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

文|喜闻Talk

编辑|喜闻Talk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2)

中国影视有着光辉的过去,其中不乏一些让人回味无穷的好电影。

然而,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却饱受非议,受到了不少非议,甚至于谴责。造成这个局面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其中最简单、最表面的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人对现在的本土动漫并不感冒。

相比之下,日、韩、欧美等国家的动漫,比如《圣斗士星矢》、《机器猫》、《蜡笔小新》、《马达加斯加》、《变形金刚》,这些动漫可以通过电影来普及,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特别是年轻人,从而占领了中国动漫的大部分市场。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3)

为何中国人不喜欢本土动画?为何中国动漫不能赶上西方国家?

这其中自然牵扯到资金实力、科技水平、市场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等很多方面。但是,除去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内心深处的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就是中国动漫缺乏狂欢感。

而这种“嘉年华”的狂欢,正是动漫艺术这一精神现象的中心元素。狂欢化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一部动漫的普及。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4)

一、综艺节目里的“狂欢性”

大家应该都看过一个叫“星光大道”的综艺,是一个真人秀的综艺。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5)

这些演员都是从平民百姓中挑选出来的,在经过一个星期的训练之后,他们会被送到“星光大道”上,在国内的观众面前表演。就是这么一档没有明星的综艺节目,在没有任何名气的情况下,收视率节节攀升,迅速成为了业内的第一名。

其成功之道何在?一些学者对其成功的原因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星光大道的火热,就是因为为平民选手铺设了一条条星光大道,搭建了无数的梦幻舞台,让现场和外界的观众们,就像是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夜间狂欢。

在这种狂欢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是亲密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等级暂时让位,现场的所有人都处于一种狂欢化的关系之中。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6)

“快乐大本营”与“超级女生”都属于湖南电视台的一档夜间综艺,但在内容上,一个以竞技为主,另一个以综艺为主。他们逼近央视的收视率让湖南电视台在全国各大广播电视台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可以和央视分庭抗礼的地区广播电视台。

此外,在网上很火的"猜猜看"、“康熙来了”等台湾热门综艺,也在网上被内地的受众所接受。这种娱乐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成功地站在了社会大众的需求面,他们组成了一个充满了狂欢节的狂野和热闹的嘉年华,把人们带进无尽的欢乐之中。”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7)

尽管上面的例子并非动漫,但在对这几部热门综艺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共同点,那就是“狂欢”,并运用了俄罗斯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狂欢论”来进行分析。

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是狂欢论的中心范畴。嘉年华在意义上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他们可以尽情地玩耍,可以抛开对财富和地位的偏见,在这个时刻,他们可以平起平坐,亲密地交流。

“小丑”继承了狂欢节的权力,成为了狂欢节的统治者。嘉年华就像是庆祝一次短暂的解放,庆祝一次对绝对的真理和现存的体制的解放,庆祝一次对所有阶级、特权、规则和限制的解放。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8)

这是一个真实的节庆,一个持续的节庆,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这个说法的重要性,就是站在精英文化的对立面,以一种特殊的角度,给予嘉年华等看似粗俗、玩世不恭的民俗活动,以一种深层的价值观,而动画正是最具民俗趣味的一种影片形态。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9)

二、国外动画电影中“狂欢性”的运用与价值

“动画的艺术形态并不主要是艺术形态,它也包含了民间文学形态,这一点与它的生产工艺有关,民间文学形态一般都比较简单,容易复制。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动画一定要面向普通观众,一定要用普通观众熟悉的表演手法。

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都喜欢用一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就是一种以娱乐为目的幽默的方式。因此,美国动画的基础架构里,总会有一个滑稽角色,让观众一路上都能看到。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0)

例如:《花木兰》里的“木须”、“媛蜂”;《狮子王》里的“乌聘”;阿布是《阿拉丁》里的一只小猴,《怪物史莱克》的狮子;在《冰川时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人物,都是整个电影的焦点,很显然,他们就是电影的创造者,他们想要创造一种艺术的狂欢节,而这个狂欢节,又被称作“搞笑”或者“幽默”。

凭什么要逗比,凭什么要曲默啊?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正是对流行文化中的一种狂热的追求。

在当代,动画片是最疯狂的一种艺术。这种狂欢性,不但表现在其外部形式上,而且还融合到了动画片的表义体系,乃至文本结构之中,变成了动画片审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甚至决定了动画片的审美方向。在动画影片的叙事中,嘉年华是影片的一个重要特点。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1)

人的心灵的解脱与自由、人世的平等与欢乐,是“狂欢节”的表现取向。它打破了旧有的约束和枷锁,符合了人的心中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汲汲以求而又很难得到的稀有资源。于是,大家都想透过美术鉴赏,走进这个嘉年华的世界。

美国梦工厂的《怪物史菜克》,在美国以超过2亿的成绩,力压迪斯尼公司,获得了第二十一届奥斯卡的最佳动画片。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惊世骇俗”。这本影片讲的是一个既不是美女,也不是英雄,更不是公主的故事。这就是巴赫金所说的“天翻地覆”的改变。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2)

在这里,英雄、美女、公主、王子的形象都被打破了。当他面对着所有人的时候,他会扪心自问:“我长得这么难看,为什么我长得这么难看,就不能当主角,当公主,当王子?”也可以去审视别人:“美女和英雄,公主和王子,原来都是那么的丑恶,那么的粗鲁......”

