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基础
如果是个老外提出这个问题,是合理的。作为一个中国成年人,学古文和诗词谈什么从零开始?常用汉字几千个,都不认识?虽然说大陆的我们现在不系统学习繁体字,但是能猜不?看古装电视剧吗?“之乎者也”大概在古文的什么位置出现没问题吧?看“中国诗词大会”吧?看房地产广告吗?
中国的古诗词作为精炼的韵文浸透在我们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之中。“八荣八耻”总会背吧,这就是稍加改变的古文结构。所有的两句标语,都有文言文、诗词、打油诗的特色在里面,顺口、清朗、感情昭彰就是古文最基础的表达方式。
谈什么从零开始?
更不要说那些经过十二年教育后成年的年轻人了,哪一个不是在初高中的时候,古文背到吐?
说没有古文功底,那就不算个成年中国人了。即便小学没毕业,顺口溜总念过。古文和白话文虽然相差有点远,但是汉字的根在这里,跑不到哪里去。而汉字的发音规律又决定了从古到今大部分语言结构,韵律节奏是一致的(注意,大部分,别杠),德云社的相声、山东的快板总听得懂吧?没有一处不浸润着汉文化和诗词文化。
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古文、诗词难点分析
前面是扯淡,这里认真讲讲,作为一个骨子里就有底子的中国人,如何学好文言文。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这其中语言文化的承续尤其难得,虽然历经多次战乱,最终还是一直承续发展。
而文言,是什么意思呢?“文”就是装饰,“言”就是说话。所以“文言文”就是用修饰过的词语写成的文章,即使在古代,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也不是用“文言”,这只是一种经过提纯、加工用于记录和传播交流的书面语言。
经过修饰的书面语言,反过来丰富口语,这种口语与书面语言的相互影响是持久的,在中国也从未断裂。而现代汉语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这个古汉语并非只是口语,同样包括了大量的文言文词汇。
古文和现代文的之间的联系和传承,一直都存在。这与中文和英语之间的区别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不同的语系,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中国人读古文,未必能全了解,但基本字都认识,因为本身就是一个体系的不同阶段。即便是二千年前的《道德经》、《论语》,我们现在也不至于看不懂文字,只不过有不同的意思理解罢了。
文化从未中断,文言也并不孤立于现代汉语。了解了这一点,至少就可以让我们不害怕学习古文以及诗词。
说起来容易,可依旧很多朋友一看见古文就阅读困难。文言文的理解难点到底在哪?
识字、语法、句读我们回想我们从小学语文的过程,认字、识词、造句、成文。这几个步骤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样的,我们往古文上来套一套,看看那个地方最难,搞清楚了这一点,自然就知道该如何着手学习文言文,再学习古文中的高端文艺形式——诗词。
认字识词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即便是繁体字我们有不知道的也关系不大,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古文都有简体字版,除了那些还没被专家考证出来的金文、甲骨文疑难字。
那么造句呢?造句说高大上一点就是语法。
文言句子的特殊语法,其实并不多,我们都不需要进行大量阅读,就能形成理解习惯。由于我们有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的成语文化,大量文言文语法结构的成语一直在流传、使用,直到今天还是我们小学生的文章是否有文采的判断基础。这些特殊语法所构成的文言词汇、词组,现代汉语中大多也在用。比如“唯利是图”,就是典型的宾语前置,理解起来并无难度。
有些朋友认为文言文和现代文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标点符号。这确实是一个难点,但只是我们太不关注引起的,一旦真正想开始学习古文,“句读”肯定是要学习的。其实古文并非没有标点符号,只是符号系统简单,和西方传进来我们现在使用标点符号系统没法比。
古文的标点符号只有句号,一个空心圈,逗号,一个实心点。但是大部分书籍并不使用,因为古文的书是给识“句读”——知道如何断句的人读,然后自行标注。
那么在没有标点的情况下,如何断句?
