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节水社会建设(青海省建设天地一体化)(1)

图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代纯 摄

图为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 代纯 摄

中新网西宁6月28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8日从青海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守护三江源“一江清水向东流”,由该厅负责建设的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平台通过功能评审。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平均海拔4058米,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北部横亘青、甘两省“生命之源”祁连山,东北部是中国内陆最大咸水湖青海湖,西部是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是中国“生态高地”,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海省节水社会建设(青海省建设天地一体化)(2)

图为长江源头。 功霸扎西 摄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日前在西宁组织召开了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体系能力建设项目-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平台建设项目功能评审会,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功能建设情况汇报,查看了平台功能演示。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平台通过“天地一体化”的大气颗粒物、气态污染物、臭氧高值区识别提取技术,实现了青海省大气污染物的综合监测、污染源溯源和预警等应用功能,完成了项目招投标文件和合同书技术要求,一致同意通过功能评审。

青海省节水社会建设(青海省建设天地一体化)(3)

图为青海湖。 马铭言 摄

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平台建设是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体系能力建设项目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天地一体化”的大气颗粒物、气态污染物、臭氧高值区识别提取技术,结合现有的大气环境监测平台数据,建设基于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相结合、9个子系统支撑的青海省“天地一体化”大气环境综合监测分析平台,可实现对青海省大气污染物的综合监测、污染源溯源和预警,为青海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