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可品么?这个当然试想,茶可品(品茶)、酒可品(品酒)、德可品(品德)、人可品(人品),为什么字就不能品?字不仅能品,会品的人,能帮你品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老病死、过去未来字缘来时,还可一字通窍,直达灵魂,帮你逢凶化吉、趋利避害、指明出路,这可是一门扎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忽悠记住:字和茶、酒一样,你要想品出其香,得花点时间和耐性,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力和积累,品口茶或酒,便可知这茶这酒产自何地,何人所种所酿,有什么特性功效,适合哪类人喝等等,字也一样,可通过形、义、结构、去添、延伸、指事等手段加以分析、归纳、整理,便可品出味道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品字怎么写好看教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品字怎么写好看教程(这些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品字怎么写好看教程

字可品么?这个当然。试想,茶可品(品茶)、酒可品(品酒)、德可品(品德)、人可品(人品),为什么字就不能品?字不仅能品,会品的人,能帮你品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老病死、过去未来。字缘来时,还可一字通窍,直达灵魂,帮你逢凶化吉、趋利避害、指明出路,这可是一门扎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忽悠。记住:字和茶、酒一样,你要想品出其香,得花点时间和耐性,如果你有足够的功力和积累,品口茶或酒,便可知这茶这酒产自何地,何人所种所酿,有什么特性功效,适合哪类人喝等等,字也一样,可通过形、义、结构、去添、延伸、指事等手段加以分析、归纳、整理,便可品出味道来。

字品人生,以字为媒,细品人生。有人或许会问,字与人有啥关系呢?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关系,当字摆那里,人不去用时,两者甚至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一旦你选用了字,两者便有关系,而且关系可大了,用错,一字可以杀人;反之,用对,一字也可以救人。如有人就因口快骂了个“猪”字,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也有人因为“对不起”三个字救了全家性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字为什么可以品人生?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遭遇和内心世界,其选用字时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只要你有足够的功力,排除当中的偶然性,筛选出其必然性,便可品出各人的人生滋味来,这是字品人生的核心所在。因而,即使字千变万化,但当某人灵机一动,想到或说出某个字时,这个字便将他的有关信息连接起来了,品字之人便可通过诸如计算机程序般的梳理,找到与相契合的信息,并加以点化。有人认为,这是玩文字游戏。说的也对也不对,说的对就是品字要将字把玩透,才能找到那条最接近的信息。说的不对,是因为品字不仅玩文字游戏这么简单,你既要品出当事人正在遇到什么事情,还要帮他找出出路,指明方向。所以说,品字是文字游戏的升级版,是学术层次的文字研究,意义大不相同。品字,讲融会贯通,讲见微知著,看似不显眼的一个字,却包含了无穷的信息量,正所谓一叶知秋,一字即可窥尽天下窥尽内心世界。

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这连老外都是高度认可的。你还别说,只要用上一句“中国队大败日本队”就够他们琢磨一个晚上,想来想去都不知道最后到底是中国队赢了还是日本队赢了,比导弹还令他们头痛。其实中国人天天都在用字,就像天天都要用马桶一样,可偏偏就有部分国人,用完了还嫌老土,非要飞到日本去背个马桶回来,这还不算,刚学会“八格牙”几句日语,便在兄弟面前“牙鲁牙鲁”的,崇外当新潮,以学汉奸当有趣,祖宗的面子都被他们丢大了。善待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善用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本能,我们要把住汉字的脉搏,让字飞起来。

汉字的杀伤力很大,这体现在国骂中。国骂,由来已久,用字非常讲究,非常脏也非常狠。正如前面提到的,有人用一个“猪”字,便将自己的命都骂丢了,也有人仅用一个“贱”字,便把一个患有心脏病的老太婆骂得背过气来。

字能伤人,也能救人,它的效力不亚于药。好的品字用字师跟一个好医生一样,能通过五花八门的现代化手段找出病因,剩下的,便是用药了。用什么药,份量多少,效果如何,这均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体质和实情而定。用药过猛,会致病人死伤,这叫医疗事故,用药过轻,又如隔靴搔痒,服了等于白服。所以两者的共同点都一样,均要找准病因,摸清病人的底子,然后因人下药。其实,品字师就是一名心理医师,医生治的是人体病外病,品字人治的是心病内病,功效有时远胜医生。

