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为什么男生要付出更多(恋爱关系里男生要比女生)(1)

对,是这样的。

恋爱关系中,有个所有人默认的潜在规定,那就是女生需要的“陪伴”更多。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出自两个方面。

谈恋爱为什么男生要付出更多(恋爱关系里男生要比女生)(2)

第一,从生理层面来说,女生的确需要更多安全感。

第二,但更多来说,“陪伴”的概念,多半是男生赋予的。

第一层面,生理特性决定女生需要更多陪伴。

1、女性合成血清素的速率更低

血清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神经传递物质,会影响人的胃口、食欲、睡眠和情绪。

尤其是对情绪的影响尤为显著,在许多抑郁症研究中,较低的血清素水平也是一大元凶。

男女吵完架,男生能转头就睡,仿佛啥都没发生,女生却越想越气,一夜难眠。

有研究表明,女性合成血清素的速度,平均比男性低52%,血清素合成得慢,遇事注定很难想开。

当自我开导无效,就需要旁人的引导。所以女生更容易被负面情绪困扰,情绪无法真正自我消化,总是更多需要发泄和排解,哪怕说出来解决不了问题,但也会好很多。

2、女生分泌的催产素更多,更容易产生情感依赖

催产素,可以呼唤起两人对彼此的亲密感,使人产生安定、依赖的情绪体验。

谈恋爱过程中,两个人相互爱慕,卿卿我我,亲吻拥抱等行为,都会促进两个人的催产素分泌,而女生分泌催产素的水平更高。

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女生很容易从对方身上感到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感情的需求和对方的陪伴也会更高。

3、女生的情绪敏感度更高,对情绪因素比较关注

BBC的一部纪录片《男女差异》中谈到:一般来说,女生对情绪因素尤为关注,因为女性的情绪感知能力更强,也会比男生具备更高同情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女生更容易被同样有着感情能力的“人类”所吸引注意力,而男生则更容易在“物品”身上找到兴趣。

换在一段关系中,女生就更懂得察言观色,更善于研究两人的感情状态,自然也更容易敏感、生疑,然后产生情绪波动。

4、女生普遍自信心不足,需要从他人身上获取情绪价值和价值认同。

如果你产于观察,应该能发觉一个现象:女生群体的自我认知,普遍低于男性群体的自我认知。

比起生理层面,这受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更大。

因为女生所受到的要求和期待更多,对性别的禁锢、对年龄和外貌的定义也更多,而这种潜移默化的束缚,从女孩一出生就开始了。

许多女生自认为洒脱,自认为清醒,但难免或多或少还是会被社会大环境所牵绊,所担忧,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苛刻,这是一种从旧社会发展过来的求生欲——当某种现象成为心照不宣的规则,人就会本能执行。

所以,女生在恋爱关系中,普遍很难掌握主动权,甚至有些女生会被激发某些负面属性,比如缺乏安全感、过度偏执焦虑等。

这就导致,她们更加需要伴侣的鼓励和认同,需要从伴侣身上获取大量的情绪价值,以此来填补自己的缺失。

说了这么多,几乎把女生更需要陪伴的客观原因罗列了个遍——但除却这些原因外,很多时候,女生是被冤枉的。

重点来了:

“女生更需要陪伴”这一定义,很多时候并不来自女生本身,而来自男生出自个人角度,冠以女生的抱怨。

在很多情况下,在女生看来是情侣间自然而然的事,但在男生看来,就是单方面的“陪伴”。

比如旅行,那不叫“一起出去玩”,那叫“陪你出去玩”。

比如看电影,那不叫“一起看电影”,那叫“陪你看电影”。

就连产生矛盾,许多男生都很难承认,是客观问题导致不快,坚定认为是女生一人无理取闹、没事找事、故意作妖,然后再扣上一个“陪你吵架”的帽子。

这就导致一个局面:有许多需要两个人互相迁就、共同努力、有商有量的行为,在男生眼中,统一被归类为“陪伴”。

这背后的原因复杂,主要还是涉及到两性差异和社会背景两个方面。

总地来说,男生普遍对感情需求度低于女生。

一方面是因为男生情绪感受力低,能在感情中获取的情绪价值低,所以男生对“陪伴”的内驱力也低。

另一方面,是因为男生群体,本身就不被允许“要求陪伴”。

这是社会一路演变而来的公众期待。他们更容易扮演那个“被需要、被依赖”的角色,久而久之,男生群体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个本能,那就是:自我、独立、疏离,才足够安全。

我是深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书籍《非暴力沟通 · 两性篇》译者,大连市心理协会会员,34岁,已婚已育,愿意分享我的态度。

谈恋爱为什么男生要付出更多(恋爱关系里男生要比女生)(3)

,