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河水都是水,谁不互犯谁后悔。尤其手里面还有大把大把的钞票。
放眼当下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近期出现了一股新风潮——动力电池企业“上山挖矿”、锂矿公司投产电池、整车厂商“我全都要”……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行业分工,为什么忽然都变得“不务正业”了?
然而,刚刚扔出一份单月突破20万辆产销快报的比亚迪,又发布了一份让资本市场刮目相看的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比亚迪2022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91亿-95亿元,同比增长272.48%-288.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预计将达到81亿-88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813.8%-892.77%。
在一定程度上,比亚迪独树一帜的表现,从侧面诠释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大家“不务正业”的原因。
比亚迪:“不务正业”的教科书?这样的成绩代表着什么?在《汽车K线》关注的71家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截止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当日,共有11家发布了业绩预告,比亚迪不仅是乘用车板块中唯一一家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同时也凭借着近百亿的利润水平,紧随宁德时代与“锂业双雄”、增速追平赣锋锂业。
在有关业绩变动的原因说明中比亚迪提到,尽管面临一系列不利因素,但比亚迪仍然“有效的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纵览比亚迪目前在国内的10大生产基地,不仅全部都处于产能提升阶段,而且新增基地也均保持整车与零部件均可生产的布局,让新能源车整车与动力电池形成彼此配套,同时又分散在各地的格局。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9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显示,无论9月单月还是前三季度累计的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当中,比亚迪都紧随宁德时代之后、稳居第二。
简单来说,拥有锂矿资源、具备电池生产能力,同时还能把这些电池装在车上卖出去,就基本上实现了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就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有人发现四川蜀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在12月30日成立,在随后升至10亿元的注册资本中,比亚迪出资1000万元“上山挖矿”。
通过2022年3月在新能源整车产销上“孤注一掷”、配套自产动力电池、向上游探寻锂矿资源,近两年比亚迪阶梯趋势上涨的股价,以及屡次破万亿的市值,让比亚迪堪称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务正业”的教科书。
可换句话说,比亚迪又绝对是最专注于主业的新能源汽车公司,甚至没有之一。
行业内:“不务正业”蔚然成风除了比亚迪,近几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系列“不务正业”的现象频发。
由于都是看上了手握阿根廷两处世界级锂盐湖项目的千禧锂业,宁德时代与赣锋锂业的“抢矿大战”持续了4个月之久;同年末,宁德时代相继在宜春、贵州成立分公司,经营范围均涉及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并且还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从锂电池、上游磷氟化工及电池材料到下游市场应用、电池回收的锂电池全产业链体系。
在动力电池领域崭露头角的亿纬锂能也没闲着,2022年9月下旬连发公告,其中两则涉及分别通过收购股权或增资的方式,强化在上游锂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两项操作动用资金均不低于8亿元。
上文在“抢矿大战”中获胜的赣锋锂业,前不久又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投资84亿元建设年产15GWh新型锂电池项目,从锂矿企业向动力电池供应商转型,与宁德时代试比高。
当然整车企业也没闲着,鉴于篇幅有限,在此仅列举两个最近发生的例子。
即将于2023年投产自主品牌PHEV产品的广汽集团,为了平衡旗下传祺品牌与埃安品牌对动力电池和电驱系统的需求,董事会刚刚于8月审议通过了设立电驱科技公司、绿擎电池公司的决议。
在海外,通用汽车宣布将投资不超过6900万美元入股澳大利亚昆士兰太平洋金属公司,看上的就是动力电池当中的镍和钴材料资源。
再加上大众汽车入股国轩高科,梅赛德斯-奔驰、吉利汽车入股孚能科技……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经是犬牙交错,各自的触角都伸向更垂直的产业链。没有谁想单纯的给谁打工。通过资本联系,每家公司都设法组成自己的一个小圈子。
Views of Autoskline经过了近两年的资本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不禁产生疑问,新能源资本神话还能讲多久?
据上海钢联消息,10月18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继续上涨,电池级碳酸锂涨价2000元/吨,再创历史新高,均价报53.75万元/吨。相比之下,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前不久预估的50万元以下锂价似乎有些保守了。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上文中提到的11家公布三季业绩预告的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当中,除国机汽车和全部押注新能源业务的比亚迪外,其余均来自新能源与智能化板块。其中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三位数、四位数的屡见不鲜,天齐锂业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甚至已经达到了五位数。
同时,前三季度,“不务正业”的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归母净利润轻松突破百亿元。
给当下资本市场注入信心的同时,无疑也让新能源的资本热度进一轮升温。
再过大约一周的时间,各大汽车业上市公司的正式版三季报即将与人们见面,在“不务正业”的行业环境下,谁才是2022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市场上的真正赢家?那些没来得及拓展业务边界的公司还有多少机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汽车股三季报解析专题中,揭晓答案。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