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糖尿病在中老年人里仿佛已经司空见惯了,甚至有一些年轻人,也早早被这个“老年病”缠身。更可怕的是,中国每2个成年人里,就约有1个处于血糖异常状态,但很多人对此毫无察觉。

对于糖友来说,为了控制血糖,所以对于主食的选择都比较慎重,但是同样是以米饭为主食,但是日本人患糖尿病的比例却比中国人低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1)

一、吃饭的“温度”不一样

中国人吃饭都喜欢“趁热吃”,而日本人更喜欢吃“冷饭”,比如饭团、寿司之类的。

其实冷米饭跟热米饭的差别可不小,他们分别对血糖值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稻米中所含有的淀粉在生的情况下无法消化,蒸熟了之后就容易被人体吸收了。然而当米饭冷却后其中的淀粉又会变得难以消化,产生与膳食纤维相同的功效,这种物质被称为抗性淀粉。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2)

相关研究显示:米饭煮(蒸)熟后冷藏24小时,取出加热再放凉后,其抗性淀粉是普通新鲜米饭的2.5倍。所以相较于热气腾腾的米饭,放冷后的米饭更加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因此,血糖过高的糖友可以先把饭蒸好,等它冷却之后再食用。冬季的情况,可以在吃饭前先吃一点菜,把米饭放到最后才吃,这样既可以等米饭稍微凉一点,也不至于饿肚子,并且把主食安排在最后吃也有利于血糖的稳定。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3)

二、吃米饭的“量”不一样

日料都很喜欢用精致的小碗小碟来装,所以他们每样摄入的食物其实分量不多,并且在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这样会让饱腹感来得更快,减少淀粉的摄入量,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延长进食时间,让肠胃进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肝脏的代谢负担,从而降低患上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概率。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4)

并且日料的烹饪方式多以蒸煮和生食为主,比较清淡;但是国内却喜欢红烧、爆炒、油煎等做法,这样子做出来的饭菜香,不知不觉中摄入的脂肪较多,并且吃的米饭也变多了。

三、吃米饭的“时间”不一样

我国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要做到一日三餐正常吃是很难的,但日本人更崇尚规律吃饭,一日三餐必不可少,规律的进食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

不过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仅仅在“白米饭”,还有其他饮食以及生活习惯也在其中,不过也并不是说,我们需要照搬他们的那套做法,比如有些肠胃消化系统比较弱的老年人就不适合吃冷饭,很容易造成其他伤害。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5)

四、怎样吃米饭更适合糖友呢?

①可以在米饭中加点粗粮

尽量减少精白米饭的量,适当在白米中增加粗粮,如玉米、糙米、大麦、燕麦等粗粮含有丰富的纤维,能帮助降低米饭的消化速度。

粗粮的纤维含量高、体积大、饱腹感强,能帮助减少淀粉的摄入,从而降低血糖。在煮饭的时候注意可以先把粗粮提前浸泡几小时,以便煮的时候与大米同熟。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6)

②菜肴搭配有门道

喜欢吃白米饭的朋友在平时佐餐的时候,要注意多搭配一下几种蔬菜:比如芹菜,有降糖、降脂、降压作用;苦瓜中至少有苦瓜甾、缩氨酸和生物碱等三种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成分;洋葱中的活性成分APDS可阻止肝细胞破坏胰岛素,从而促进胰腺细胞生成胰岛素;山药中的黏滑成分能包裹肠内的其他食物,使糖分被缓慢地吸收。这一作用能抑制饭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也可以避免胰岛素分泌过剩,使血糖得到较好调控。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7)

③少吃多餐

不要等到很饿的时候再去吃饭,吃饭吃到不饿即可,不要非要吃到饱。这样显然有助于减少多吃白米饭的机率,从而有效预防因多吃白米饭导致的血糖升高等症状。此外,科学的进餐顺序,也能帮助大家预防糖尿病。比如先吃粗纤维的蔬菜,增加饱腹感,就能不自觉地减少后面主食的摄入。在吃米饭时,速度尽量慢一些,吃进去的速度慢,不会在短时间内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到血液当中。

为什么同样的饮食血糖反应不一样(为什么血糖差别那么大)(8)

饮食没有绝对的禁忌,对于食物来说,其实没有不健康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吃法,所以各位糖友在控糖的路上,也要注意饮食上的一些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