字本是中性的,但往往又与现实社会和不同的信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对国人影响最深的是道教和佛教,道教是本土产品,而佛教是泊来品,随着后来的发展和统治者带有目的性的倡导,洋为中用的佛教后来居上渐渐占了大半壁江山,以致当我们拜访大小名山大川时,均能见到寺庙的身影,道观也有,却是偶尔发现。道教讲悟道,是教人明白道理,使人变得聪明的,因而历代统治者都不甚喜欢,你把百姓教得太聪明什么都看透了,他的皇帝还怎么当啊?佛教便不同了,其讲的是积福、因果与普渡众生,教人服从,教人从善,因而历代大多统治者都喜欢。不管道教还是佛教,都是要教人东西的,受授者是众信徒百姓,既然有爱授者,因素质差异,学到的知识和品悟到的东西也千差万别,这关系到悟性问题。品字,说白了就是悟字,你可以从中悟出道来,也可以从中佛来,关键是你想要这个字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果你想让人明白一些道理少走弯路少吃亏,便教其从中悟道;如果你想让一个有歪念的人及时纠正走上正道,便要从佛的角度帮其净化思想。所以,品字只有悟性高低之分没有对错之分,有道佛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有层次之分没有准与不准之分。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可以成为品字专家和品字大师,关键要看你的悟性有多深,悟出的道理和佛理佛缘能否让人信服。综合来说,品字,其实就是品悟、品道、品佛、品缘、品理。

有人会问,区区一个字能改变得了什么?这样说就不对了,字虽然改变不了命,但可改变运。命是与生俱来的,如我们一出生,自己的父母兄弟、出身等是改变不了的,但运是可以改变的,运有一半在别人(周边环境等)握着,但还有另一半在自己手中握着(自己的后天努力和主观意志等),你不能将自己手中握着的那一半随便扔出去,而是要努力将周边的那一半努力争取过来,那怕是抢那么一点点,运便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胜算率了。字,就是那个可以帮你争取周边力量、改变运程的动能,虽是一个字,用好用活了便能发挥出乎意外的作用,让一个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从头再来;如果用坏用死了一个字,有可能刺激到一个人脑子里致命的神经,使其失去人生目标和生存的意义,出现可怕的后果。

品字品到一定境界和层次,品字师还可以像医生一样用字开药。真这么神奇?当然可以,只不过不是包治百病,只是对心病有奇效而已。用字如用药,讲究字性和份量,用过了便会产生副作用,用错了会加重病情,甚至将人治仇治疯了。少年时代有件事令我至今都不能释怀:那是读初一的时候,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叫彬子,我俩出入成双成对,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形影不离。有一天晚上自修后,我俩结伴骑自行车回家,回到半路,彬子突然记起还有雨伞没拿,便单独转回去。当夜无月,能见度很低,而且阴风阵阵,我突然产生了一种担心,脱口而出说了句“路上小心,别撞车啊”的话。第二天回学,我发现彬子没来上课,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他急匆匆回去拿雨伞,在一个坡底下撞上了一台刚好出现故障停在路中的拖拉机。自此以后,彬子不再理我了,正因为我说出了即将会出现的事而他偏偏不信、不以为然,事后却恨我口太灵了。就这样,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一个“撞”字,便将一段纯洁的友谊撞没了,但我没后悔,事后证明了我当时的担心是对的。

汉字在国人眼中,最重视的便是自己的名字了,人一出生,当父母的便会费尽心思为其取个好名字,于是,几千年下来便形成了名字学派,其理论一大堆,在此只谈点一二供大家品味:我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人的名字起得很好,叫万兴,万事样样都兴多好啊,看来他父母的愿望是满满的,可不幸的是,小孩长到几岁时才发现他是个傻子。开始我很费解,怎么会这样呢?几十年过去,现在长知识了我才明白,有些名不是你想取就取的,就像有些钱,不是你拿就敢拿的,取了拿了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名字有阳阴,人也有阴阳,要平衡才好,如果本身阳旺极,再取一个极阳的名,不将脑子烧傻才怪(据说万兴小时患了一次重病,高烧不退,脑子可能就是那时烧坏的),所以,高的人不能名高,否则四处碰壁,矮人名高就可互补,他人矮但可智高运高,是不是气死你个高佬呢?因此,命贵的用贱名,命贱的用贵名便是此理,这叫阴阳互补,不信你看看,现实生活中,挣钱的往往名里一个铜板都没有,名里藏万金的往往袋子里一个铜板也没有。说到这理,我便想起了我的名字,我至今都非常感谢盲字都不识一个的母亲帮我起了个强的名字,或许因我小时候太多病痛希望我长强壮点,不想竟歪打正着,强补了弱,长大后困绕我二十多年的冬天腿痒怪病不知怎的全好了,真是贱命用贵名,贵气可续命啊!

其实,字也好,名也好,话也好,都有一大堆人生道理,品字如品茶,品到一定的境界,你的慧根便长了,脑子便灵了,眼睛便亮了,味觉就强了,心胸就宽了,路也广了,“三高”更是下降了,老人痴呆症自然好了,这是品字的最终意义和价值所在。

说白了,品字首先是一门心理学,其次是一门逻辑学,最后才是门预测学、决策学。基于上述的理念,也为方便大家阅读,本书将有关内容归类分为应验篇、品技篇、明理篇、预示篇四大篇章,相信看完本书,你的用字水平将上一个更高的层次,你的人品也会变得更加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