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小组件。
每次苹果iOS系统的更新,都会带来一些新东西。如果说今年iOS 15的新东西是FaceTime的「同播共享」,那么iOS 14的新东西就是「桌面小组件」。
2020年9月,苹果在iOS 14上推出的桌面小组件,成为了iOS 14上最吸引人的新功能。一时之间,各大科技媒体和果粉,纷纷感叹「这功能实在太香了」。看到满屏溢美之词,安卓原教旨主义就急了:安卓都玩腻了的东西,咋到你们(主要指果粉)这儿,咱还成「新发明」了?
确实也是,这东西对于安卓党来说,早在2008年,第一台安卓手机 HTC Dream 面世时就已经有了。不过,还有比安卓更早应用到「小组件」的厂商,可以说它就是小组件的「鼻祖」。
小组件的三次进化1984年,苹果推出初代家用电脑「麦金塔 128k」。这款轻巧便携、功能丰富的电脑,售价高达2495美元,绝对是当年高科技的代表。彼时还请来了比尔·盖茨代言。当时这款电脑除了硬件上设计简洁易用,还是第一个将GUI成功商品化的个人电脑。
当时的麦金塔 128K搭载System 1操作系统,由于只有128KB内存,所以往往无法同时运行多个程序。这就导致在运行时,只要关闭程序(比如计算器),数据就会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苹果工程师设计了一系列桌面配件,比如闹钟、计算器、控制面板、拼图等。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在Windows电脑上将便签「钉在桌面」。
这些桌面附件成为那个时代操作系统实现「多任务处理」的一种特别方式,被流传下来。它们就是如今各种小组件的原始雏形。所以,如果追本溯源,说「小组件」是苹果发明的,并没有错。
或许是比尔·盖茨在代言麦金塔 128k时受到了「启发」,1995年,比尔·盖茨在Windows 95上带来了一个可选的「动态桌面」功能,以方便用户直接在桌面上查看互联网内容。随后,小组件在Windows 7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在Windows 7系统中,用户可以从桌面上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桌面小工具」,比如时钟、便签、日历、CPU信息等等,它们其实是一些轻便实用的小程序,用户可以将添加到桌面上的小工具拖动到Windows 7桌面上的任意位置。
这种小部件设计不仅让用户更容易获取信息,还给用户带来了在电脑桌面DIY的乐趣,这也算是有了现在我们正在用的「小组件」雏形。不过,无论是在苹果电脑上,还是Windows系统上,小组件这个功能都并未能被发扬光大,反倒是智能手机,让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用过HTC早期智能手机的人,应该对于一个叫「翻页时钟」的东西很熟悉。这便是让「小组件」这个东西出圈的杀手锏。当时的「翻页时钟」其实就是我们如今常见的「小组件」。现在在某度上以「HTC 翻页时钟」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还能找到各种马尼拉风格的翻页时钟。有人甚至专门找教程,只为在iOS上实现这一风格的时间显示。
作为第一个搭载谷歌安卓系统的手机厂商,当时HTC成为不少人心中的安卓机皇。虽然后来HTC逐渐没落,但小组件这一功能,也在安卓系统上生根发芽,普及开来。不过,那时候的小组件大部分靠热心网友「用爱发电」,设计风格不统一、界面难看,想要做出好看的桌面,那时候是个妥妥的技术活,对于小白玩家来说,极度不友好。
HTC 用户体验助理副总裁Drew Bamford在2013年的一篇博文里,就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大多数桌面小组件的问题所在:
- 大多数用户并不能区分应用程序和小部件;
- 小工具的使用并不广泛,除了最常用的天气、时钟、音乐,只有不到10%的用户使用其他小组件;
- 大多数人不会对主屏幕进行太多修改,大约80%的用户使用第一个月之后便不再更换主屏幕。
相比安卓的「微小改进」来说,微软旗下的Windows phone让桌面小组件走向了另一个全新的方向:动态磁贴。微软将桌面图标和小组件进行融合,于是得到了「动态磁贴」。相对于小组件来说,动态磁贴展示的信息面积更大,排版也更为紧密。不过,简陋的大方块设计以及过于紧密的信息排布,使得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望而生畏,评论呈两极分化。
不过,随着Windows phone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消失殆尽,小组件的「另类」发展方向,也随之戛然而止。
而让如今的小组件重新焕发活力的,则是另外两家厂商苹果和vivo。
