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炎夏时节,第一次上了大丰山,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上山的人永远不要嘲笑下山的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嘲笑下山的神(上山)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嘲笑下山的神

今年炎夏时节,第一次上了大丰山。

大丰山没有什么名气,许多人没听说过。它是闽地清流县的第一高峰,海拔1700多米,比闽西第一高山狗子脑矮了一百来米。

早闻大丰山之名,虽距离吾邑县城就几十公里路程,却无缘亲近。然,冥冥中觉得总有一天会与它谋面的。前两年写作《连城·凤凰·沈从文》一文,得知连城沈氏始祖沈彪,南宋初抗元,官至兵部侍郎,从浙入闽,转战各地后于大丰山驻足隐居生子。二世沈永钦转至连城衍发。第八世沈仲继,走出连城。其九世后人繁衍于贵州铜仁和湖南凤凰等地。让文坛内外无数人景仰的沈从文,便是凤凰沈氏后裔之一。凤凰《沈氏族谱》谱序中明确记载“二世永钦公徙居连城”。据这一“沈氏谱系”,沈从文为二十二世。早年接触了沈从文作品后,自己便成了忠实的“沈粉”。撰写关于连城与凤凰的文字,始意外发现文学奇才沈从文居然与自己的家乡扯上了联系。

初以为路好车轻,登顶不费多时。却是山道往复回环,一圈,一圈,又是一圈,好像永不停歇,大有登庐山“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势。山峰植被,愈上愈浓密,成群大树、古木,层叠扑面钻眼而来。松木居多,树形或笔直冲霄,或曲遒多姿,令人联想黄山之奇。内有诸多如姊妹联袂、手足相依者,或娉婷婀娜,或亭亭临风。这在我们这一带山岭中,已是罕见景象,一路让吾等惊喜连连。正值酷暑,愈往上,凉风愈是劲爽,遂敞开车窗,大口吸纳为快。

到得山巅近处,有一片平展之地。停车驻足,环顾四围,皆是小树矮草,一幅高山草甸景色。一座道观面西北而立,从更高处看它,近似北方四合院结构。墙体以大块山石垒筑,造型拙厚,与许多庙宇庵观的庄丽闪耀大相径庭。观门“大丰山”三字粗犷伸张,倒也与房体风格相当。门联云:倚千寻峻岭修仙,悬万仞危峰悟道。左边偏殿浴手,水是极清冷的。右侧偏殿,镌着连城沈氏裔人重修始祖祖堂和祖墓的碑记。碑文记叙始祖沈彪与在此修炼的欧阳真仙相遇,义结金兰。

在观前可俯览清流、连城两县数个乡镇。远眺,碧空如海,团云似絮,飘摇连绵,浩阔辽远。天际处,隐蕴着无垠之圣洁。情境一时寂静无澜,一如当年伫立西北大漠之上心翼的敛翅抑飞。

回程,旋转迅疾,未遇一车一人。愈往下,心境愈收紧,暑气渐逼车窗。

离世俗愈来愈近,距清净越来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