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申报评选结果出炉:经园区申报、市(州)推荐、专家评审及现场核实,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成为“四川省第三批院士(专家)产业园”。

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2010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家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先后获批“中国板式家具产业基地”“四川省家居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四川省知识产权园区”“四川省信息安全示范园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四川省院士(专家)产业园”。

如今,园区与崇州消费电子产业园这一产业功能区相互叠加,进一步融入成都产业链整体布局,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利契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整体迭代升级。

四川川大科技产业发展中心(成都崇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成为)(1)

崇州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崇宣 摄

园区现有企业642家,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家(亿元以上企业44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100亿元以上企业1家),数量位列成都市园区第8位、郊县园区第2位。2021年,园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88.6亿元,增加值增幅排名成都市园区第3名、近郊园区第1名,电子信息和智能家居产业成长为“双百亿”产业。

近年来,园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夯实创新基础、壮大创新主体、完善创新链条、构建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截至2021年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家,比5年前增长了316%;高技术企业15家,从业人员3.7万人,2021年产值276亿元,年增长率41%。

园区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其中,康泰塑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为省级工作站,四川汇源塑料光纤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福蓉科技股份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省川航塑胶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成都市级工作站。

此外,园区还建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工程实验室2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监督检验中心2个;省级技术中心9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成都市级技术中心8个、工业设计中心5个、重点实验室5个;1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准小巨人,14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试点企业20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

园区将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盯高质量打造千亿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围绕绿色、高端、智能产业方向,立足“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重要承载地”和“西部智能定制家居之都”定位,坚持头部引领、创新赋能、集链成圈思路,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总量,提升智能家居产业转型质量,培育数字经济规模,为做优做强郊区新城、不断彰显特色功能提供重要支撑和强大动能。(记者 戚原 通讯员 强罡 刘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