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啊,要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再由衷,也是空的。你看,什么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这万世多大呀,多长呀。为生民立命,可你得付出行动啊。”

这是周秉义的岳母金主任和他讨论张载的一段话时说的话。她意在说明张载的这番话说得太矫情,太空,不如实干派王安石实在。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1)

她说的是为官之道,可我觉得,抛却家国大义,这段话对于周秉义来说,依然是最极致的讽刺。

看《人世间》,我常常会想,到底何为成功的人生。像周秉昆那样,几番入狱,几番沉浮,身边依然有两三知己,不离不弃。无愧于父母,爱人,亲人的,算是成功的。

或者像周蓉那样,年轻的时候,肆意追求爱情。人到中年,当初追求的爱情变味了,但仍有一个万年备胎来为她负重前行,依然把她宠成了一个吃得了物质的苦,但吃不了精神的苦的小女孩。这样的人生,应该是成功的吧。

可他们的成功,都是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的成功。唯有像周秉义那样活成一股清流,不负年华,不负人民,亦不负自己,应该叫做“大成功”吧。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2)

可他这“成功一生”的背后,又是何其自私呢?一句“可你得付出行动啊”,道尽了周秉义对于亲情的凉薄。

周秉义和周蓉都是周志刚的骄傲。

尤其是周秉义娶了省长家的千金,更让他觉得脸上有光。无论是从自身来讲,还是婚姻的加持,周秉义这个大儿子,都比小儿子周秉昆有出息。

从两个细节可以看出。

1981年,阖家团圆的时候,他带着一众儿女挨家挨户拜年,显摆儿女有出息。听着别人夸他们家出了两个北大学子,乐得嘴都合不拢,全然不顾跟在后面周秉昆的难堪。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3)

第二件事,当他知道郝冬梅的父母要来周家坐坐的时候,连全家福都不去照了,动员全家搞卫生。可最后没有等来郝省长,却等来了郝省长的秘书。

秘书带着一大箱礼品,也包含他送给郝省长家的两盒专门从贵州带回来的绿茶和周秉义送的南方特产。这原本就是狠狠打了周志刚的脸,可他为了不让周秉义难堪,万般替他开脱。

临死前,周秉义对他说:

我做得不好,没处理好关系,再怎么说,两亲家在一个城里,二十年来不见面,不来往,哪都不正常。

周志刚是这样为周秉义开脱的:

跟你啊,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周家,跟你丈母娘他们家,这确实不是一个阶层啊。这不是一个阶层的人,硬凑到一块,人家难受,我们也不好受。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4)

虽然一直到死,周志刚都没有和省长亲家见上一面,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儿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虽然他没能享过一天,当大官的儿子的福,可他依然是周志刚心目中最看重的儿子。

他住着丈母娘家的三层小洋楼,听着丈母娘对他的仕途指点迷津,享受着丈母娘利用影响力给他仕途带来的积极影响,他早就忘记了作为儿子,应当承担的责任了。

如果说,当初在兵团的时候,是因为无法承担孝道,可他回到吉春市,当上了省委的干部,他则是不想。

他把家里的一切扔给周秉昆,自己则全身而退,大刀阔斧地干自己的事业,最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周秉义在为官上,确实是个好人。对父母兄弟,他也常怀愧疚之心。可正如金主任说的那样:可你得付出行动啊,不然就是矫情了。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5)

周秉义孝吗?表面看是的。可他也确实没有尽过一天孝道。一个立志“为生民立命”的人,没尽过一天孝道,确实够讽刺的。

周秉义对郝冬梅用情至深。

郝冬梅当知青的时候,在冬天的时候不小心掉到了水井里,当时正值经期,就此落下了不能生育的病根。

周秉义虽有遗憾,但却为郝冬梅考虑,主动对自己的父亲说是因为自己在兵团的时候受过伤,导致不能生育。

他自己承担下一切,为郝冬梅挡住了一切压力。

他是真的爱郝冬梅,可他的爱里面没有私心吗?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6)

周秉昆曾经找周秉义商量过父母催生的事情,他说他和郑娟,要是生个女孩的话,估计这抱孙子的重任,就要交给周秉义了。

最后他问周秉义,是不是不要孩子也得要冬梅姐。周秉义回答得斩钉截铁:是!

