论是张朝忠还是董太法,还有他们那代人之间的恩怨。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也都是那一代为国家海防安全作出贡献的人。但我们想说的是,我们完全理解书中父亲的愤怒,也完全支持我们的父亲。如果经历过张老前辈带着人来抄家,用非人的手段折磨母亲的时候,您一定会觉得我们的父亲还是太仁慈了。同理,如果经历过自己的母亲被梁家逼上死路的痛苦经历,您一定也会觉得到今天都不应该放过这帮没人性的人。但是这些恩怨我们早已从心中释怀了,因为我们早已明知了恩怨产生的本源是什么。其实,我们想如果真的会读这本书,就应该会懂得,这本书不是为了纠缠恩怨,让相互间继续厮杀,所讲述的过去都是为了告诉后人,这种悲催产生的真正的历史原因和思想陷阱是什么,我们这代人不能重韬覆辙。不明白这一点,也就没真正理解这本书的历史价值。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会有那么多的冤冤相报的,冤冤相报永远没完没了。讲述过去的悲催正是为了告诉后人什么是错误的思想。

让我们备受感动的是,家父回忆录的读者中就有这样的思想者。海军苏振华上将的后人收到印制版的回忆录后,并没有因为后半部分有对苏老前辈负面的记述而排斥,反而认为这是一部反映海军真实历史的好书,苏家大姐还亲自将家父的回忆录推荐给了国内一家著名的历史文化杂志社建议刊载。当杂志社联系我们刊载事宜时,特别告知我们是海军苏政委家的苏大姐推荐的,这让我们万分感慨。是啊,时代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只有抛弃恩怨,我们才能反思历史,为历史留下真相。

回忆录如今在网络引发的巨大反响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无论出自何种视角的评说,我们都认为这就是父亲历经11年的艰辛付出的真正价值所在。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千千万,但是不依靠外人有能力写出来、记得住、说得清的人还真不多,不是他们不想说,应该是做不到而已,毕竟这部回忆录代价是十年的寿命和日复一日的写作。多少人在这样的代价的面前都当了逃兵,而我们的父亲一如当初冲杀进敌阵的勇士,义无反顾的做到了这一切。他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而今,在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荣与辱的考验后,他出色地完成了使命,坦坦荡荡地离开了我们。我们为父亲而自豪,父亲,你是人间的豪杰,也必定是打鬼的钟馗!

最后,我们借此机会再次向亲爱的读者致以最真诚的敬意,同时考虑将适时拿出100套第二版印制的家父回忆录免费签送给想要的读者,无论您是家父回忆录的喜爱者还是批评者,我们都欢迎,供大家收藏或批判用。

索取印刷版回忆录或有其他联系事项,请私信留言。

张逸民子女

2021年3月21日

(全文刊载完毕)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10)

张逸民在撰写回忆录(摄于2014 年)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11)

满门忠烈儿子救人牺牲父亲也牺牲 英雄之子怀念父亲张逸民(12)

2020年《沧海作证-----张逸民回忆录》付梓成书(上图为普通版,下图为精装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