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字的古今异义(列副古今字义)(1)

“列”是象形字,与“歹”同字。甲骨文上部像枯骨破碎的裂纹,下部像死人的空骨。小篆中枯骨有所变形,并增加了“刀”,表示用刀裂。隶变后楷书写作“列”。↓

《说文.刀部》:“列,分解也。从刀,歹声。”(列,分解。从刀,歹声。)

“列”的本义是分解、割裂。如《荀子.大略》:“古者列地建国。”所谓“列地”,就是割地。此义后另加义符“衣”写作“裂”来表示。由分割又可以引申为行列、 位次。常用的“列阵”就是排列阵式之意。排列整齐的东西-一个一个尽收眼底,又能看得很清楚,所以又引申指各、众。如“列祖列宗"。

被排列出来,就是其中的个体参与了整体的排列,故而“列”也引申指参加。如“列席”。

与字的古今异义(列副古今字义)(2)

“副”是形声字。小篆从刀,畐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副”。《说文,刀部》:“副,判也。从刀,畐声。如《周礼》日:‘副辜祭。”(副,剖分。从刀,畐声。《周礼》说:“剖开牲的肢体来祭祀。”)

“副”的本义指剖分、破开,读作pì。如《诗经·大雅·生民》:“不坼不副(胞衣没有破裂),无灾无害。”引申表示相称、相配,读作fù。如“名不副实”、“名副其实”。又引申指居第二位的、辅助的。如“副职”、“副手”。

用作量词,指相配成对后成套的。如“一副耳环”。也指一张。如“一副嘴脸”。

与字的古今异义(列副古今字义)(3)

与字的古今异义(列副古今字义)(4)

与字的古今异义(列副古今字义)(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