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盯上了 AR,苹果和 Google 都拿出了自己的标准
你玩过 AR 游戏吗?
增强现实(AR)是跟虚拟现实(VR)一起火起来的概念。
虚拟现实是让你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头盔)里专注一个虚拟的 3D 世界。而增强现实则是把立体形象投射到现实世界的图像之上。
在科幻作品中,AR 是更早出现的东西,从今年新版《蜘蛛侠》眼前出现的复杂图形到 30 多年前《异形 2》里殖民地陆战队员眼前浮现的简单文字,都属于 AR。
尝试过 AR 的技术公司也有很多了。没能成功的 Google Glass、针对企业市场的微软 HoloLens。
但真正火过一阵子的还是手机上的 AR——去年的 Pokemon Go,还有更早的 Ingress。
相比购买专用设备,直接在手机上用一下更方便。
手机制造商也是这么想的。
最近 AR 应用突然多了起来,上周五刚刚上市的 iPhone X 主打功能之一就是 AR,发布会上苹果演示了看起来非常酷炫的 AR 游戏,在一张桌子上玩对战游戏、用面部识别 Face ID “变脸”。
这基于苹果今年公布的 ARkit。Google 也在最近推出了类似的开发工具 ARCore。
根据多位开发者给《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的解释,ARKit 可以让开发者更好地调用平面信息,速度也更快。也就是说 AR 应用可以依靠 ARkit 获得更精细和流畅的体验。不过 ARCore 开放出来的文档暂时限于一部分代码,做应用开发还比较难。
手机厂商和应用开发者看上了这个新技术。不过它们之前也看上过需要你戴头盔的虚拟现实技术,而今天有 Oculus 头盔的软件游戏开发者可能比消费者还多。
AR 是不是能留下来,让你接受举着手机看世界的别扭体验,还得看应用本身。
我们一共试了 50 多个 AR 应用,筛选标准并不局限于 ARkit 和 ARCore,我们希望找到真正有实用价值、并且相对精细的 AR 体验。从小工具、购物到游戏,最终从中挑出了这 30 个稍微值得说一下的。
题图来自 Pixabay
相机滤镜外,增强现实还帮你试妆
美颜、特效相机大概是手机用户接触最多的 AR 应用了。
本质上,这些美颜、特效相机跟 iOS、Android 上新的 AR 开发平台没什么关系。靠摄像头对脸部特征进行定位,将特效放在脸部。于是你可以做到这些:换上一张鬼脸、将眼睛变大、下巴变小,或者是修个眉毛。
阅后即焚 Snapchat(iPhone/Android 手机)上搞怪特效已经相当出名,例如夸张的长舌头、戴着个头套跳舞的小人。Snapchat 在国内虽然没法正常使用,但相似的功能你可以在其他相机应用上使用。美妆相机(iPhone/Android 手机)、Faceu(iPhone/Android 手机)和 B612(iPhone/Android 手机) 等拍照应用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Snapchat 上的特效
在搞怪之外,这些相机滤镜应用在推进的一大努力是试妆。
对于一个美妆产品来说,最好的试用方法当然还是去柜台亲自涂上脸,看看效果。但是实际情况是,拿试用口红来说,一次性换三种以后,不管卸得多干净,都很难再试出区别。
这就是许多美妆博主存在的意义,他们在手臂上同时试用所有色号的产品,还拍摄同一角度的试色视频、照片,再加上文字描述的亲身体验,都试着让你能够更直观地想象这些美妆产品在自己脸上会是什么样。
这也是玩美彩妆、美妆相机等应用将 AR 技术应用在产品中的方向。
现在,这些应用已经不仅仅是将你的照片 P 成妆后那么基础,选择妆容之后,上下左右转动脸部,你就能实时看到彩妆在自己脸上的效果。和化妆品牌达成合作之后,现在的妆容已经细分到眼影的分区画法,口红是哑光、珠光、缎面还是金属光泽。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是在人脸上捕捉数百个点位的动态数据,从而让妆容显得更贴近真实效果。
