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湖的诗句(刘凯歌山水田园诗词选)(1)

​作者简介

刘凯歌,1987年生,山西泽州人,土生土长在农村,作品多以田园山水为题咏,笔名:放棹江湖。

诗词选

村近踏游归来即景

泞道夕阳远,松林积雪深。

山南回望处,歌是牧羊人。

[注]

泞道:山路雪未尽消,多融化雪水的泥土。

夏游九女湖四首(新韵)

(一)

碧天云淡峪萦回,路转孤村湖面开。

遥望楼台烟水里,朱阁日照小蓬莱。

(二)

舟荡仙湖十里中,青山绿水醉熏风。

忽闻幽鸟无寻处,但见夕阳倚翠红。

(三)

月上山头送晚霞,湖边岸柳客农家。

挑灯同坐石堤下,闲钓鱼儿觅蟹虾。

(四)

满天清寂月三更,山里湖光露半横。

归去停车还小立,犹听涓水玉琤琤。

[注]

九女湖:又名九女仙湖,属山西沁河流域,湖心有天然大石,石上筑有楼台——九仙女祠。

重阳午后村中小赋

碧落闲云远,凉风起翠微。

将行门卧犬,稍转巷啼鸡。

寂寞瓜藤老,参差桐叶飞。

登高思俯仰,墟舍满霞晖。

山村晴雨

雨霁东郊村舍旁,晨烟小径立晴光。

啼空鸟隐山林绿,带露风生陇麦黄。

芳草泥中迷蛱蝶,新蔬篱外绕沟塘。

殷勤问我闲吟事,不及邻家羹待香。

东庄访友

日适山中雾似纱,塘西路转柳风斜。

闻鸡报午桑阴地,戴住东庄何处家?

[注]

①戴:即戴安道,古有王子猷雪夜扁舟访戴一事(《世说新语·任诞篇》)。在此借指同窗好友,其曾从教于东庄村小学。②东庄:太行山南一村落名。

秋思

天晴望野雁何从,一抹云丝万树风。

不叹门前浓翠减,自知霜后半山红。

蛰居

午后村东去自闲,为耽爱日步寒天。

萦山公路无车往,积雪松林有鸟还。

梅影庵中怀素志,风声琴上理朱弦。

年来尘事君知否,空拂云裾渺渺烟。

[注]

爱日:冬之阳日。中医养生讲“冬季阳光赛补药”。

夏日偶吟

野径村边杂鸟啼,荆条花放数蜂栖。

自来水接还挑水,老井泉甘忆小时。

[注]

荆条花:夏季荆条灌丛之花,开蓝紫色,香气清溢,蜜源上品。

秋到珏山二首

(一)

青莲寺外喜新晴,丹水桥边倚翠屏。

入望双峰三百丈,风吹红树作秋声。

(二)

登珏千阶兴未阑,松风殿阁上云端。

凌烟问道玄门事,钟鼓声中鹤唳寒。

[注]

珏山:道教、赏月之名山,以其“双峰吐月”而称奇,主峰海拔973米,诗中“三百丈”为实写,入景区外围有千年古刹——青莲寺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丹河大桥。

庚寅腊月访青莲寺

青莲古刹始齐梁,蛱石山腰丹水浜。

寂寂烟寒惊鸟籁,萧萧日淡透僧窗。

庭中老树因缘合,阶上残碑法理藏。

掷笔台前思慧远,疏钟余响入河霜。

[注]

①寺内有千年银杏侣、子抱母古柏、隋唐碑刻数通。

②掷笔台:寺东侧一天然石壁,相传为慧远大师掷笔之地。慧远法师曾为《涅磐经》精心注疏,为证明自己注疏准确可靠,吉日,慧远捧书持笔登此石壁至顶,仰天高呼:“吾注《涅磐经》现已功毕,若疏义契理,笔当驻于空矣。”然后掷笔苍天,此笔果真在空中停留。于是后人就称此天然石壁为掷笔台。

③慧远:北齐高僧,青莲寺道场的创始人。

丹河大桥

龙垂丹水谷,惊卧太行山。

十载征车过,今宵月又衔。

[注]

丹河大桥:地处太行山脉南端,于晋焦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河南焦作)K10 300处跨越丹河。大桥于1996年开始设计,1997年11月开工建设,2000年7月建成,通车已十余年。主桥采用净跨径146米的特大石拱桥,单跨跨径居同类桥型首位,桥梁全长425.6米、桥面宽度24.8米、桥梁高度81.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石拱桥,在2001年4月被正式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清明还乡

时近清明未见春,欣然啼鸟唤归人。

山间麦剪风回细,墟里烟含日照醺。

侧听宗亲思旧事,合栽幼柏理先坟。

一犁雨可期中夜,拟觉花开柳色新。

[注]

墟里烟:非为炊烟,指村上浮着的淡岚之气。

访后沟古村二十二韵

序:丙申仲夏某日,余偶因一事,随人从太原探访榆次后沟古村,游罢归来而兴未尽,念其年代古远、风物闲美、人情淳朴,莫不疑陶渊明在与否、孟浩然在与否、陆放翁在与否,遂诗以五言二十二韵记之,然古村遗迹、民俗、物产等未能在诗中详尽,应为憾也。

驱车榆次境,访古后沟村。

路绕迷乡野,山重绝市尘。

惊逢黄土峭,恍现老农身。

随径林泉入,过桥鸡犬闻。

勾思陶令咏,疑若武陵春。

许已成穿越,然将试探询。

街场铺石净,窑落筑坡嶙。

槐茂百年体,柏参千岁心。

雕梁戏台在,题额庙堂存。

祖训传耕读,遗风尚德勤。

祈神尊玉帝,善佛奉观音。

逐院都留史,遍隅堪忆根。

前清荣进士,初共显将军。

民国晋商迹,知青文革痕。

地偏居未徙,时变俗犹循。

稼穑衣容朴,招迎意气真。

门前蔬果结,碾上米粮陈。

值此丰收景,尝兹闲适辰。

面肴烹样细,酒醋酿工醇。

但得田园守,无论世纪新。

因缘来做客,生羡欲为邻。

惜别省城去,不期当复寻。

[注]

①后沟村:属山西晋中榆次区,古村“年代替远,不知深浅”,是难得一见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群村落,像一台历史的冰箱,浓缩、保存了千百年来黄土旱塬的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当代冯骥才先生誉之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天然的氧吧、眼见的桃源”。

②黄土峭:村外围巨高大的天然黄土崖壁,屏蔽着古村人世代安居守业,峭字在此做名词崖壁解读。

③老农身:近几年来古村开发为旅游景区,在村口树立一位老农耕田的雕像,并题“后沟古村,农耕文明”八个大字。

④窑落:古村人居住多为窑洞,筑于坡岭地势之间,层窑叠院,参差别致。

⑤祖训:村中建存有本家张氏祖宗祠堂,祠堂外立有两碑,一碑刻“耕读”二字,一碑刻“明德惟馨”四字;祠堂里墙上挂有匾屏题写:“张姓子弟,祖训谨遵,耕读传家,安分守诚,奉亲唯孝,夫妻唯敬,邻里唯和,立业唯勤,持家唯俭,持心唯正,待人唯义,待事唯诚,慈悲为怀,忠恕为本,八唯两为,永昌永宁。”

千家诗词

主编:郑万才

副主编:王惠玲、胡敏、刘成浩、王天明、胡晓娜

编辑:刘宴会、杨余龙、刘爱红、韦化彪、谢勋烈

版权说明:《千家诗词》所发诗词,皆为作者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