这样一种异常的概念,对于那些在伟大的人物面前,显得那么的弱小,在精英面前,变得低级,在权威面前,不由自主地颤抖着的公众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个新的视野,得到了一个新的认知世界

。所以,可以说,《怪物史莱克》将这种狂野的气氛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火遍全球的重要原因。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3)

英国的傀儡动画《僵尸新娘》,尽管故事很奇怪,但它总能用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笑声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动画中,幽灵的世界变得五颜六色,就像是一个有歌声,有酒,有笑声。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是乌云笼罩,没有一丝阳光,只有邪恶的生物在统治着这个世界。

也正因为如此,维克多才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一个丧尸,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尽管它并不十分适用于孩子们,但它所包含的平等性和颠覆性的技巧,还是清晰地反映出了动画电影的狂欢精神。

这也让我们想到了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对“冥界”的深刻剖析,巴赫金认为,“阴曹地府”往往与“宴会”紧密相连,而“宴会”则象征着人类克服了对“死”与“怕”的恐惧,冥界的“生命”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狂欢。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4)

他说:“在这儿,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高贵的事情都是对的,卑贱的事情也都是对的。”也就是在这样一幅将社会乃至自然规律颠覆的作品里,表现出了人性的狂野与快乐。

它是对传统的逻辑思维、对阶级概念的反省,一个崭新的世界画面。这部电影获得了2006年英国最好的动画电影,当之无愧。

这种具有“狂欢性”的动画作品,能够体现对社会中阶级地位和制度约束的颠覆,体现了人类之间平等、自由的交流,必将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因此,如何在动漫作品中反映出“嘉年华”应当是国内动漫行业创新的重点。从2 D版的《迈阿密》到3D版的《超人总动员》,美国动漫的主题都是以善与恶、以弱与强、以平凡之辈成就英雄、以真爱结成夫妻等等为主。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5)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6)

三、中国电影“狂欢性”的表现与不足之处

类似地,中国的好动画片里,也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狂欢,也存在着打破和推翻所有阶级关系,特权,规范和禁令的一种表现。其中以《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为代表。这两部电影的中心,都是一个‘乱’字。

孙悟空受到了玉皇大帝对他的压迫,所以他表现出了一种为了争取自己的自由和解放而奋起的抵抗精神。而哪吒的角色,却是一种悲剧性的形象,他是站在那些受了“龙王”伤害的人们的角度,为了他们的利益,与反动势力进行了一场不屈不挠的战斗,这就更加凸显了这部电影的深度。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7)

而中国动画则是以颠覆性为主,独具个性。一是嘉年华的主题大都是“非人”的;“哪吒”与“孙悟空”都不是普通人,都有神奇的能力,第二,“放纵”也要有相应的后果。哪咤为了“赎罪”而自杀,而孙悟空在动画中也是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花果山,但是它最后被镇压在了五指山之下,为了“赎罪”而去了西方取经。

其实,大部分能在中国动漫领域崭露头角的人,不管是孙悟空还是葫芦娃,都是天赋异禀的神仙,很难见到的普通人。所以中国动漫所表现出来的狂野精神,是以一种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方式来达成的并且在狂野过后,也会有痛苦的磨练。

这样的狂喜,怎么可能是任何人都可以嘲笑和模仿的,怎么可能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狂欢?而在电影结尾处,往往会有一种对真实阶层与逻辑次序的返祖剧情,从而使中国动画的狂欢节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8)

在国内动画作品中,“嘉年华”的精神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放松”,而不是一种“思想的自由”。动画电影《三个和尚》采用了简单的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轻快幽默的感觉。“一个镜头里,日出从山脚下上升,然后以顺时针跳动,直到日落。

这是普通影片所不具备的,它展示了一个相对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荣获“日本东映动漫奖”的《潘天寿》,是为了庆祝中国美术学院75岁生日而创作的,其作品并非娱乐性质。然而,在其作品中,能够将三维立体水墨、实景摄影等技术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形态,把民族化的表达方式和具体的内涵相融合,展现了新时期的民族动画形象,使我们在视觉形态上感受到了一种“狂欢性”。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19)

在任何时代,都没有任何一种视觉艺术能给人以如此丰富的想象力;也没有任何一种视觉艺术,可以让创造者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在我们感慨于国外动漫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占领,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国动漫产业所遭受的打击,还只是表面上的,更深层次的,也是中国动漫工作者所没有预料到的,是国外动漫产业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对中国观众的动漫消费趋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这一点来看,动漫所包含的“狂欢”的精神需要,也就是我们动漫行业所必须要满足的一种大众的美学需要。

俄罗斯动漫画家尼娜·绍瑞纳认为:“形式是灵魂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狂野”的精神,我们的动画才会有一种自由,一种乐观,一种幽默的动画形式。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20)

一些学者指出,相对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动漫来说,“中国学派”只不过是在“、尽量将启蒙的内容与最大限度地融合在一起,避免了娱乐和商业的表达方式。

长久以来缺乏创意的这种类型的动漫,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让人产生重复乏味、缺乏个性的感觉。这就造成了娱乐性的下降,想象力的匮乏,以及僵硬的特征,这些都是目前国内动漫市场流失的最大原因。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21)

国产动漫的品质问题,和它所引起的国内动漫市场的低迷,并不只是因为过于重视了它的教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缺乏对人类文化中的狂欢精神的了解。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22)

从国外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从国外的研究中得到一些启示。

要发展动漫,特别是动漫工业,必须在娱乐方面下足工夫,使动漫教育成为一种真正的以娱乐为载体的教育。

巴赫金关于“狂欢性”的观点为我们增添动漫的趣味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克拉夫顿 (著). (2012). 美国动画艺术.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魏尔斯 (著). (2012). 了解动画.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张敏, 黄冠翎 (2017). 美国动画电影的创作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艺术与设计研究.

【4】钱晓蕾 (2017). 中国动画电影的商业模式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朱赟 (2019). 中国动画电影的文化表达及其国际传播研究. 华东艺术.

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从动画片的娱乐基因)(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