美妆相机与资生堂旗下的彩妆品牌 NARS、娇兰、兰蔻、雅诗兰黛等 80 多个品牌合作,推广 AR 试妆,现在已经在线下做了落地。玩美彩妆则与全球超过 150 家的美妆品牌成为合作伙伴。
美妆相机的 AR 试妆
这已经不是用相机滤镜调整一张自拍那么简单的应用。
另外一类跟自拍、人脸拍摄关系不大。像 Holo(iPhone/Android)这种单纯展示虚拟 3D 形象的只是看起来有趣,它可以在真实世界里投放一个运动中的虚拟老虎或者拳击手,配合其他人的动作、真实世界的场景录制视频或拍照。
像虚拟现实一样,增强现实远还没到真正进入你生活的时候
从《好奇心日报(www.qdaily.com)》的评测来看,手机上的 AR 带来不少新鲜感,无论是用 Google 翻译实时翻译外国文字,还是打开应用观察天上的星座,都会给人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
但是然后呢?或许它们会一直躺在手机里,再也不会被打开。AR 应用真正能够吸引到手机用户使用的,可能只限于少数几个场景,每天打开使用的 AR,目前并没有很多。
从工具类的产品来说,临时想用尺子、研究下家具搭配,在缺少尺子和下雨天导致出行不便的时候,这些 AR 应用对于用户来说还是有用的。
但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如果你经常需要测量,最终还是得有把尺子。
至于游戏,手机游戏本身就是杀时间的东西,它需要在任何时候可以玩。最终除了 Ingress、Pokemon Go 这样的游戏以外,其它需要扫描平面、建立一个虚拟空间的游戏并不适合经常打开。
即便是背靠任天堂的超级明星 Pokémon,它的 AR 游戏热度也已经消退了。根据手游数据监测公司 Think Gaming 的评估,从去年 7 月至今年 5 月份, Pokémon Go 少了 9 成的用户。这个数字准确度不得而知,但从 App Annie 商店的应用下载排名和收入排名来看,Pokémon Go 的热度确实下去了,今天它已经不再是最赚钱的游戏了。
唯一会被经常打开的 AR 应用可能是滤镜。
苹果、Google 各自推出新的工具帮助软件开发者更快更好的做出 AR 应用。越来越多手机背面出现的双摄像头意味着手机能够像人眼一样通过两个不同的画面的细微差别认出距离,这是 AR 的新基础设施。
iPhone 6S 及以上机型升级系统到 iOS 11 后,可以使用基于 ARKit 开发的应用;Android 手机的支持较慢,除了 Pixel 和三星的 S8 正式支持 ARCore 应用外,预计后续的旗舰 Android 机型也会升级 Android 7.0 及以上系统,也会支持。
但即便是在最新的 iPhone 8、iPhone X、三星 Galaxy S8 上,今天的应用大部分在面对大块纯色地砖时还是经常出错。
更大的问题在于使用手机本身。
以及苹果、Google 再怎么做,还是需要让你举着一个手机,假装在手机里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不是一个自然的事,也限制了 AR 的使用。新版《蜘蛛侠》里彼得·帕克穿上战衣后,自动投射到瞳孔里的信息才是最自然的。
但也是最难以实现的。Google 眼镜彻底失败,苹果最近直接否认了近几年推出 AR 眼镜的可能性。
像戴着头盔与世隔绝玩一会儿游戏的虚拟现实技术一样,借着手机假装看到新世界的增强现实技术,也还没到对你生活有任何改变的时候。
挑家具,听着比用起来更方便
利用增强现实,你能在挑选家具时模拟出你能想到的各种格局和家具摆放样式。不需要真的购买并搬动多个家具,就能亲眼判断它们在室内组合到一起是否搭配。
但实际的效果不太理想。
我们尝试了比较知名的家居装修应用 Houzz、IKEA Place、Housecraft,还有前两天才加上 AR 功能的iOS 版亚马逊应用。
其中 Houzz 最令人失望。在使用手机摄像头模拟室内格局时,Houzz 只能在画面上叠加一个静态的平面贴图,比如沙发,就只能调整它的大小和位置,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是立体的。这对真实的家装过程没太大帮助,不推荐。
