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大都脱不了被剿杀、被利用、被招安的结局。
“官逼民反”,是农民起义的诱因。沉重的赋税,昏聩的统治,民不聊生饿殍遍野的生存处境,逼迫着固着在土地上的农民揭竿而起。从秦末农民起义到近代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这些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都曾经搅动过历史的风云,给彼时的封建统治以重创。然而,遗憾的是,曾经的摧城拔寨,曾经的攻势如虹,最终都以惨烈的失败告终,唏嘘成沉重的叹息。在历史长河中徜徉,我们可以看到:陈胜吴广起义成为秦王朝的梦魇,但真正坐拥天下的却是心机深厚的刘邦;叱咤风云的张角掀起黄巾起义的狂飙,驱走了东汉末年的阴霾,但随之迎来的却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诸侯割据的乱世;隋末李密的瓦岗军曾以潮水一般的兵锋淹没了隋炀帝的奢靡时代,但开创新时代的却是来自太原的李渊父子;吟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用鲜血染红了金色的铠甲,然而,真正开启大宋王朝的却是赵匡胤……沿着中国封建史的时间走廊前行,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些曾经打下鲜明刻度的农民起义,最终要么被封建统治阶级悉数镇压,要么就是被一些趁乱起兵的贵族阶层利用,真正象朱元璋那样成为“布衣天子”的义军领袖实在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结局呢?事实上,仔细盘点一下类似“等贵贱,均贫富”这样的“起义纲领”,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封建史的几个时间节点呼啸而出的农民起义,大都打出的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旗帜,而在“忠”与“义”间的摇摆和农民阶层自身认识的局限,最终令起义的战果灰飞烟灭。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招安”这种让农民起义偃旗息鼓的特殊方式。面对骁勇的义军,封建政权除了扼杀围剿之外,“招安”这种怀柔政策也是他们频繁采用的伎俩。事实证明,“招安”对许多农民起义都是奏效的,背负着忠义之名的义军弟兄们,在攻城略地中可能会一路势如破竹,但一纸朝廷的诰封,却能马上终止他们的脚步,而此前的煌煌战绩,也便随之成为义军弟兄们加官晋爵的筹码。
说到“招安”,不能不提到宋江。随着《水浒传》的广泛流传,这位率领107条好汉啸聚梁山的义军首领已然成为“招安”这个名词最典型的代表。穿行在《水浒传》荡气回肠的章节中,我们看到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宋江:他是仗义疏财的及时雨,是勇释晁盖的宋押司,是能和众弟兄大碗喝酒的“带头大哥”,是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梁山缔造者;但同时,他又是将“聚义堂“改为“忠义堂”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高高挂起的不二忠臣,是三放童贯冷了众人心的“官迷”,是征讨方腊的刽子手。梁山八百里水泊,曾是众好汉们浴血的沙场,曾一度喧响着气壮山河的铿镪之声,但所有这些的终极目的好像就是为了一道招安的圣旨。当宋江率众齐声跪倒在“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感激涕零地接受朝廷的浩荡皇恩,这支能征善战的铁军已不再是愤而揭竿的义士,而是成为了朝廷御用的鹰犬。当这支变了味儿的义军披挂上官军的铠甲,去剿杀方腊的义军,昔日的八百里水泊已经不再生长英雄的故事,而是飘浮起无数的冤魂,在损兵折将、亲手制造了梁山悲剧之后,这位一心招安的义军首领接到的是朝廷赐予的一杯毒酒。
《水浒传》里的宋江,历史上确有其人,这位活跃在北宋徽宗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曾一度是宋王朝的噩梦。和《水浒传》所描绘的一百单八条好汉不同,宋江麾下的得力干将只有36人,然而,就是这36人,却虎虎生威,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并没有以梁山为根据地,而是一路劫富济贫,摧枯拉朽,先后攻克了十余个州县,令当朝统治者如坐针毡。《宋史•徽宗本纪》说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则说“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在这支勇猛善战的义军面前,官兵常常是不堪一击,闻风败走,然而,尽管他们横贯中原,还是跳不出皇权至上的魔咒,他们认为皇帝是受了奸臣的蒙蔽,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要清君侧,杀贪官。“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在宋江的这首词中,我们能够领悟其“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的愁怅,同时,也能感受其“只待金鸡消息”的那份焦灼。正因如此,当一个叫侯蒙的官员上书建议皇帝“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并领到朝廷的招安圣旨站在宋江率领的义军面前,宋江毫不犹豫就率众弃甲,叩谢皇恩,接束了自己短暂的“流寇”生涯。
然而,宋江接受招安给义军弟兄们带来的真是光明的正途吗?关于宋江的生命结局,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徽宗皇帝采纳了侯蒙“以盗御盗”的策略,让刚刚受降的宋江率部攻打方腊,“六月辛丑,宋江破贼上苑洞。”取胜后,宋江接受了宋廷武功大夫的诰封,与36员部将分任诸路巡检使,不久,便被宋廷用计杀害;另一种说法是宋江根本就没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相反,在接受招安之后,很快又“返性”,再次起兵反宋,最后兵败身死。其实,无论哪种说法,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发动起义到最后失败,宋江率领的这支义军只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湮没在了历史的卷册之中。
在今天的水浒寨西,有一石井名曰“宋江井”。据说这里本是一处深潭,当年梁山好汉在此安营扎寨,人马均赖此为生,故称此潭为宋江井,宋江接受招安后,曾于此井中藏下许多兵器铠甲。后来梁山好汉大多战死,幸存下来的阮小七回到石碣村重新当起渔民,因官府欺压,他便率众重返梁山,取出井中的兵器盔甲,再度揭竿而起。也许,从接受招安的那一刻起,宋江就已经料到了结局,只是他把这个秘密深深地藏在了一口水井之中,却再也无法找到当年的那支辘轳。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