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都是古体诗,富有深刻的意蕴,在运用艺术手法传情达意上也是相当成功的。但两篇体现出来的人生志趣、价值取向、情感基调、语言风格又是各具特色的。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两首诗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结合诗人的身世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曹操和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地位。

2.积累常见的文言字词。

3.反复诵读,体味作品的思想情感。

4.分析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答张文潜书》这样评价他的弟弟苏辙:“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翻译:子由的文章实际上比我的要好,可是世人不知道,竟然以为他的文章不如我的。他的为人深沉而不愿别人知道,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由此创造了一个成语“文如其人”,意思是文章的风格同作者的性格特点相似。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两篇诗歌的作者,一个是一代枭雄,一个是隐逸之宗;一个具有一统天下的宏大气魄,一个则有崇尚自由的隐逸情怀。他们笔下的诗歌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格特点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两篇诗歌《短歌行》《归园田居》,细心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情感,体会作品的抒情方式。

二、诵读感知,体会节奏差异

1、感受节奏差异

请大家给两首诗歌划分朗读节奏,并通过朗读体会二者在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我们以两首诗的前八句为例,朗读节奏应为: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明确】经过朗读对比可以发现,《短歌行》作为四言古诗,全部诗句遵循“二二”式节奏,匀称整齐,读之铿锵有力,古朴庄重;《归园田居(其一)》作为五言古诗,突破了“二二”式的节奏,“二二一”“二一二”两种节奏形式交替出现,使得整首诗自由灵动,舒缓自如。

2.体会押韵之别。

请标出两首诗的韵脚,朗读体会韵脚不同带来的不同情味。

《短歌行》的韵脚分别是“何、多,忘、康,心、今,苹、笙,掇、绝,存、恩,飞、依,深、心”,共有8次换韵,语音形式上错落有致,摇曳生姿,有益于传递跌宕起伏、深沉委曲之情。

《归园田居(其一)》的韵脚分别是“山、年、渊、田、间、前、烟、颠、闲、然”,一韵到底。“αn”音先开后合,声音明朗饱满,读来有一种跳跃感,洋溢着一种轻松欢快的喜悦气息。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阅读教学设计)(1)

三、再读诗歌,比较情感差异

自由朗读两首诗歌,思考:这两首诗歌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请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明确】忧和归。

【合作探究】

思考并回答:《短歌行》:(1)为何而忧?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忧愁?

《归园田居(其一)》:(1)作者眼中的“园田”和“官场”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2)作者“归”园田,除了对官场的厌恶,还有其他原因吗?

【明确】《短歌行》为何而忧?

一忧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运用比喻,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极言人生的短促,感叹时光易逝。

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借用《诗经·郑风·子衿》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原文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地萦回在我的心里,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回音?这里用来抒发自己对贤士的思念之情,提醒人才主动投靠自己。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人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天子宴请宾客的句子,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求贤态度。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作者运用比喻和设问,将贤才比作碧空中的皓月,什么时候才能摘取呢,表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心情。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作者运用比喻和设问,诗人将贤才比作“乌鹊”,写出他们徘徊犹豫不知投靠谁的心态,抒发自己担忧人才投靠他人愁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运用典故,诗人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句子,表明自己就像谦虚的山一样不满足于高,像博大的海一样不满足于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借用周公热切殷勤接待贤才的故事,表明自己招纳贤才的热诚。

【补充】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作用: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增加内涵容量,咏史以言志或抒情,有据可依,生动形象,含蓄简洁。

三忧功业未就。尽管在诗歌中没有提到,但是我们联系一下作者的身份和历史背景,可以推知作者忧的深层原因是因为自己统一天下的功业还没有完成,于是担忧人生短暂,人才难得。

小结:诗歌紧扣一个“忧”字,微吟低徊,娓娓道来:人生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诗人的人生短暂之叹;人才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能臣的渴求贤才之叹;天下之忧,写曹操作为一个雄主的渴望建功伟业之叹。

《归园田居(其一)》(1)作者眼中的“园田”和“官场”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的?

作者眼中的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手法: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作者眼中的官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作者运用比喻,把官场比作樊笼,说自己长久被困在世俗的牢笼里,得不到一点自由,如今终于能够重返大自然中。作者描写自己久受世俗的控制,一旦脱去束缚,不禁感到心满意足,十分快慰。

(2)作者“归”园田,除了对官场的厌恶,还有其他原因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运用比喻和拟人。诗人以“羁鸟”和“池鱼” 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向往之情。

四、比较两首诗歌的抒情方式的差异

思考:两首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同:两首诗都用到了直抒胸臆,如《短歌行》中直接地、反复地表达渴慕贤才之“忧”,“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归园田居(其一)》中“性本爱丘山”,直接地表达了喜爱山林之情。

异:《短歌行》更侧重于用典抒情,借典故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慕。有直接引用《诗经》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对贤才的思慕);“呦呦鹿鸣…鼓瑟吹笙”(表明礼遇贤才的态度):也有间接化用,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求贤之诚心)。

《归园田居(其一)》更侧重于寓情于景,在写景中寄寓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这八句用了白描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勾勒出田地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等典型的乡村生活图景,描绘了一幅富有农家特色的田园风俗画。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阅读教学设计)(2)

五、知人论世,探究二人两种诗风形成的原因

联系你所了解的曹操和陶渊明,思考归纳二人的诗歌风格为何不同?

曹操的刚健诗风,源于他是“英雄中的诗人”的特殊性。曹操既有雄图霸业的抱负又有诗人的才情,所谓“上马横槊,下马赋诗”。

(1)曹操本人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曹丕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父亲: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所以《短歌行》才能够多用典故和比兴。

(2)曹操的父亲是宦官养子,门第不高。这样的家庭地位让曹操渴望出人头地,建功立业。但是在创业之初,曹操的实力并不雄厚,他渴望有更多的人才来辅助自己。、

(3)这首诗大致的写作时间是在赤壁大战之前,那年曹操已经五十四岁,对于年过半百的曹操来说,来日无多的紧迫感,贤才归附的愿望尤为强烈。

可见,正是霸主的慷慨进取和诗人的敏感多思造就了诗人质朴刚健的诗风。

陶渊明的淡远诗风,来源于他的任真淡远。陶渊明出身于仕宦之家,陶渊明的父亲早早去世,他家境贫困,第一次做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后来无法忍受做官的烦劳,主动辞职。

后来再次做官,尽管他也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当时黑暗的环境让他无法实现,再加上自己本人崇尚自由,于是决定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全身而退,归隐田园,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永恒的家园。

六、作业

背诵默写两首诗歌。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优秀(短歌行归园田居比较阅读教学设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