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杭州峰会让杭州成为举世瞩目的城市,能够举办这样高规格的国际活动,让有些人认为杭州可以成为和“北上广深”平起平坐的一线城市了。对于这样的观点,10月19日,杭州市长张鸿铭回应称:

“外界对杭州的评价很多,有人认为杭州是一线城市了。但在我看来,杭州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相比仍有诸多差距,我们千万不能被一些褒奖冲昏头脑,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杭州现在还绝不是一线城市。”

杭州能成为几线城市(杭州成为一线城市)(1)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是中国的四个一线城市,这个“第一梯队”的格局已形成多年,短期内也看不到调整、改变的可能。杭州市民渴望跻身一线城市行列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应考虑到城市发展的现实和规划预期。

杭州能成为几线城市(杭州成为一线城市)(2)

“海运仓内参”(ID:hycplb)注意到,杭州的房价水平曾跃居全国之首,目前房价也达到了一线城市的水平,这是让一些人产生“幻觉”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对于一线城市的定义,一直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但应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常规的评判指标包括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发展与规模(建设水平、人口和面积等)、辐射力与影响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等。

杭州能成为几线城市(杭州成为一线城市)(3)

从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上看,杭州距离一线城市的确还有差距

另外,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与航运中心,广州是全国性的商贸与航运中心城市,深圳是全国性的金融与科创中心。杭州在这些功能上都只具备区域型的辐射力,承担的全国性功能还是太少。

杭州能成为几线城市(杭州成为一线城市)(4)

此前,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全国有多个城市都应跻身一线,甚至给出了具体的“新一线”名单: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但这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证实。

其实,如果城市本身发展水平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即使表面上身居更高层级,长远来看也不是好事。有关城市等级线是否该存在、该如何评定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杭州能成为几线城市(杭州成为一线城市)(5)

2004年1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规定,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其中,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这样的分类显然比简单的等级线更科学。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似曾相识的城市越来越多,趋同化导致城市发展容易脱离本身特色与需求,走上了一条不适合本地发展的道路。追求经济社会发展是共同的目标,但也不该盲目追求浮夸的GDP“面子数据”和盲目的人口夸张。避免对一线城市的盲目追求,建设独特的城市风貌,才是当前最需要的。

编辑/青小评

资料来源:人民网、澎湃新闻、《东北之窗》等

如想阅读更多评论,请订阅微信号“中青评论”(cydp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