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在弥留之际,嘱托孩子要照顾好弟弟。

孩子听闻,立刻保证:

“妈妈你放心,我会一辈子照顾李光头的,剩下最后一碗饭,我会给弟弟吃;剩下最后一件衣服,我会让给弟弟穿。”

说这话的孩子,名叫宋钢。

在余华的笔下,他与李光头之间发生的故事,被写成了《兄弟》这部长篇小说。

两兄弟原本亲如手足,却因追求林红而产生裂痕。

余华说朋友不需要太多(没有分寸的善良)(1)

即使李光头发财后,愿意提供工作、金钱等物质回报,但他在感情中对宋钢的伤害,一辈子都无法弥补。

读懂《兄弟》你就会明白,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你的善良当回事。

就算凡事掏心掏肺,最后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01.

没有分寸的善良,换不回对等的感谢。

在当时的刘镇,林红是位女神般的存在,无数年轻男人为之倾倒。

大家都想追求,却无人成功。

李光头担任厂长后,整日神气的他,萌生了追求林红的想法。

宋钢得知此事,虽然心有疑虑,但还是助了弟弟一臂之力,为他出谋划策。

比如,建议李光头先派信使给林红、又构思出单刀直入、兵临城下、深入敌后、死缠烂打等计策。

虽然实践效果不理想,可这已经是宋钢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他是诚心诚意要帮弟弟。

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林红不喜欢李光头,却对宋钢萌生好感。

因为前者不讲规矩,为人太过粗鲁;后者则是好青年形象,为人风度翩翩。

余华说朋友不需要太多(没有分寸的善良)(2)

有一次,宋钢受李光头委托来到家中传话,林红见状直接说:

“你要是为李光头而来,你就出去;你要是为自己而来,你就坐下。”

宋钢听完直接走了出去,把林红气得够呛。

但之后,她还是主动找到对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宋钢得知此事非常开心,回到家就跟弟弟实话实说。但李光头一听就炸了:

“林红是我的,你怎么可以喜欢林红,我们是相依为命的兄弟,你这是乱伦啊!”

这番言论,直接将宋钢踹入谷底。原本的欣喜之情,立刻被惭愧情绪取代。

圣雄甘地曾说:

“世界上的物质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唯一不能满足的是人们的欲望。”

李光头的强词夺理,只是一种妄想。妄想背后,皆是欲望。

林红从来都不属于谁,她拥有自由追寻爱情的权力;宋钢也为弟弟付出很多,他有资格接受爱情的甜蜜。

可李光头不管这些,他从未感谢过哥哥,甚至要用道德绑架的方式,阻止宋钢与林红相爱。

由此可见,失去分寸的善良,填不满滋生欲望的温床。

千万不要指望自己的付出,能换回对等的感谢。

毕竟现实中,热衷于索取的人泛滥成灾,懂得感恩的人凤毛麟角。

02.

没有分寸的善良,叫不醒装睡的人。

林红向宋钢示爱时,曾邀请他第二天晚八点,去电影院后面的小树林相会。

李光头得知此事,知道哥哥不会与自己争抢,便替他前往。

最初,林红听脚步声以为来的人是宋钢,便背过身含羞等待。

脚步临近后,一转头,被吓了一跳,来的人竟然是五大三粗的李光头。

她愤怒地说:

“你给我走开,谁和你谈恋爱,你这只癞蛤蟆!”

李光头自知吃了闭门羹,便灰头土脸回到家中。此刻,他已经明白哥哥与林红是两情相悦。

后来,林红又找到宋钢,询问对方是否喜欢自己?

他碍于弟弟的情面,只是低声强调着,李光头是我兄弟。

听到这话,林红直接跳河。宋钢见状,也跳进河中将她救了上来。还是碍于弟弟情面,他不敢扶着林红,更不敢送她回家。

李光头得知此事,又心生一计,逼着宋钢去林红家里对她说:

“这下你该死心了吧。”

林红听到这几个字,心如刀绞。宋钢说完后,身体哆嗦着跑了出来,面如死灰。

唯有李光头黄雀在后,笑盈盈去找林红,以为哥哥让她死心后,自己就能获得爱情。

结果,他又被林红的父母赶了出来,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厌恶。

余华说朋友不需要太多(没有分寸的善良)(3)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

“为了避免对人性失望,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宋钢生性善良,即便是追求爱情时,也依然考虑到弟弟的感受。

但李光头眼中,哥哥不过是自己利用的工具,让他去伤害林红,就算自己求爱失败,也能阻止他俩相爱。

由此可见,当善良失去分寸,精于算计的人就会变得兴奋。

揣着明白装糊涂,要挟善良玩套路。

揪住他人软肋拼死不放,使劲为自身谋得好处。

这样的人、这样的心,你是无论如何都叫不醒的。

03.

没有分寸的善良,守不住人际关系。

宋钢按弟弟要求,伤完林红后,追悔莫及。回到家,就准备上吊自杀。

幸亏李光头及时看到,冲上去抱住了他,又发现这不是办法,就找到菜刀将草绳砍断。

宋钢得救后,立刻哭诉道:

“我喜欢林红,我比你还要喜欢她,你不让我和她好,还让我一次次伤害她,要是换成你,你会怎么办?”

李光头回应说:

“要是换成我,我就宰了你!”

宋刚:

“可我是你兄弟啊?”

李光头:

“兄弟也一样宰了。”

此言一出 宋钢愣了一会。回过神后,便嘿嘿笑了起来。

因为此刻,心里的包袱已经卸下,刚才弟弟的那些话,让他感受到了自由。自己情至意尽,不欠弟弟什么。

宋钢随即起身说,自己要去找林红表达感情。

结果,李光头直接就慌了。立刻抛出我们是兄弟,你不能去,这一理由。

但这一次,他冲脱了束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回应弟弟:

“兄弟也一样宰了”

之后,宋钢立刻动身去找林红,并获得对方原谅,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为了避免后续的麻烦,他决定搬出去,不再和弟弟一起住。

此时的李光头,还在琢磨如何利用亲情绑架哥哥,遣词造句编制感人的故事,逼宋钢放手。

但当他回家发现,桌子上的钱和钥匙后,才明白跑掉的和尚不要庙了,自己的诡计失效了。

余华说朋友不需要太多(没有分寸的善良)(4)

路遥曾说:

“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宋钢的觉醒并非偶然,而是必然。

因为一直以来,他都在遵从母亲的嘱托,全心全意照顾好弟弟。

可到了最后,这种善良,成了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这段兄弟关系,也开始变得畸形,让他沦为李光头的工具

当善良失去分寸,勉强维系关系的人总会受伤。

余生,请对自己好一点。

畸形的关系,就不要勉强了。

写在最后:

在电影《芳华》中有一句话:

善良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善良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让善良拥有分寸,是每个人的权力。

我们既可以与人为善,通过热心帮助温暖他人;也可以无私付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可以厚此薄彼,酌情使用自己的善良。

毕竟,人这一辈子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最终值得留住的,也就那么几位。

生活的底色,就是持续不断的选择。

人走、人留、充斥在每分每秒的细节中。

所以善良很贵,不要轻易浪费。时间很薄,你要用力抓牢。

作者:晋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