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沙包、跳皮筋、踢毽子、斗鸡、跳房子、滚铁环、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抽噶……这些游戏,你还记得吗?你的童年都有哪些游戏呢?上一次玩儿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80后那一代人,小时候没有手机、ipad这类电子产品和各种玩具,什么BB机和大哥大,基本都是我上小学四年级以后才听过的东西。那时候,电视机都算是稀罕物件儿了,而且电视机也不是彩色的,都是黑白色的,还经常有“雪花儿”,每次看一会儿就没信号了,老妈总要用手掰着调整长长的天线,或者啪啪的拍两下电视机后面的“大脑袋”,才能勉强好一点。所以那时候电视这类东西对于我们小朋友们而言,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我们更热衷于和左邻右舍的小伙伴们一起追逐打闹,玩各种各样的游戏。

因为地域的不同,南方和北方的游戏应该略有不同,作为一个纯正的东北妞(25岁前甚至没离开过大东北的怀抱),和大家聊聊我们东北小孩儿小时候玩的几种游戏……

80年儿时游戏(80后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吗)(1)

一、最脏的游戏

说起最脏的游戏,大概非“摔泥泡”莫属了吧。一般我们都在小河边,用河里的水和土和成泥,类似于和面,将这些泥反复揉搓得有韧性,将搓好的泥巴捏成圆形或者方形,下面有洞,洞越大越好,上面的盖儿越薄越好,容易摔破。摔之前把做好的泥泡给对方检查看漏不漏,对方看过后回答“不漏”就可以摔了。

摔泥泡是个技术活儿,要讲究角度和力度,否则控制不好就会摔成“哑火”变成泥饼,如果力道够大、技巧够好的话,泥盖就会破个大洞,发出“砰”的声音,飞出去的泥巴会溅到自己和小伙伴们的身上和脸上。窟窿多大,对方就要用自己的泥巴补多少泥填上,谁的泥巴给人家补没了,谁就算输了。大家看着彼此变成泥人的窘态,笑得东倒西歪。

80年儿时游戏(80后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吗)(2)

二、最消暑的游戏

炎炎夏日,时常会怀念起小时玩的最消暑的游戏——打水仗。小时候的河水都是非常干净清澈的,夏日里大家都喜欢到河边玩,你泼我、我泼你,打水仗,弄得彼此浑身湿透,好不快活。

80年儿时游戏(80后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吗)(3)

三、最疼PP的游戏

“小姑娘蛋儿,上井沿儿,打出溜滑儿,摔屁股蛋儿”,小时候的童谣形象生动的描述了一个最刺激PP的游戏——打出溜滑。北方的孩子到了冬天,人人都会、人人都玩的游戏,非打出溜滑莫属。冬日里的大东北,是个天然的溜冰场,随意找处光滑点儿的冰面,助跑几步,一脚前一脚后的滑行,如果坡度够大,还可以体验一回风驰电掣。当然,时常会因为没站稳而摔个四脚朝天、屁股开花,冬日里一群小孩儿们,冻得脸蛋红红,哈气熏白了睫毛眉毛,也舍不得回去,非要玩儿的够本儿不可。

80年儿时游戏(80后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吗)(4)

四、最考验手眼配合的游戏

嘎拉哈,有人知道是什么吗?这是一句满语,意思是猪羊的后腿胫骨,六面形,上下左右分别称作坑儿、背儿、珍儿、轮儿。把羊嘎拉哈随手一抛在地上,手执口袋上抛,按一定规则抓起若干枚嘎拉哈,再将口袋接住,成功完成抓、接且迅速准确为胜,这个游戏超级考验手、眼的配合和反应速度哦。

80年儿时游戏(80后儿时的游戏你还记得吗)(5)

五、人多势众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名字,真的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大概的规则,大家如果知道游戏的名字,一定留言告诉我一下哈。

所有的小朋友们分成两队,每队人手拉手,两队人对立而战,先是如同对山歌一样的轮流喊童谣,然后一队人喊出另一队中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被叫名字的小朋友,要全力的助跑,冲向对面一队拉手的小伙伴。如果冲开了他们牵着的手,就算胜利,可以领回对方的一个小朋友成为自己的战友,如果冲不破,就需要自己留在对方的阵营,最后哪一队的人将对方的人全都赢过来就算是胜利。

小时候的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三五小友,放肆的疯,肆意地笑,尽情玩闹。

成年之后,时常被各种琐碎绊住手脚,受压力束缚纷繁困扰,许久不曾肆意欢笑。工作生活之余,不妨找点闲余时光,重拾童年游戏,回味纯真乐趣,感受生活美好,丢掉压力烦恼。

我是大眼睛的丽丽姐,关注我,我们一起聊聊生活,感受平淡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