相比之下,宜家和苹果合作上线的 AR 家装应用 IKEA Place要有价值得多。授予这款应用所有必要的权限之后,首先要拿着手机在房间内四处走动,让摄像头对准地面,当画面中出现密密麻麻的黄色圆点时,就意味着程序已经识别除了地板的大概位置。
在实际使用时,如果你家里的地板没有什么纹理,或者室内光线不太好,会严重影响这款应用的水平面识别。如果铺着带有图案或花纹的地毯,则识别速度很快。
这个水平面在所有 AR 应用或游戏里都非常重要,它是得以承载虚拟物体的基础。
IKEA Place 这款应用内置了上百款宜家家具的 AR 模型,包括沙发、躺椅、书桌、落地灯等种类。随便选一款家具,就能“从天而降”显示在画面中。单指拖动可以改变模型的位置,双指拖动则是调整方向。但是不能通过双指缩放来调整模型的大小。
这种设定可能是因为,开发者希望在 AR 世界中呈现跟实际家具相同大小的模型。但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地板识别过程存在偏差,会给后面的所有模型带来尺寸上的误差。而这些误差通过调整模型的位置和方向是修复不过来的。
经过我们的测试,在地板纹理不明显的房间,使用 AR 功能时经常会遇到超大号家具模型的情况,甚至超出了房间本身的范围。这可能跟摄像头识别水平面的算法有关。
iOS 版亚马逊 app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它的 AR 模式藏在搜索栏的相机按钮中。进入 AR 模式后,可以在数百个家具、电器和装饰品中挑选。
在操作方式上,亚马逊的 AR 模式跟 IKEA Place 相同,不支持模型缩放。摆放过程中如果遇到合适的家具,可以通过拍照按钮保存下来,方便在亚马逊上购买。
整体来看,IKEA Place 和亚马逊都是从促进销售的角度出发,各自开发了 AR 家装的功能。它们的可玩性都比较有限,很多时候也没办法提供可靠的家装建议。
如果你不喜欢这两个卖货的应用,可以试试 Housecraft。
从体验上讲,Housecraft 识别地平面的速度更快,而且支持精确调整模型大小。这样就能根据室内的犄角旮旯来选择模型。
它的缺点是,模型种类相对较少。
看人体结构、认星座,学点东西用 AR 会更直观
增强现实对于虚拟场景、物体能加强其立体观感,这对于一些教育类应用的效果有不错的提升,这虽然是个较为小众的领域,但新技术在这里确实有不错的表现。
例如 JigSpace(iPhone)就比较好地呈现出科普模型的趣味性。应用内置了多种 AR 物体模型,从人体生理结构、古代武器,到地质地理等。
当 AR 模型悬停于到桌面上方,点按屏幕右下角的箭头,用户可以查看人脑、闹钟等各个结构,应用内的文字会提供更详细的说明,还会有爆炸图展示其内部构造。在操作上也便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用户可以用双指进行缩放,单指操作旋转。
类似的产品还有 Visible Body 开发的一系列讲述身体构造、病理的应用,只是暂时只有 2018 版人体解剖学图谱(iPhone|Android)这款应用用上了增强现实的新功能。你需要找到一个相对较大的平面来放置模型。
对于学生用户,这些应用的价值在于展示模型更加直观,或许可以让他们更快地学到东西。需要注意的是,在加载部分体积稍大的模型时,JigSpace 识别平面会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们还试了一款名叫 Math Ninja AR(iPhone)的增强现实算数应用。
它也需要借用一个桌子作为平面。游戏设计为闯关制,每一关都包含一系列四则运算的算术题,游戏者需要从 AR 场景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整个视觉交互以及 AR 场景的稳定性都做的不错,闯关过程中也能收集卡片,给游戏者更多成就感。
对星空充满好奇的用户则可以尝试 Sky Guide AR(iPhone)。
这款应用最大的特点是拿起手机对准天空,就能自动寻找出当前区域内的星座、行星、卫星等多种星体。