周秉昆当时赌气说:

对,省长女婿最重要,省长女婿这身份高于一切。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是为周秉义鸣不平的。我觉得这样一个用情至深的人,虽说所处的地位有点尴尬,但不应该被如此恶意揣度。

直到我看了第二遍,我才发现,至少周秉义是很在乎省长女婿这个身份的。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7)

因为在乎,所以他一直对蔡晓光找郝省长帮忙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他才会每当家里人需要帮忙时,都抽身事外。

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其实是十分在乎郝省长女婿这个身份的。

其次,他真的只爱郝冬梅吗?只怕没有丈母娘出面敲打,他的身心都出走了。

在俄罗斯的时候,他和别的女人激吻的事情,被记者写得登上了报纸。还好金主任提前知晓,对他进行了敲打并给了一个台阶:

拥抱亲吻,是国外一种礼节,我们是入乡随俗。

对此,他刚好就坡下驴,此事算翻篇了。可他最后问出的那句,这报纸谁收起来,怕被冬梅看见,还是让我觉得,他不够真正理解郝冬梅。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8)

首先,正如金主任所说,报纸肯定不止一份,郝冬梅要是从其它渠道知道了,会更伤心。而周秉义笃定了郝冬梅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怎么样。

因为他深知,这么些年,他和郝冬梅之间,早就建立了无坚不摧的信任关系。

其次,他知道,就算丈母娘知道了,也不会把他怎么样。就单凭一点:他能包容冬梅不能生育的事,冬梅的母亲也不会把他怎么样。

这些年来,周秉义在郝冬梅面前是好丈夫,可自从他为官之后,他就没有真正在乎过妻子的需求是什么。

所以,他们才会在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的时候,爆发了前所未有的争吵。周秉义认为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妥协,一直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9)

郝冬梅觉得,这些年自己一直在配合周秉义,扮演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的角色,却唯独失去了自己。

就连郝冬梅提离婚的时候,他拿出自己得了胃癌的体检报告,说出的却是,自己还有时间,完成光字片的开发。

没错,是个好领导。可这对于妻子来说有多残酷。周秉义完成的是责任,是情怀,个人的小情小爱对他来说,不过是垫脚石。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10)

周秉义在乎他和周秉昆之间的兄弟情义吗?有个小细节说明了一切。

周父生病的时候,周秉义风尘仆仆从出差的路上赶回来,回到家埋怨秉昆怎么不打电话给郝冬梅,况且郝冬梅的妈妈还能帮忙叫车。

连周志刚都看不下去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这一回来,就哇啦哇啦的,我这幸亏没死啊,我这要死了,你还不把秉昆冤枉死啊。

“爸爸呀,是你们三人的爸,不是秉昆一个人的爸,你不能因为弟弟一直守在爹妈身边,出了什么事就都怪他呀。”

其实,在周秉义和周蓉的眼里,爹妈就是应该周秉昆负责的。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11)

如果没有周秉昆承担起照料爹妈的责任,周秉义和周蓉大概率不能完成学业,更别说什么锦绣前程了。

可学成归来当了大官的周秉义是怎么做的呢?家人有求于他,他避之唯恐不及,生怕和家人扯上一点关系。

只怕在他的心里,亲情是不需要的吧。

再看人世间周秉义退休前做的事(人世间问心无愧)(12)

初看《人世间》,觉得周秉义就是一股清流,感叹在那个混沌的年代能有那么清醒的一个人。可细细看来,他这清醒中,何尝不是透着一股凉薄。

可残缺和不美好,不正是人世间的主旋律么?哪能那么事事如意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