重塑体验,小组件焕发第二春
2020年是桌面小组件发展的关键之年。这一年,苹果在新系统iOS 14中新增了「小组件」功能,使之焕发第二春,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而vivo在其新系统OriginOS中重构了小组件,将小组件的功能体验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层面。
有人将小组件和Windows的快捷方式进行类比,但在苹果看来并不是这样。苹果认为小组件不是进入应用的另一种快捷方式,而是一种信息的展现方式,用来快速提供展示某些用户关心的应用程序数据。
在绝大部分厂商的系统中,小组件承担的功能,正如苹果所说。
小组件的核心作用,便是它能够让我们更高效地处理信息。在没有小组件之前(以淘宝APP为例),我们查看快递需要找到并打开淘宝APP,看完开屏广告之后,再点击「我」,然后点击「待收货」,最后再点击「物流详情」;而有了小组件之后,我们只需要将淘宝显示快递信息的小组件,加入到桌面的合适位置,然后就静等它自动更新快递信息。省去了99%的多余动作。
毫无疑问,在凡事讲求效率的今天,iOS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小组件成为了很多人的心头好。不过,如果说今年小组件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第五级阶梯,那么,苹果只走到了第四级。
相对于iOS小组件的高效展示信息,vivo的OriginOS在此基础上,向前迈出了一步,做到了「零层级操作」。在OriginOS中,小组件被称为「原子组件」。这名字既是为了区分,也是独特性所在。也就是说,iOS小组件的核心功能是让用户无需进入APP便可获得信息,而OriginOS更进一步,能够让用户不进入APP,在桌面便可做一些核心操作。「不用多余的操作」,原子之意便在于此。
我们可以将小组件分为四种功能类型:展示关键数据的小组件,比如天气、时间;聚合摘要型小组件,比如新闻、邮件;需要快捷直达某一功能的小组件,比如听音乐,做笔记。混合型小组件,将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小组件矩阵。
而iOS和OriginOS在小组件方面的区别在于,需要触发操作类的小组件,比如定闹钟,iOS需要点进时钟APP,而OriginOS直接点击主屏上小组件的「 」,就可以完成。
以往iOS的优势在于其小组件数量多,类型丰富。不过,经过一年的打磨,vivo于最近推出的全新操作系统版本OriginOS Ocean,原子组件已经得到了极大丰富,包括微博、支付宝、优酷、百度地图等我们使用频率最高的APP都有相应的原子组件,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我们日常生活要用到的应用,比如,我们可以在OriginOS Ocean的主屏上用百度打车、用同程查询票务、用新浪新闻追踪各大赛事……
OriginOS Ocean和iOS不同的地方还在于,小组件的形状大小。虽然都规定了桌面小组件的尺寸规格与内容元素,并采用了统一的设计风格,但是两者在组织方式上颇为不同。iOS的小组件,只能被动选择厂商规定好的规格大小。但是,由于OriginOS Ocean独特的「华容网格」设计,可以让用户对同一原子组件,进行四种大小的自定义,组成独具个性化的桌面。OriginOS Ocean通过统一的设计风格,在保持秩序之美的同时,可玩性相比iOS来说更强。
此外,OriginOS Ocean新升级的胶囊通知功能,让信息以胶囊的形状出现在状态栏,以达到将关键信息及时高效地传递给用户的效用。这一创新的信息展示方式,无疑和小组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键直达所需功能如今的小组件,Drew Bamford指出的那三大问题已经完全解决。那么,小组件这一发展了三十多年的功能,还能如何进阶?笔者认为,OriginOS Ocean探索的「无层级操作」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
本质上来说,「零层级操作」就是让你「一键直达所需功能」。而其实,不仅仅是原子组件,OriginOS Ocean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零层级操作」。比如,在锁屏界面,通过超级卡包的方式,结合小窗模式,让用户不用解锁进入桌面就能进行支付、听歌、查询航班信息等操作。
回顾小组件的整个发展历史,无论是诞生之初帮助实现了多任务处理,还是OriginOS Ocean通过小组件在主屏就能进行各种操作,我们不难发现小组件的核心使命其实就是帮助用户更高效率地处理信息。
而OriginOS Ocean相比其他操作系统来说,更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