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英国莱斯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在美国《梅奥诊所学报》上提到一项研究,以47.5万人为样本,大部分人的年龄超过50岁,对他们长期监测7年之久,研究走路速度与寿命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走路快的人比慢的人平均多活15年。

那么,究竟什么是快走?快走,它介于散步与跑之间,要求上下肢体大幅度摆动,快速行走,能充分锻炼人的上下肢的协调能力,维持体内血压水平平衡,改善心肺功能等方式,很好地延长了人体寿命。

研究人员对4920名 47.5万人的研究表明(1)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人走路带风,雷厉风行。有人走路却很慢,甚至拖鞋步行,磨出各种声响。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走路快的人有明显的特征,或者腿长(因为骨骼、肌肉发育很好),或者心态好,或者很少生病。相反,走路慢的人,有的身形臃肿,有的疾病缠身

快走的人为什么能比慢走的人更长寿?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耿引循医生指出,能走得快的人,证明他的基本素质本来就比较好。

研究人员对4920名 47.5万人的研究表明(2)

对于快走的人来说,快走这一运动,不过是中等强度,完全是小问题。日常快步走,更能调动身体60%-70%的肌肉,消耗更多能量,能让自己的肢体灵活,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因此,容颜焕发,更显年轻,鲜少患病,也更长寿。

对于慢走的人来说,因为身体的供氧系统不够发达,血液循环不够流畅,一旦快走,反而会加重对心脏的刺激,引发身体的不适。比如:有的人骨质疏松,稍微快走不仅加重关节的疼痛,还容易摔倒。有的人高血压,快走几步便会血压飙升,气喘吁吁。他们的身体素质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一强度的运动。他们只能缓慢步行,有的人甚至只能小碎步走路。

可见,身体素质的好坏已然决定了步行速度的快慢,从而影响寿命的长短。

研究人员对4920名 47.5万人的研究表明(3)

不可否认的是,快走对我们的身体有裨益,那该如何有效快走呢

运动时间要适宜

快走的时长一次不少于10分钟,在30-60分钟最适宜。但具体还是要因人而异,如果你体能很好,运动时长超过60分钟,也没有大碍。

步数控制要得当

快走,并非步数越多越好。对于普通人群而言,每天有效步数在8000~10000步是合理的。每天快走超过1.2万步可能是有害处的,因为可能会升高收缩压。如果是老年人,推荐步数在6000步左右,因为他们的骨质和钙质在慢慢流失,关节肌肉也在退化,运动量不宜过大。

维持合适的心率

快走时,我们处于运动状态,心率会随之变化。但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目标心率控制在(220-年龄)X60%~80%之间。倘若是60-70岁的老年人,要保证运动后的心率不低于90次,不高于110次。

如果难以预估自己的心率,还可以从运动强度稍作判断。只要你感觉自己可以一边快走一边说话,这个运动度就是适合的。如果你快走的同时还可以唱歌,说明强度过小,快走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你快走时已经气喘吁吁,说不上完整的话,说明强度过大,反而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及时调整自己运动频率,保证合理的心率区间,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对4920名 47.5万人的研究表明(4)

总结

快走,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只要能够适应,它确实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比如控制体重,保持身形,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延缓衰老。生命在于运动,快走不失为一种好的运动方式,我们不妨尝试一下?

研究人员对4920名 47.5万人的研究表明(5)

参考资料

[1]吴璇,刘尚礼.快走锻炼对中年女性肥胖者体质健康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02.018:103-107.

[2]莫有斌,雷有为. 健步快走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J].搏击·体育论坛.2011.03:29-30.

[3]科普中国网的每天快走4000~8000步,可降压!北医三院研究.2021-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