文言文中存在一些虚词。不过这些虚词数量不多,包括 (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常见文言虚词20个。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实际上要么用在句子最前,要么用在句子最后,起的就是断句作用。
难吗?不难。二十多个而已,死记硬背都问题不大。
虚词不难,认字不难,语法不难。那么到底难在哪里?
难在实词
如果是正常阅读的话,文言实词需求量在1000字左右,这比白话文日常使用汉字2500-10000的数量比起来,还是不大。问题在于“同字不同意”,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的实词很可能与今天的词意有变化。有时候变化比较大,有时候却又差不多。难就难在这种没有边界的含混。而正是这种容易产生误解的含混会让许多人干脆放弃文言文,因为在今天来说,古文没有什么功用性,只起到混淆我们精准定义的反作用。
我们要学习文言文,是要在字形相同的情况下增加1000多的理解意义,这比新学1000个英文单词要难。很多人就放弃了。
比如我们现在说“走路”,那就是是“慢悠悠地行进”,但是在文言文中,慢悠悠地走是“步”,所以才有“七步成诗”,而“走”却是“跑”的意思,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我们其实平时也用得到,就是成语“飞沙走石”。这个“走”,明显就不是慢慢移动。
正是这种字、词古今意义的不同导致我们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会产生误会,误会多了,就甚至完全读不懂。
这也就是为什么赏析诗歌的文章那么多的缘故,对古今释义做出区别理解,如同翻译一样,翻成完整的现代汉语我们才能通读。
我们就找到了成年人学习古文、诗词最基础的一步,记忆文言实词。这一点是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攻克的,并不能像繁简体字一样,看到了,不认识,半推半蒙也可能对。这种区别本来就是让我们产生混淆的根源,如果我们再去猜测,只会如坠五里雾中,完全不懂。
对付文言实词的难点,是有办法的,那就是多读,看到不懂,或者不好理解的部分,立刻查、问、然后做出标注,在脑海中加深印象,这和学其他语言一样,并没有投机取巧的方法。
唯有多读多记。
了解虚词,熟悉语法,背读实词,是不是就能读懂文言文了呢?
很遗憾,不能。
文化背景
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要面对——社会背景、历史环境。
打个常见的比方吧,我们知道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夸赞李白的诗写得好,好得什么样子呢?“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字都认识吧,语法结构也没问题吧。
李白的诗文清新俊逸得像南北朝的庾信、鲍照一样。
这样翻译出来肯定没有问题,但是真的读懂了吗?庾信为什么叫“庾开府”?鲍照为什么称作“鲍参军”?庾信的诗就都是清新的,鲍照的诗都是俊逸的吗?这两人为何名声不大(注意,这是零水平起步学古文的人),却能被杜甫用来表现李白的诗风?这不是还在李白之上?李白听了这两句,会不会不高兴?
一句话,杜甫为什么要这么写?背后的整个南北朝诗歌画卷一旦展开,几百年的瑰丽文史才是真正的引人入胜。
没有对整段历史、庾信、鲍照两人生平、诗风的了解,那么对杜甫这句诗的理解,也就平平无奇。无非就是写李白的诗像这两个人嘛。
这就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的问题了。
要想学好古文,学好诗词,必须要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中国诗词史报有极大的兴趣,有追根问底的态度,才能在古文和诗词的发展脉络中真正体会生动的历史和人物。
前面说的,都是形式,而这一点,才是学好古文和诗词的灵魂。
无用之学庾开府,鲍参军,虽然都是文言实词,但是已经是专有名词。而专有名词就不再属于文言范畴,而属于知识范畴。
我们阅读理解现代文,语境训练、词汇掌握、文化背景缺一不可,文言文学习也是一样。
真正给我们造成阅读障碍的,不是文言词汇和文言表达习惯,而是相关的知识储备。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储备,是我们今天日常用不到的,是需要我们去刻意拓展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大多懒得去学文言文、诗词规则的原因。为什么小孩子大都可以,因为学习就是他们的任务。
作为一个吃喝玩乐、车房压身的成年人,你有这个兴趣支持你熬过前期的枯燥,去学习一门“无用之学”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