当你所在的位置上方有重要的星体活动,比如仙女座发生了流星雨,或是国际空间站从天空中飞过,都可以通过 Sky Guide AR 接收到推送消息。
除此之外,这款应用还内置了多款滤镜,可以通过 X 射线来观测天空中的奇特景观。
Sky Guide AR 现在只有 iOS 版本,中国区售价 18 元。
游戏更立体了,但扫描桌面是一个负担
游戏看上去适合利用新的 AR 技术,能让游戏内的场景、物品的 3D 感更强,体验应当是更好的。
说到 AR 游戏,想到的游戏名单里至少会出现这两款知名的游戏 Pokémon Go 和 Ingress(iPhone/Android 手机),开发商是同一家公司。Pokémon Go 是一款是在真实场景中捕捉虚拟宝可梦、并以宝可梦作对抗的游戏,但在国内没法玩。
Ingress 是一款将真实世界的场景、玩家的移动,放入到虚拟场景中的游戏,需要 Google 账户登陆,但在国内拥有相当数量的拥趸。
Ingress 将用户所在的位置跟虚拟世界进行链接,将玩家划分成蓝绿两个阵营进行对抗,并需要玩家实际到达攻击目的地的位置,才可以对周边的目的地进行攻击、占领和维护。Ingress 两大阵营也有相当多的线下活动,举行类似战役一样的攻击和防守。
跟 Ingress 一样用到了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是一款侦探题材的游戏 Silent Streets(iPhone/Android 手机)。玩家需要使用摄像头、实际的走路来寻找线索,推进游戏的发展。本身游戏的故事性不错,只可惜暂时还只有英文。
在 Pokémon Go 游戏大热后,出现了不少类似的模仿作品,但都做得不怎么样。另外就是这批新的、用了苹果 ARKit 的游戏了,我们评测了其中的 8 款游戏,包括了面向孩童的游戏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
不过,有个比较糟糕的体验来自于第一步,扫描、确定平面。即便是 ARKit 加强了调取平面信息的能力,但在室内环境测试中,花比较多的时间扫描平面后仍有不小的可能性是确定不了平面,这算是目前 AR 游戏的通病。
另一方面的问题来自于交互上的差异性。因为 AR 需要用到摄像头,玩家无法将手机平躺在桌面后进行游戏。更多情况下,玩家只能使用一只手来进行游戏的操作,也就是说比较复杂的、需要双手的交互就比较难了。
在测试下的一堆游戏中,目前一些休闲类的小游戏看上去还不错,例如 Stack AR(iPhone/Android 手机)。这款垒积木游戏最近增加了 AR 模式,可以在真实环境中投射出一块块积木,最后展示出一个等比例的积木塔,Android 手机版本还没有增加 AR 模式。
相似的休闲游戏还有 AR Basketball(iPhone),一个投篮游戏,让玩家在实际环境中模拟投篮,可以控制跟篮筐的距离和投篮力度大小、方向。以及 Splitter Critters(iPhone),利用切割、再拼接将主角移动至不同地方的游戏。
左边是 Stack,右边是 AR Basketball
另外一些游戏中本身就用到了 3D 的场景,例如欧几里德之岛(iPhone)、悠梦(iPhone),在投射到真实环境中后,其 3D 效果还是挺真实的。但因为欧几里德之岛本身的场景较为复杂,切换到 AR 模式也需要扫描室内多个平面才可以用。在玩悠梦时,因为有时在 AR 场景中物体变得过小,交互反而变得困难。
面向孩童的游戏 Thomas & Friends Minis(iPhone)在加入了 AR 模式后,倒是更接近于桌游的体验,不过在游戏性上并没有太多的提升。
可以看到的是,这些游戏开发商相对谨慎。评测的应用中很多出现的情况是,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增加 AR 模式,并引导用户如何对平面进行扫描。
查航班、量距离、翻译路牌,这几个小工具偶尔可以用
在智能手机刚起步时,Android 手机上就有不少和尺子有关的应用,利用的是手机屏幕本身的长度作为测量标准,就是屏幕上出现刻度的那种。
AR 和现实世界相照应,用一把虚拟尺子可以测量现实中的物体吗?
