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或者,或许
【成语】
或多或少
【例句】
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吕氏春秋·察今》)
(2)有时
【成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愚者千虑,或有一得
【例句】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马说》)
(3)有的人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②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
③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秦山记》)
⑥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⑦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⑧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病梅馆记》)
(4)稍微
【成语】
不可或缺
不可或缓
(5)用在否定句中加强语气
【成语】
莫之或欺
【例句】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
(6)如果
【例句】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水经注·三峡》)
(7)通“惑”,疑惑,迷惑,困惑,诱惑,蛊惑
①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孟子·告子上》)
②别从东道,或失道。(《汉书·霍去病传》)
【注】
或……或……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格式。
①“或”,作代词,分别指总体下几部分的人或物,表示几种情况并存。可译为“有人……有人”“有的……,有的……”。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史记·陈涉世家》)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或”的指代作用虚化,相当于副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表示行为、状态的经常变换,可译为“有时……,有时……”。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语义提示】
“或“本义为“邦围、封国”,名词。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國”,简化为“国”。“ 或”与“國”是古今字。“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