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知识,也只有你体会到了真正“拥有”的感觉,才值得与他人分享!

知识是给自己学的(让自己体会拥有)(1)

01

上半年,我加了好几个知识星球,

我发现,在某些星球中,知识分享的氛围十分热烈:

多去认识新的朋友,把你的知识分享出来。并和他们进行深度交流。

不同的人,一定有不同的认知与思维方式,

不同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也会提供给你不同的思考角度。

且不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有高低,

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一旦产生连接与碰撞,

就能产生新的想法、新的思考,甚至是洞见。

所以,分享是一个自我再学习的过程,

也是成长路上的有效手段。

02

所以,我一直提倡知识分享:

分享无大小,随时随地,只要有助于帮助他人,都值得去做,

慢慢地,分享所产生的影响力就会变成一个大树,

为周围的鲜花和绿草遮风挡雨。

比如,你在朋友圈里持续输出你的观点,你会得到很多人的”关注“。

又比如,你总结了一套工作技巧,在公司内进行了培训,并打造自己的专属名词,一看到这个词大家就会”想“到你。

还比如,你的分享,不仅仅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做到的,还把自己心酸、苦逼的奋斗史一五一十的讲给别人听,避免别人去踩一些没必要踩的坑。

所以,当他人遇到相同困惑的时候,可能就会来请教你。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慢慢地,你习惯了总结与思考,你会把问题想得更清楚,

你甚至会知道你的弱点在哪里,知识盲点有哪些?

所以,分享看似他人获益,

自己的收益反而更大。

03

虽然知识分享很重要,但也要注意原则!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科维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赶回家参加女儿三岁生日的派对,结果刚进门就发现女儿在前厅角落里,挑衅般地抓着所有的礼物,不让其他小朋友玩。

我先从简单的要求开始:“宝贝,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分给大家一起玩好不好?”

“不!”她断然拒绝。

...

然后,我试了好多方法,结果都没成功,

最后我只好采取强硬手段,从她手里抢过一些玩具分给其他小朋友:“孩子们,玩吧。”

事后,我觉得我错了...

现在我知道了,一旦孩子体会到了真正拥有的感觉,自然会乐于与他人分享。

以上这段故事,给我的启发是:

对于知识,也只有体会到了真正“拥有”的感觉,才值得与他人分享。

因为,你没有深度思考过,也没有经历实践过,

你看到的、听到的可能是转述,可能是鸡汤,甚至是谬论,

你根本分不清知识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基础概念是什么,

这时候,你就把它“分享”给别人,误人又误己。

所以,学习与分享知识,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

让自己体会真正拥有“知识”的感觉,

才是输出价值、换取反馈、提升认知的正确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