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到暑假了,想到当年自己读书的时候遇到各种找工作或者实习纷繁杂乱的问题无人解答,去网上搜前辈们的建议更是五花八门,所以想整理一些我自己的实习和工作经历,如果对你有用就太好啦!

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本科学的市场营销,在学校当了三年校园记者,所以确定以销售和文案为两个就业方向。因为一早就确定不会读研,所以我大三就开始实习为正式找工作增加筹码,到毕业时做过的实习工作可能有六七份了,现在在一家大平台的地产媒体做策划。我将从以前我找工作时几个疑惑的点来分享一些回过头看时自己的想法,或许我不权威,但还是希望对你有用。

一:要不要进入大学生初创团队

二:去小公司还是大平台

三:面试时要聊些什么

四:实习的意义是什么

五:简历要怎么写

PS:以下内容全是基于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哈。

写在前面:实习怎么找?

有一个叫【实习僧】的网站是专门提供实习岗位的,此外拉勾/BOSS/前程无忧等招聘平台上以实习为关键词搜索都能看到相应职位。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1)

01

要不要进入大学生初创团队

前几年由于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成为行业领头羊的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当时我身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想进入初创团队,都是抱着看一个公司如何成长起来,以及获得原始股的梦。是啊,总有人要成功,总有人陪着伙伴一起创业并在年纪轻轻时拿着原始股成为公司元老,但那个机会落到你头上的概率真的很小~

大三时我曾经进入了一个学姐的初创团队,在我加入时这个项目已经在创业比赛中获奖,并且有许多投资人接洽,也成功拉到了天使轮投资并且投资方提供了CBD的办公场地,比起其他环境艰苦的初创团队,这个团队看起来是如此的靠谱,前途不可限量。

但我只待了一个月就待不下去了,为什么?

因为从理论和理想到现实的路上,磕磕绊绊实在太多了!

最初学姐找到我是因为校园记者的身份,加上稿件曾经获得过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所以她希望我过去负责宣传方面的工作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过去时产品只有一个模型,程序员们天天加班,但上线时间还是一拖再拖。一栋房子如果地基都还没打,遑论上层建筑呢?产品都没有,我宣传什么?

但我在那也不能不做事不是?于是学姐让我去负责行政相关的工作,在网站发布招聘信息,做劳动合同,负责员工报销,后来请了个高薪聘请的产品经理,又让我帮着画产品模型……

看出来了吗?初创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职责分工极其不明确,而对于像我这种非技术人员,更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我是一个极其讲究工作效率的人,可是每天这些琐碎又无法评估成果的工作耗尽了我所有的耐心。那时我们团队除了程序员,其他人几乎到两三点就没什么可做的了,于是便不停开会开会开开会,直到后来学姐说我从来不加班,对公司没什么贡献,我觉得够了,决定离开。

而我离开后不久,技术那边的老大也跟着离开了,如今那个团队早已成为历史。

所以现在我觉得,初创团队就像开盲盒,里面或许有非常好的宝藏,但开到的概率极小,大部分时候精美的包装里空无一物,或者华而不实。

制度混乱、分工不清是大多数初创团队的通病,在筹备期用大小周加班时长(弹性加班制)来体现创业热情和评价员工勤奋度也是很多负责人在无法看到实效的阶段的评估手段。在正式工作之后,我和身边的朋友们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如果要找创业公司,也不能找还在天使轮的。

但如果你真的笃定你遇到的初创团队前途无量,或者你要加入的团队所打造的产品可以直接产生现金流,那么去试试也无妨。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2)

02

去小公司还是大平台

先上结论:小公司对个人能力的历练是最大的,但大平台更有助于你日后找工作。就我个人而言,建议你先去大平台镀金。

小公司的好处在于,因为公司小人员少,所以虽然是实习生,但做的还是核心工作,只不过薪资比正式员工低,以及许多小公司都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况。

从创业公司离开后,我进入了一家本地做新媒体的小公司做文案。公司有七八个微信公众号,每天和同事们开选题会,确定选题后独立负责完整的文章创作,包括和甲方的对接、探店、撰稿等。从工作内容来说和正式员工完全无差别。

当时因为我是实习,所以对薪资和制度可以说是0要求,但是和我同期进入公司找正式工作的人没过几天都走了,全是因为制度问题。

制度不完善体现在哪些地方?

