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词有婉约词,也有豪放词。读豪放词,往往能开阔心胸,增强豪情。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藏在书卷人不识,能否让你拍案叫绝?喜欢诗词的朋友,赶紧背下来吧。

《念奴娇·自诉》: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

这首词是明代文人高启所写。高启与刘伯温、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元代末年,高启隐居吴淞江畔。当时有个相士来拜访高启,断言高启将要飞黄腾达,出人头地。

豪放派词人词风(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1)

启因而写下了这篇《念奴娇》,表达了自己甘心隐居,不求仕途的心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看出高启对于仕途的渴望,依然有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的豪愿。

没多久,明朝建立,朱元璋征召高启,授予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等职,还真是应了相士所言。

只可惜,高启为人孤傲,据说有多次冲撞朱元璋的情况发生,最终被朱元璋以诛连罪的名义而腰斩,一代才子,如此下场,可悲可叹。

具体来看这首词,“笑书生骨相”,好像是高启对相士所言的不以为然,但仔细品味,依然可以感受到高启将信将疑的心态,既自负又夹杂自嘲的复杂心态。

豪放派词人词风(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2)

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这几句真是豪气冲天,豪气干云,豪情万丈。

高启内心之中,壮志如群马奔腾,对于世间庸俗儿女不屑一顾,自负奇才,立志孤高,诗酒剑,豪放不羁,才情纵横,令人称叹。

古代文人往往是诗酒风流,却因为文弱书生,对于剑总有些敬谢不敏。大概只有李白是儒道侠合一,诗酒剑并行。

而高启一副“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的潇洒姿态,简直是李白第二,让人瞠目结舌,壮心澎湃。

豪放派词人词风(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3)

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黄鹄轻举,用的是战国时期田饶的典故:“田饶谓哀公曰:‘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田饶因不被鲁哀公赏识,故以黄鹄作比,讽谕鲁哀公用人不当。后人则把“黄鹄举”作为奋志高翔的典故。

此处高启的意思是说,时运不济,不能一展怀抱,显示胸中十万兵。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这是高启自嘲沦落生涯,没有做出什么名堂。

东西南北的方位词与十载的数字词,强化了表达效果,让人感受到高启内心的悲愤

只恐陈登容易笑,负却故园鸡黍。陈登是三国名人,身处江湖却有救世之意。只恐陈登容易笑,是说高启的隐居之志,怕是要被陈登所笑。

豪放派词人词风(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4)

“笛里关山,樽前日月,回首空凝伫。”这是写高启内心的犹豫与徘徊,不知道该继续隐居呢,还是选择出仕呢。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隐居的心态占了上风。笛里关山,也就是塞外的《关山月》曲,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换言之,高启仍然被个人的隐居心态所主导,只是享受着酒杯前的日月,不太愿意去考虑众生疾苦。

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最后两句更是对选择隐居之后的宽慰之语,高启说自己没有老,不用那么老怀惆怅。

整首词读下来,我们听到了高启的自述。那就是高启宁愿怀着良才美玉,宁愿将自己的惊世才能藏起来,选择做一个隐居之人。

但是,由于高启内心的激荡,这种自述的心愿,本身就存在着重重矛盾。

一方面,是高启以前生涯中凌云壮志与时运不济的矛盾,豪放天纵的才子被迫选择了借酒消愁,对着“樽前日月”,空度岁月,难免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算了吧,算了吧,我这辈子大概就是这样了……”

另一方面,则是高启对未来生涯建功立业与隐居之志的矛盾。

相士说高启将要飞黄腾达,高启内心是将信将疑的。之所以信,是因为高启才气纵横,自视甚高。之所以疑,是因为之前生涯的沉沦,让高启无法去憧憬未来的美好日子。

所以,整首词虽然以高启决定隐居而结束,但这种矛盾并没有就此结束,高启依然徘徊在隐居与出仕的矛盾之中。

豪放派词人词风(大明才子豪气干云的豪放词)(5)

也正是在这种矛盾之中,我们反而可以感受到高启的豪气冲天。

哪怕“东西南北,十载犹羁旅”,但高启并没有收敛他的豪气。

他并未怀疑自己,他依然相信着自己。

于是乎,“吾今未老,不须清泪如雨”,原本是安贫乐道的宽慰之语,竟也变得耐人寻味起来,仿佛在等待着相士预言的真正来临,仿佛在等待着自身才能的大展怀抱。

这首词最让人感动的,也正是这种沉沦之中依然豪情万丈的自信心态,让后人感受到这种豪情壮志,珍惜时间,奋发有为。

大家还知道哪些好诗词呢?你们自己有创作过诗词吗?欢迎留言哦。希望大家多多赞赏,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