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第一场秋雨说说(初冬时节平明话秋雨)(1)

01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迷蒙凄寒的夜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是三国孙吴故地),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雨网。诗人王昌龄在那样一个雨夜和他的好朋友辛渐于润州(今镇江)江边的芙蓉楼饮酒作别。阁楼外飘飘洒洒的秋雨带着无尽的寒意改变了天地的颜色,同时也改变了诗人的心情。两个知心的好友在江宁相逢,相逢时的快乐至润州后必须要结束,迎接他们的是长久的分离。雨正是阻隔他们相聚的祸首,也是阻隔无数有情人相聚的祸首,秋天的雨尤是。

王昌龄对秋雨没有做过多的描写,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总括成连江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用这雨道出与辛渐分别时的哀愁。今天,王昌龄已然作古,但窗外的雨却没有变老,王昌龄当年的愁绪也没有消散。时间在过去中又重新来过,情感在特定的季节中被复制下来。于是,连江的寒雨再次侵袭了沿江的地区,秋意在雨中愈发的浓厚。

在王昌龄的笔下,雨是寒的。寒冷的雨,从情感上说,我觉得只有在秋天出现。事实上,寒冷的雨于江淮流域以致整个长江以南地区来说也只有在秋天能够长时间地出现。春天的雨是不可能长久地寒冷的,尽管有春寒料峭,但大地回暖的趋势会促使偶尔落下的几滴春雨沾上热气;夏雨就不用说了,阳气最盛的季节有那么久的寒雨就奇怪了;冬天(长江流域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气候意义上的冬天大致在“小雪”前后)虽然是最冷的时候,但在冬天往往雨都做了雪,你要找到它也不容易。只有秋天,雨才能真正地长久地带上寒字。

初秋的时候,经过春夏的积累,天空大地将一切的能量都注入了大大小小的绿色生命中。各类生灵的躯体在能量的积蓄下逐渐饱满。当能量积蓄到一个极限后,衰败悄然而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这样的自然规律是谁都无法更变的。极度的暖之后即会是渐渐的凉,凉后转寒。深秋时,笼罩四野的雨也就必带寒意。

深秋时,朔风刚起,一年里最后的一次雨会接连下上近一周甚而更长的时间。公元219年七至九月襄樊大地上发生了一件震惊华夏的大事,关羽利用连绵的秋雨,筑堤拦坝放水淹了曹魏的数万大军。无独有偶,公元230年七月至九月,曹魏转守为攻,大司马曹真上表伐蜀,四十余万曹魏大军因蜀地艰险在行军路上期间遇上连绵三十天多天的秋雨无法前行终至退兵,蜀军未废一兵一卒。两次大战,蜀汉的统帅都很好地利用了秋雨,结果也是利于蜀军的。关羽水淹了七军,打败了于禁,斩杀了庞德;诸葛亮只派王平等人率少量兵士守退了曹真的40万大军。在寒冷的雨水下,没有御寒准备的人总会心生寒意,怯懦随之产生。人在自然面前还是那样渺小,尽管有各类遮雨的工具,漫天飞扬似乎没有尽头的雨也会打散一切的幻想与勇气。王昌龄与辛渐无法改变凄风苦雨的阻隔,数十万大军亦无法抗衡连绵的秋雨带来的泥泞秋寒。

中国人自古遵循的畏天命的信念在秋雨的笼罩下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在秋天,遇上一个连绵的雨天,我们在怯懦中敬畏上天。

秋分第一场秋雨说说(初冬时节平明话秋雨)(2)

02

内心有所畏惧,我们才会更谨慎地对待生命,对待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在敬畏中,我们会更细致地对待生活,在生活里体谅包容身边一切的美好与哀愁。一岁的光景里,风雨是最常见的。

对于风雨,我是写雨写得多一些的。我写雨,春天时写,夏天时写,秋天也写。翻开古今文士的诗词名章,会发现“雨”这个意象是被文人们反复吟咏的一个物象。从《诗经》开始的先秦时期到网文叠出的信息时代,文人们对雨的吟诵一直没有停止。吟诵雨的文学事件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这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一个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文人对于雨这个意象趋之若鹜的?据我看来,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雨是有形状的,它的形状在不同季节又有不同的变化。大时如珠玉,小时似细丝,它可以不停地变,而这变化恰好可以适应文人们的联想与想象。

第二,雨是有温度的,不同时候的雨温度有高低之别。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是最容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的,而雨则可以直接让人觉察到气温的起降。

第三,雨是有声音的。雨的声音是雨与自然万物接触后产生的,听雨声就是听万物发出的声音。

第四,雨是有色彩的,因为雨极为透明,所以在雨落在什么事物上就会映射出什么事物的原色。透过雨,我们会更明亮地看到天地万物的底色。

第五,雨是有味道的。雨的味道除了雨从云端跌落下来时夹杂的空气的味道还有雨包裹其他具有气味物体的味道,雨中无数种味道会丰富我们的鼻腔体验,会刺激我们敏感的味蕾。另外,雨还有重量和速度,它会让人觉察到动静的区别。

总而言之,一场雨可以把人的各种感官全部地调动起来。当所有的感官被调动后,诗意就产生了。有了诗意,文人们怎能不对雨趋之如骛了?