在面试阶段,老板觉得你还不错,所以让你来试岗三天,说如果通过试岗再来谈具体的薪资福利。但说的是试岗三天,实际上老板时常一周都不来公司,没办法谈下一步的内容只能继续待在这儿。早就过了试岗期,创作的内容也都上线了,但一星期后老板回来跟你聊具体的福利待遇时却发现根本无法满足你的最低要求。当时我们公司有个有一年工作经验的人来试岗了一周,后来开的薪资是1800,一年后才买五险没有一金,气得小姐姐从会议室出来就走了,还有个之前做HR想转行的小姐姐在网上发帖撕老板,还上了某论坛的首页。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3)

但也不是所有小公司都是如此。

大四时我同样进入了一家小公司当文案策划,但这家公司的制度非常健全,五险一金、餐补调休等都有,同事也很有趣,而且老板有一点非常难得:只要工作量增加了,就会给你调薪。

毕业半年时,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待了一年了,老板给我调了三次薪,当时算是同学里薪资比较高的了。但是因为加班实在太过严重,焦虑、脱发、失眠、白天睡不醒等种种生理问题让我觉得不能再继续这份工作了,所以一年后选择离开,而后进入了我现在所在的公司。

所以小公司值不值得待,很大程度取决于老板,遇到靠谱的老板待遇、调薪、升职都是看得见的好处,遇到不靠谱的每天因为他的骚操作惹的气都够你受的。

从这家公司离开时我并没有特别明确自己下一份工作要找小公司还是大公司,直到这份工作离职后,重新找工作的阶段。

为什么我会建议先选大平台?因为在你日后的工作生涯中,真的很需要一块金字招牌!以及大平台所积累下来的平台资源,都不是小公司可以比的。特别是如果你是还没毕业或者刚毕业没有工作实绩的人,一块招牌真的可以改变你未来的工作轨迹。

我在上一家小公司负责的项目是行业里非常有名气的,每天007,期间要换项目的时候原项目的负责人还打电话给老板说不准换掉我。我原以为这样的工作经历和效果足可以让我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

做简历的时候我发现,虽然在工作过程中我遇到了五花八门的问题,但写到简历里的工作大内容却是千篇一律,去面试时或许这个公司我都不太看得起,但因为我的公司他们也没听过,所以对我也持怀疑态度,要么不想用,要么开出一个极低的薪资。如果我的公司title很知名的话,我想这种情况会完全不同。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4)

与小公司相比,大平台的优劣势刚好相反。

公司大、招牌硬对下一次找工作有利,同时福利制度健全,因为制度原因而引发不愉快事件的概率大大减少,但也基本上很难有一年调薪数次这种好处了。如果是实习,负责的工作内容替代性会很强。例如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实习生负责的都是公式化的工作,真正会让甲方付钱的那部分工作是不敢交给他们的。

或许有人觉得比起平台,我更看重自己的工作能力是否能得到历练,这当然是好的,但等到正式找工作时你要如何在面试的短短半小时内让面试官相信你在小公司获得的工作能力呢?苍白的语言是很无力的,但如果你的上一家公司招牌响,却可以成为面试官评估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刚进上一家小公司的初始薪资非常低,这也难怪,对公司来说我只是个没毕业的新人,有什么资本拿高薪呢?幸运的是老板好,在发现我的薪资和能力不匹配后立即给我涨了薪,但并不是所有老板都如此,更多的老板只会暗暗地当自己捡了个宝,却不愿意多花费自己的人力成本。

但如果你有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就会完全不同。因为大公司的招聘要求相对较高,他们已经替你筛选过这个人了。即便小公司出来的你或许能力确实更强,但对方很难在面试阶段看出来,对他而言小公司的人或许是潜力股,但大公司的那个人是不会出错的安全牌。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5)

03

面试时要聊些什么

我最初开始找工作的时候特别害羞,不敢问制度、不敢问薪资,觉得自己是被选择的那一个,不敢提更多疑问和要求。

其实大可不必。

先说断后不乱,一个自信的、制度健全的公司根本不会介意你提出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在这些问题上不存在难以启齿的弊端。而且找工作是双向选择,如果对方对于你必须要了解的问题很介意,那么这个公司你基本可以pass了。

例如我大三去的那家新媒体公司,当你面试时问老板薪资多少,是否买五险一金。

他的回答是:“先试岗嘛,试完如果可以我们再聊这些。”

问上一家公司,老板笑着回答:“因为你还没有经验,所以底薪是****,试岗期一周,实习期三个月,试岗实习餐补和大家一样,转正后薪资****,负责的项目提成是净利润的百分之*,五险一金都有,但买得低。”

到现在这家公司也是如此,大大方方地告诉你公司所有关于薪酬结构的问题,因为没什么好瞒的,也不把你当傻子,用大饼来忽悠你。如果你一再询问对方却总是对此三缄其口,那大概就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开的待遇拿不出手,甚至是不符合劳动法。

另一方面,我其实不太建议大家过于相信所谓面经里的那些“HR问你的一百个问题以及你要怎么回答”里的标准回答,因为你不希望面试官把你当傻子,面试官同样不希望你把她当考试机器。

我问过我们HR面试的时候能不能听出来那些背了面经的面试者的回答。

HR说:“第一,能听出来,第二,我现在已经不会问那些问题了。”

其实找工作和面试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你大可以将自己真正在意的问题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以及回答你内心的真实想法,面试时就发现不合适总比进公司再浪费时间强。

当初我面试现在公司时领导问我:“媒体那么多,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家呢?”