AirMeasure(iPhone)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瞄准水平面,确定好起点和终点后,用户就能知道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单位据说精确到毫米。
在测试中,室内光线条件下,用 AirMeasure 测量 80cm 宽的衣柜,得到结果是 79.6cm,相对于买衣服测量 1-2 厘米的误差来说,这算是比较准的了。
当身边缺少尺子测量时,AirMeasure 这样的 AR 测量工具倒是可以解决一时之急。毕竟手机基本上都是随身携带,但尺子不是。
不过你不会经常有这个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用 AirMeasure 等 AR 应用测量外部物体时,尽量让手机和起终点的那条线保持平行,测量得出的结果会更准确一些。
除了测长度,AirMeasure 还能用来测一个平面的面积、一面墙的高度等。这款软件的开发者甚至还做了家具模拟的功能,只不过种类很少。
看上去,AR 在工具类应用上倒是相对于适合比较专业、部分爱好者的领域,例如用于查看山峰和其高度的 PeakFinder AR(iPhone/Android 手机),在增加了 AR 模式后,可以把周围的山峰和高度数据投射到真实世界里,不过效果倒是跟原来的版本差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提前下载好离线数据包。
相似的还有飞机爱好者有兴趣的 Flightradar24(iPhone/Android 手机)在开启 AR 模式后,一方面可以看到附近仍在运动中的飞机的状态,相应的航班信息等。更棒的是,如果你切换到了 3D 视角,可以体验到类似于飞机飞行状态的体验,例如起飞、飞行中等,视角也会变化。但这款应用持续使用需要付费。
还有 Google 翻译(iPhone/Android 手机)。你可以用它对准目标文字,不管文字是在纸张、路牌还是什么地方,它可以实时翻译出来,和当下的目标物体融为一体。
在提前下载完数据文件后,Google 翻译也可以离线操作。
呃,最后还有这个特别的天气应用 Carrot Weather(iPhone)也用上了 AR 技术,但方式比较奇特。它把原来的语音播报机器人放进了你的周围,并对一切进行......吐槽。
原本 Carrot Weather 是以对天气具象化的图画为特色,加了 AR 模式后,周围就会出现一个机器人边移动边跟你对话,还会叫你“愚蠢的人类”、“香肠一样的粗手指”、并在 iPhone X 发售当天诅咒你明年一月才能收到新手机。
在现实世界里画上几笔,但又不会真的留下印记
画画可以看作是新技术面向艺术爱好者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努力,手机、平板、虚拟现实头盔里都有不错的画画工具,增强现实平台上也有。
如果你在手机上画画的能力不错,iPhone 上的 World Brush(iPhone)和 Paint Space AR(iPhone),Android 手机上的 HoloPaint(Android 手机)都可以让你在周围世界上涂抹,可以挑选合适的颜色、笔尖粗细等。
相对来说,讲究色彩和压感力度大小的 World Brush 较为推荐。Paint Space AR 在画画精细程度上不如前者,但购买更多内购之后,可以用上更多的特效。
你也可以有偷懒的方式,直接在相机界面贴上众多的 gif 图。例如知名的 gif 图搜索引擎 GIPHY 出的 GIPHY World AR(iPhone)可以把 gif 图直接拿来弄,空间层次感也不错。
最后有部分需要用到纸张。像专注于教你画画的 SketchAR(iPhone/Android 手机),以及 Quiver(iPhone/Android 手机),需要用户将图案打印出来后,用相机拍摄,呈现出 3D 形象。
用在运动应用里,AR 大多和运动本身关系不大
AR Runner (iPhone)是一款室内室外都能使用的 AR 场地竞走游戏。
游戏开始后,摄像头会被启动并在真实场景中布置好计分点。按照提示通过计分点会得到奖励。
AR Runner 还设置了不同的游戏模式。比如 30 秒内通过计分点越多的人排名越靠前,以及绕开敌方路线和墙壁击打模式。
从游戏概念上,这款 AR Runner 跟 Ingress 有一些相似性,但玩法更简单也更即时。
玩 AR Runner 时一定要注意周遭环境,小心不要撞到人或车,也不要被地面上的障碍物绊倒。
如果你喜欢骑行,还可以试试国外开发者做的 Fitness AR。
这款应用能根据手机记录的骑行路线信息,在一张 AR 地图上重新绘制出来。
用手机找到一个平面之后,Fitness AR 就会将骑行起终点、路线及地形图立体地展示出来。
你可以拿着手机走近看,就相当于放大了路线细节。
有些遗憾的是,这款应用还没有把骑行速度这项重要参数加进来。长途骑行者也不能从 AR 模式中看到海拔的具体数值变化。
目前 Fitness AR 在中国区 App Store 卖 18 元。
除了这两款之外,NBA 10 月份的时候还推出了一款增强现实的篮球游戏,NBA AR。
这款应用(iPhone)的主要玩法就是虚拟投篮。进入应用之后,先要平移手机寻找稳定合适的平面。
当立体的篮球架出现在屏幕上之后,就可以点按屏幕进行投篮了。投射的方式是向斜上方甩动手机。
实际体验过程中发现,这款应用的实时定位做的不太好,篮球架经常发生轻微偏移。另外影响体验的是甩动手机的力度没有显示,很难精确控制 AR 篮球的力度和角度。
这些功能体验上的不足,让 NBA AR 只能在偶尔时间玩一玩。
想要锻炼身体,还是要去打真正的篮球。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