雨是一个很有诗意的自然物象,秋雨则是各种雨中最有诗意的雨。在秋天,因为它包裹了春夏的能量,同时引导着冬季的冷漠情绪,所以秋天给人感官上的刺激是最丰富的。秋雨秉承着秋天的习性,拥有了超越了春雨夏雨的资本。秋雨的形状在整个秋天是有变化的,秋雨的温度在整个秋天是有变化的,秋雨的声音在整个秋天是有变化的,秋雨的色彩以及味道在整个秋天都是有变化的,甚至秋雨下落的速度以及撞击大地的力量都是有变化的。你只能一个一个地说出秋雨的这些特点,因为它太丰富,也太鲜明,以至于不能有所省略。我们在秋天遇到秋雨的时候只可以尽情地欣赏秋雨,陪伴雨。比如:我们可以在炎日尚在的初秋时,感受秋雨渐柔的滴打,愉快地吃一口西瓜;在中秋时,于无月的夜晚,在微冷的雨中听秋虫的鸣叫,想远方的亲人;在朔风忽起的深秋,打上雨伞或穿上雨衣看漫山的红遍,听落叶的窸窸窣窣;甚至,我们可以在一连串的雨天里和陆游一同骑上小毛驴于蜀道上艰难地跋涉,抑或下江南奔东海见古代的刀光剑影、体味千古的儿女情长,最后慨叹中华历史的悠久。你想还有什么能比秋雨更有诗意呢?

秋天是诗人的秋天,秋雨是秋天的诗人。

秋分第一场秋雨说说(初冬时节平明话秋雨)(3)

03

在历朝历代的诗句中,吟咏秋雨的太多太多,因为秋雨够丰富,够资本。又因为秋天实在是太靠近冬天,这些诗句往往都会沾点冬天该有的寒凉。秋雨中带点寒意是普天下诗人们共通的认识,凡写秋雨诗总会带上一点寒凉。于是我们读一首首秋雨诗往往就会看到一个个失落的身影,孤独的灵魂。当然,悲凉的心绪从来都不能让人长久地喜欢。平常生活里我们还是希望会有很多的欢喜,很多的温暖。

贺铸是宋朝有名的词人,他写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与潘岳的《悼亡》、元稹的《遣悲怀》、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并传为不朽的悼亡名篇。在《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这首词的末尾,他写到:“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在深秋的一个夜晚天空又下起了细雨,贺铸在与亡妻同住的旧居中辗转难眠,耳畔听着一滴又一滴的雨点吹打窗棂的声音,心里特别宁静,宁静到可以看到心脏跳动的模样。他听着秋雨,望着空空的床铺,思绪萦回。昔日爱人挑灯补衣的情景忽然又出现在了眼前。我们说他当时一定是痛苦万分的。但,这万分的痛苦里也一定隐藏着温情,隐藏着欢乐。我们可以想象贺铸妻子在世时俩口子相濡以沫的场景:在无数个下着秋雨的夜晚,词人一边剪着灯花,一边讲着故事,温柔地和妻子享受安静的时刻;他的妻子一定是窃窃地听着他的故事,仔细小心地缝补着衣服,为他的出行做好万足的准备。

你想,浪漫是什么,爱情是什么,亲情是什么,就是在雨夜里做有如挑灯补衣这样的事情。所以,我们很容易就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同样的秋天,同样的夜晚,同样的雨,天地把其他的一切都隐藏起来,只把你最值得珍惜,最值得留念的美好呈现于你的眼前,让你不得不静静地回想。回想那相聚时极其的欢乐,极其的温暖,回想过往的一切期盼与成功。尽管想着想着我们会伤感,会孤独,但在回想中,我们会不忘过去,不忘美好。

秋分第一场秋雨说说(初冬时节平明话秋雨)(4)

04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在寄给崔雍崔衮兄弟的信中如是写到。还是一个秋夜,李商隐住在一户人家,晚上想起远隔千里的朋友,想得太专注时,竟未能注意到天气的变化。他站在庭院里,淅淅沥沥的小雨一阵又一阵地覆到他的身上。其它的雨点则一层接一层地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阵阵错落有致的声响。诗人这才发现下雨了,他看着雨滴溅落在枯荷上的凄美模样,听着雨和残荷相互劝慰的声响,心里涌起一份暖意。枯荷本是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的,本是无有可“留”的价值的;但自己这样一个旅宿思友整夜不眠的人,却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寞,所以反而深幸枯荷的低伏长留。生命死亡而不消失的残留蕴涵着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而诗人“听”到的,也不止是那凄楚的雨声。朋友之间就是这样,感情如果深厚,虽相隔万里,一如近在眼前。哪怕只是听到秋雨拥抱残荷的声响。

秋雨的魅力又在这儿出现了。你想,没有这样一个秋雨,没有这样一个略带寒意的夜晚,喧嚣的欢乐怎么会让人想起远隔万里的故友?身边如果有太多的浮华,我们又怎么可能静下心来面对自己,面对一个真实的,深沉的情感世界?所以,我们应该爱上秋雨,感激秋雨。在秋天时,我们应该满心期望秋雨来得更正常些。

当然,我们都知道希望秋雨正常地到来不是为了长久地去体会孤独,凄凉与悲伤。我们希望秋雨正常的到来,说到底还是希望在秋雨未来前能有一段美好的时光。而无论秋雨来与未来,伤感与欢乐都是为了让人生更加圆满。这也许是秋雨带给我们最大的恩惠吧。

天亮了,秋天过去了,著名的诗人王昌龄送走了友人,并说了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与友人相互安慰。平凡的我们在这个没有雨的初冬会想念那连绵的秋雨并爱上这个端庄而沉寂的冬天吗?

-作者-

黄龙宝,姜堰区叶甸初级中学教师。出生于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的泰州小城。于密布的河网中沐过发,濯过足,吹过江南柔软细温的风,踏过江北千里平荡的黄泥。听雨,读风,观日月,品诗情,穿梭历史时空,尽享诗词神韵,岁月无限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