她可能以为我会给出一个特别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我答:“因为其他媒体都在城南,只有这家在市中心,我不想去城南。”

她一下就笑出了声,点头道:“确实是其他的都在城南,我也不喜欢城南。”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6)

04

实习的意义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实习的意义不在于发现你想做什么,而是发现你不想做什么。

我上面介绍的都是文案策划相关的经历,实际上大学时我也做过营销相关的工作,就工作本身来说做得还算不错,也是领导重点培养的种子选手,后来决定转行是因为:我真的想有双休,以及我真的不喜欢穿工装。

另一方面,有的南墙还是要撞了以后才知道要绕道而行。我觉得实习是你初入社会疯狂踩坑试错的绝佳时期,在实习期总结经验教训总好过正式工作后因小失大。

在我做销售类实习和兼职的时候有两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件是在超市打寒假工卖高端坚果,有一次遇到一家人说我们的开心果颜色不是雪白的那种,我自以为内行地说:“开心果原本就应该是这种颜色,雪白的那种是漂白过的。”原本说到这儿就可以打住了,但我好死不死还说了句:“懂行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然后顾客看着我说:“你意思是我们是不懂行的咯?你这小姑娘说话真的是,幸好我们脾气好,要是脾气不好的就该跟你吵起来了!”

事后想起来我确实是嘴比脑子跑得快了,当时觉得很羞愧,但后来就因为这个经历让我避免了很多更尴尬的情况。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7)

第二件事是我在新媒体公司实习时,还同时在做一个网络课程的校园代理,当时也是分管我们的销售总监里业绩比较好的,但我们那个群有上百人,大家宣传的渠道都差不多,所以我需要想办法怎么让想买的人来我这儿买。

后来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我自己的提成补贴消费者,因为消费者会加我QQ,所以我会和对方达成协议,他通过我的链接购买后立即返还50元给他。

那时我真的不觉得自己这个做法有什么问题,否则我也不会到那个课堂的贴吧里去发我的广告了……因为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他省了钱,公司也赚到了该赚的钱,只是我自己赚得稍微少一点。

但后来有同组的人将我举报给了总监,总监来告诉我这个课程不存在不同的渠道购买价格不同的可能性,还教导我说她认识很多TOP销售就是因为走在灰色地带栽了跟头,希望我一定要摆明自己的立场,最后取消了我的代理资格。

当时觉得很委屈,但后来想想我这样的做法确实会对其他在做的同学不公平,之后再做销售类的实习就很注意这一块。

现在想想幸好我是在实习的时候踩过这个坑,如果是工作之后犯了这样的错误,追究起来搞不好把自己在行业里的名声都搞臭了,更加得不偿失。

实习经历及实习内容(暑期毕业实习季)(8)

05

简历要怎么写

简历作为公司愿意见你的第一块敲门砖,非常重要!!!

还在校时因为我的实习经历比较丰富,所以学弟学妹们喜欢让我帮他们改简历,就发现很多人的简历乍一眼看起来很多,但细读下来空无一物。

就以我自己的经验来举例校园活动和实习经验的部分,一份不合格的简历是:

校记者团副团长

工作内容:社团招新,校报策划,采访撰稿

**公司文案策划

工作内容:

**项目公众号运营,活动策划,稿件撰写。

而一份能让HR更直白客观了解你工作能力的简历应该这样改:

校记者团副团长

工作内容:

社团招新:通过官方QQ、微信、微博、新生QQ群以及学校贴吧进行前期线上宣传;带领团员分组扫楼进行线下宣传及报名,最终在一周内收到***份报名表格。

校报策划:在职期间共主策**期,曾策划毕业季主题《***》,获得中国高校校报一等奖。

采访撰稿:在职期间共采访撰稿**篇,其中《***》获得省级校报一等奖。

**公司文案策划

项目公众号运营:运营时间**,涨粉***,平均打开率从**%提升为**%。

活动策划:策划**活动,参与人数/涨粉数**。

稿件撰写:平均打开率**%,平均阅读完成率**%。

简而言之,你做了什么固然重要,但效果如何才是重点。如果非要举一个例子,你做了什么只是皮囊,但效果才是灵魂,是化成灰也认得你的东西。

总而言之,如果你确定不考研,实习经验一定是有比没有好,哪怕它并不能为你找工作带来直接助益,能让你踩踩坑进行反思,避免日后更大的损失也是好的。感觉没说太多都已经写了五千多字了,如果你遇到什么实习或者职场困惑,或者不知道简历怎么改,欢迎加我微信私聊,我不是权威专家,但可以做一个理性的倾听者和建议者。

公众号:璐璐少年 下方菜单栏找到我就可以扫微信啦,可能回复不及时,但看到后会回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